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影片《孙中山》之《三.二九战役》音乐分析-音乐论文

作者:杨静来源:原创日期:2012-02-23人气:1008
一、影片《孙中山》及其音乐创作简介
电影《孙中山》,一九八六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丁荫楠导演。影片歌颂了孙中山先生伟大的革命一生。1987年影片《孙中山》的音乐荣获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评委们在获奖证书上写道:“施万春同志在《孙中山》的创作中,出色的运用了近现代音乐的丰富技巧,体现了作曲家对历史和人物精神风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使音乐成为影片史诗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施先生在谈及《孙中山》的音乐创作时说道:"《孙中山》是历史人物的巨片,我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写进去。孙中山在人这一方面和我们普通人是一样的,他的各种感受我们都有,因此,我才能在创作中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在实际创作中我把各个时期的创作手法融于一炉,扩大了音乐的整体表现力,深化了影片的内在含义。”
在这部历史人物的巨片中,影片讲述了孙中山一生中所经历过的几个重要事件。音乐的“整体性”是这部音乐取得成功的基础。《孙中山》体现的就是对影片整体性的把握,而作曲家正是抓住了这幅巨大的历史画面背后种种矛盾,即孙中山作为历史巨人有着辉煌的业绩,但受历史局限又使其事业充满悲剧性色彩;作为宗教徒,孙中山信仰上帝,但历史潮流又使他积极入世。"《孙中山》构思完全避免了传统的历史剧的创作手法,而是以史诗的格调,联成一部哲学性心理片的样式。艺术上的概括和诗化,使历史的庄严时刻得到升华。”因此,作曲家在写作中确立了音乐的悲剧性、史诗性、交响性和哲理性,在创作中大幅度突破了各种画面的局限,精心设计了音乐与画面的各种同步、平行、反行,造成画面流与音乐流的交错,深化了影片的内在含义。
二、音乐《三“二九战役》结构分析和配器手法
《三‘二九战役》,这段影片描述的是一场惨烈的战争,画面大火四起,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英勇就义……作曲家根据画面内容巧妙地将他于1982年所写的一表现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的、歌颂大自然的交响音画《瀑布》用在这战火纷风的战争场面。把水与火、生与死结合在一起,给画面以哲理性的升腾,乐队磅礴的气势和巨大的音响,给人以天地共鸣的感受。
音乐《三“二九战役》主要由匚和冊两个大三和弦构成,前半部分为纵向结合;后半分为横向结合。乐队编制采用三管编制,在音乐形象塑造上力求通过运用最简单的和声和最节省的材料获得最为雄浑的音乐气势。这种节省的作曲技法不但拥有良好艺术效果,而且在作品表现中具有相对的深刻性。
全曲的发展基于素材两个大三和弦之上。整首音.的结构为材料再现的对比二段式,这里的“再现”并非曲式结构中所指的严格意义上的结构再现,他是以最初的音乐动机即两个大三和弦的等音形式再现的形式出现。可以说这首作品就是两个大三和弦的音乐,而两个大三和弦在音乐中又代表了战争中的敌我双方。两个三和弦先以纵向形式结合而后又以横向的形式结合,表现了《三二九战役》中对战两方在战场上的殊死搏杀。全曲最终通过两个大三和弦纠结解决到了和弦预示着孙中山先生毕生所倡导的伟大革命事业的光明前途和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希望。为持续的柱式四、五度结合的固定节奏型,似乎是解放中国人民逃离苦难生活的希望之门在战火烽烟中被扣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