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年制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英语论文
作者:九江职业大学—杨劲雯来源:原创日期:2012-03-24人气:860
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五年制高职)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或分段教学的高等职业教育;前三年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后两年纳入高等教育管理范畴对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进行分段培养的,后两年高职教育阶段必须在高等学校度过。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形式,它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学生及其家庭投入的教育成本较低,而教育效益和回报较高。它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五年时间里,既保证了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要求,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三年以上的要求。在就业中,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比本科生强,知识结构比中专生优”,被称为“中专大学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困境与迷惑
近几年来,随着招生政策的改革和普通高校的扩招,全国各地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扩大了招生人数,在这种情况下,报考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中考分数偏低,升好高中无望,选学职业教育是无奈之举,所以入学新生本身的英语基础就比较薄弱,继而兴趣低下,信心不足。入学后,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五年制高职生进行住读管理,新生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处于青春期,其认知能力、适应能力、自控能力都不强,这就提高了对英语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要求。此外,五年制高职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2+3的学制,即学生只要完成了两年的中专学习,不需要高考就能顺利进入大专阶段,这更使得他们英语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目标,更加自由懒散。
根据师生互动理论,课堂上师生会互相影响。学生兴趣不浓、信心不足势必会挫败授课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和成就感,长久以往,教师缺乏教学激情,从而出现“学生厌学,教师怕教“的恶性循环。这对师生的长期发展都是极其不
利的。
因此,在当今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等问题都是担负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重任的教师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五年制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对策
1、教学内容、方法以交际为目标,提高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为导向,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五年制高职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英语课堂教学长期以来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其表现为考试拿高分、学了多年英语的学生不能张嘴说,陷入“哑巴英语”的窘境。这与高职院校培养一专多能、学以致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违背甚远。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和处理上都应该精挑细选,苦下功夫,选择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作为教学材料,而非简单的生搬硬套或照本宣科。同时,还应该转变英语教学以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为目标,进行备考强化训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创设语言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的交际性、实用性的重大意义,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以助学,而不是盲目的为了学而学。
2、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科知识,渗透文化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
五年制高职生未经历高中阶段的各学科系统教育,综合知识相对三年制高职生而言比较匮乏,因此更迫切的渴望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语言知识本身和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条件反射式的操练,而应该多关注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输入手段,其本身的重大象征意义和映射的文化内涵并尽可能多的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涉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和指导学生去欣赏语言的魅力、优雅与韵味,从社会意义和文化角度去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甚至研究语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3、注重教育教学机智,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
五年制高职生本身英语基础就比较薄弱,再者没有外在的高考压力是导致他们对英语学习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根据情感过滤说,学生的情感因素影响他们吸收所接受的输入。因此,教师既要积极的发现、发掘学生的语言潜力并予以肯定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又要适时、适当的给予学生任务和要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愉快、轻松、张弛有度的课堂氛围,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缓解学生焦虑情绪。其次,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学生正常交际就不需指出,如果非要指出,尽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4、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由于更早的进入大学校园,五年制高职生相比于三年制高职生,思维更活跃,个性更独立。同时,也更加叛逆、自由和散漫,对于教师和学科有着明显的偏好和主观想法。对于这些学生,情感对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他们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和教学氛围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积极的、肯定的、轻松的、民主的氛围,如多使用正面的、鼓励的言语评价学生,多关注内向的、后进的学生,多流露赞许的、友善的微笑等,都能促使学生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鼓舞他们的勇气,增强他们的自信。
5、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奖优励勤,才能让学生优者更优,差者更勤。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形式,它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学生及其家庭投入的教育成本较低,而教育效益和回报较高。它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五年时间里,既保证了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要求,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三年以上的要求。在就业中,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比本科生强,知识结构比中专生优”,被称为“中专大学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困境与迷惑
近几年来,随着招生政策的改革和普通高校的扩招,全国各地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扩大了招生人数,在这种情况下,报考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中考分数偏低,升好高中无望,选学职业教育是无奈之举,所以入学新生本身的英语基础就比较薄弱,继而兴趣低下,信心不足。入学后,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五年制高职生进行住读管理,新生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处于青春期,其认知能力、适应能力、自控能力都不强,这就提高了对英语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要求。此外,五年制高职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2+3的学制,即学生只要完成了两年的中专学习,不需要高考就能顺利进入大专阶段,这更使得他们英语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目标,更加自由懒散。
根据师生互动理论,课堂上师生会互相影响。学生兴趣不浓、信心不足势必会挫败授课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和成就感,长久以往,教师缺乏教学激情,从而出现“学生厌学,教师怕教“的恶性循环。这对师生的长期发展都是极其不
利的。
因此,在当今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等问题都是担负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重任的教师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五年制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对策
1、教学内容、方法以交际为目标,提高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为导向,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五年制高职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英语课堂教学长期以来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其表现为考试拿高分、学了多年英语的学生不能张嘴说,陷入“哑巴英语”的窘境。这与高职院校培养一专多能、学以致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违背甚远。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和处理上都应该精挑细选,苦下功夫,选择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作为教学材料,而非简单的生搬硬套或照本宣科。同时,还应该转变英语教学以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为目标,进行备考强化训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创设语言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的交际性、实用性的重大意义,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以助学,而不是盲目的为了学而学。
2、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科知识,渗透文化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
五年制高职生未经历高中阶段的各学科系统教育,综合知识相对三年制高职生而言比较匮乏,因此更迫切的渴望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语言知识本身和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条件反射式的操练,而应该多关注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输入手段,其本身的重大象征意义和映射的文化内涵并尽可能多的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涉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和指导学生去欣赏语言的魅力、优雅与韵味,从社会意义和文化角度去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甚至研究语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3、注重教育教学机智,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
五年制高职生本身英语基础就比较薄弱,再者没有外在的高考压力是导致他们对英语学习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根据情感过滤说,学生的情感因素影响他们吸收所接受的输入。因此,教师既要积极的发现、发掘学生的语言潜力并予以肯定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又要适时、适当的给予学生任务和要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愉快、轻松、张弛有度的课堂氛围,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缓解学生焦虑情绪。其次,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学生正常交际就不需指出,如果非要指出,尽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4、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由于更早的进入大学校园,五年制高职生相比于三年制高职生,思维更活跃,个性更独立。同时,也更加叛逆、自由和散漫,对于教师和学科有着明显的偏好和主观想法。对于这些学生,情感对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他们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和教学氛围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积极的、肯定的、轻松的、民主的氛围,如多使用正面的、鼓励的言语评价学生,多关注内向的、后进的学生,多流露赞许的、友善的微笑等,都能促使学生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鼓舞他们的勇气,增强他们的自信。
5、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奖优励勤,才能让学生优者更优,差者更勤。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