怎样通过管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在,构建课堂的高效性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总体目标。对高效的课堂有几种观念,一是认为高效的课堂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每个时间都有事做,二是认为通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是让学生在轻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中学到知识。本文立足以上几点,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具有高效性,从而达到最大化的教学效益。通过分析教师对课堂的把握,通过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学到知识,让教师教学成为有效教学,学生学习变为有效学习,进而全面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数学 课堂 管理 有效性
一 概述
随着教学观念的改进,现在越来越重视课堂的高效性,只有构建高效的课堂,才能让学习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在数学教育中,同样需要构建高效有序的课堂,首先需要教师在每一堂课都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然后通过管理构建高效的课堂,让学生收获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有学科感悟,并且教师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层次,让数学课堂不仅仅流于形式。
二 高效数学课堂的含义
什么叫做高效的数学课堂?现在主要的观点是,认为高效的数学课堂一定是让学生在整个课堂的每一个时间点都有不同的收获,二是认为每一堂课成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知识的到进步,三是认为应该是学生能够在轻松舒畅的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梳理相关知识和累积经验,笔者认为高效的数学课堂并不一定是表面上热闹自由,更多在于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吸收。数学教育作为一种目的性明确的活动,追求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所有教师所追求的,而一个高效的课堂的宗旨在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一切设计、教育都必须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在于教师运用现代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让学生乐于学习,并且从中学会学习和学会思考,进而实现学生的发展。而一个表面热闹但是学生并不能学习东西的课堂,或者一个过于严肃呆板的课堂,都不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甚至出现学习无效的情况。因此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要深思的命题。整体说来,高效的数学课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堂的民主平等氛围
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必须是民主平等的,而不是教师高高在上,严肃有加对学生进行刻板的教育,那样学生迫于教师的威力,往往会表面听话但是并不能认真学习或者对学习没有兴趣。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带给学生微笑、信任,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引导、合作、思考来一起学习知识,让学生在被信任被鼓励的环境下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2 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索
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其考核标准还在于是否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教师通过自己预订的教学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灵感和创意,并且与学生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
在利于学生探索思考同时,一个高效的课堂还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反思,让学生在探索思考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我的意思和思考进行反思,发现不足进行总结,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宗旨,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实践,面对现在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切实的创建一个高效持久的数学课堂,才能收获切实的教学效益。
三 现阶段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现阶段数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师方面问题
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学生较多,课堂时间有限,因此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往往在课堂上过于循规蹈矩和严肃,往往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呆板,学生学习起来没有乐趣,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有得教师追求活泼,整个课堂过于热闹,但其实学生学习并无重心,往往最后一知半解,学习效果低下。
造成这种课堂现状,主要是由于教育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较深,过于追求教学结果,而忽视了教学的过程,也没有真正了解学生身心情况,折射到实际的教学中就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一味要求学生机械模仿和联系,扼杀了学生的数学体验和数学思考和探究,进而影响学生发展。
3.2 学生方面问题
由于现在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这就造成学生学习很大的心理负担,致使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而加之教师教育方式的问题,也让学生更加感受不到数学的乐趣,下课之后学生缺少必要的复习,仅仅依靠上课时间学习数学,往往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止步不前。加之学生往往注重考试,重在反复机械练习考试题目,缺乏了对数学的认识和思考,不能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逻辑的魅力,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四 如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4.1 对教材有深刻把握
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在于教师对教材要有深刻的把握,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梳理出教材内蕴含的思想方法与教学思路,才能在具体的数学课堂上,做到从教材教学向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转变。
教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提炼教材内容
一般而言,教材内容相对比较直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新的梳理和提炼,提炼出教材每一章节后面的意图,每一个问题后面的思考方式,以及熟知每一道练习题背后的学习要求和预计目标,才能在课堂上避免照本宣科。
2 对教材有整体性把握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能够将数学教材的前后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联系,进而形成一个整体。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点,后续课堂学习的知识点是什么,思考如何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学生已经学习到的知识中去。并且教师要理解现在教学内容对学生后面学习数学的影响,理解现在知识点为后面教学将会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并且,数学教育中一道题、一个例题就是一个知识点,教师也要重视点对点的知识训练,注意让学生能够从例题的单一知识点中获得学习方式的启发和得到思维的训练。
3 对教材进行挖掘
在透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教材有深刻的挖掘,整理出抽象的概括思维,把握住知识的内在含义,只有挖掘出教材的内涵,才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用这种感受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2 在课堂上构建高校学习环境
教师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管理、组织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学习环境,因为最终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现。
1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随着教学的深入,就会面临内容越来越深奥的问题,一旦前面的知识点学生没有理解透彻,就会对后续的课程学习造成负担。因此,数学课程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顺其自然地融入课堂理解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理解现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能够启发学生的激情,通过活泼有趣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产生兴趣,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创新中又体会到乐趣,又促进再创新,这样获得高的学习效率。
2 通过交流让课堂互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自己一方面讲授,学生被动在下面接受。需要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中,能够建设一个互动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为学生的动脑、动手提供充分的机会。通过平等、有趣、向上的交流,一方面锻炼出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也收获学生的信任和热爱,进而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课堂互动的另一个方面就在于师生合作。教师不要处于高高在上的角色,而是要主动放下身段,融入学生,必要时候让学生“帮忙”解答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充分地开发学生对课堂的主人翁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也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有利性。
3 丰富教学手段,注重因材施教
现代科技发展,教师也要积极学习,通过现代科技道具等来丰富教学手段,比如幻灯片、视频、三维动画等等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让课堂更加高效科学。
有了丰富的教学辅助手段,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切实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所谓因材施教的具体意思是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有整体的目标一致性,其中有不同高低程度要求,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是一般进步一般水平,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起点和学习进度,让不同学生在自我的水平上获得渐进的提高。通过人性化的教学让学生收获效率。主要就是教师在对每一堂课进行设计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层次划分,设计出多层次的练习,更好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收获,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相应的练习能收获成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信心。比如练习题可以设计为多种级别,A、B、C等级别,基础性练习题、发展性练习题、创造性练习题,并不一定让所有学生都尝试层次较高的练习题,但是可以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思考。
4 注重学生新旧知识的碰撞
数学是一门连续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延续性,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碰撞,让学生认识到新知识,也是对旧知识的再学习、再体验。这个过程主要是对数学这一学科逻辑性的开发,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碰撞新旧知识产生新的体验和认识,获得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收获。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注重思考的科学,更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情境、提问等引导学生回顾、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这个过程应该是贯穿在数学教育的全过程之中的,通过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产生新的学习经验,才能真正建立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五 总结
构建高效有序的数学课堂,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现代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通过管理、组织将其落实到课堂实际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数学课程,进而学习到知识,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林,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J],数理化学习,2008(10)
2 孙晓天、史柄星,主编课堂——初中课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3杨启亮,转变教学观念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科学,2002(2)
4 杨祥明、甘庆军,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5吴海蓉、朱德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有效数学行为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2(3)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