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改革浅论-教学论文
作者:杜建飞来源:原创日期:2012-05-16人气:694
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入新世纪以来,普通中学的硬件设备已经大大改善,特别是一些市级中学,投影仪、电脑已不是稀罕之物,但我们应该把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真正的应用到课堂中去,而不是成为学校硬件实力的炫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GoogleEarth。GoogleEarth是Google公司发布的一款地图搜索软件,是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RS)与数字地球的完美结合。该软件可以从Google网站直接下载或安装,在联网的状态下,软件运行后自动和goole服务器连接,能实时的为用户提供数据。同时,这款软件操作简单,只需操作鼠标或软件所提供的常用工具按钮就能实现浏览。与一般的投影、幻灯片不同,它不仅可以提供高清晰的地图,还可以还原地球地貌的三维图像,从而使枯燥无味的地理课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二、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于以往的任何的时代,“我们把这个时代叫做网络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使就业从体力向脑力转移”,这个时代的教育对象也不同于以往的人,“网络时代的教育所教育的人应是有道德及合作精神的、天赋充分发展的、能自行提出问题并创造性的着手解决问题的人”;所以我们地理课改的核心是教师课程理念的变革,将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
这种理念的变革反映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有两点:首先,用现代的观点重新打量、切入、观察传统的地理教学内容。这样一种重新审视并非要对传统的地理教学内容全部否定,而是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传统的地理教学进一步深化和修补。传统地理教学,讲究知识的系统化、解题方法的规范化和地理思维的模式化,容易造成学生的定向思维模式。这种定向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它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开放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不利于我们上文所说的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新的教学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因此地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合作互动的学习风气。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这也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所认为的:“学生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第三、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知识结合。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教师总是围绕课本讲述,是单纯的书本知识传播。学生接受的知识机械、无趣,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学生学地理课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考试,一旦通过考试,这门课程的知识便被置之脑后。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地理课教学劳而无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但是好多学生对自己身处的乡土,并不了解多少。因为不了解,对家乡也就没有更深厚的情感,教育的意义丧失无疑。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把地理课的教学纳入学生素质培养中。所以,笔者认为,地理课教学应该同乡土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在教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本地县志、省志中历史上、当前的相关地貌、气候、土壤等等向学生介绍,甚至可以就本地区农业或其他产业如何发展这样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将课堂教学与实际问题解决结合起来,改善教学效果,构建一种富有特色得生活化地理教育。
总之,中学地理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必须改变课堂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得学习态度。在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
第二、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于以往的任何的时代,“我们把这个时代叫做网络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使就业从体力向脑力转移”,这个时代的教育对象也不同于以往的人,“网络时代的教育所教育的人应是有道德及合作精神的、天赋充分发展的、能自行提出问题并创造性的着手解决问题的人”;所以我们地理课改的核心是教师课程理念的变革,将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
这种理念的变革反映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有两点:首先,用现代的观点重新打量、切入、观察传统的地理教学内容。这样一种重新审视并非要对传统的地理教学内容全部否定,而是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传统的地理教学进一步深化和修补。传统地理教学,讲究知识的系统化、解题方法的规范化和地理思维的模式化,容易造成学生的定向思维模式。这种定向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它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开放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不利于我们上文所说的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新的教学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因此地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合作互动的学习风气。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这也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所认为的:“学生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第三、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知识结合。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教师总是围绕课本讲述,是单纯的书本知识传播。学生接受的知识机械、无趣,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学生学地理课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考试,一旦通过考试,这门课程的知识便被置之脑后。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地理课教学劳而无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但是好多学生对自己身处的乡土,并不了解多少。因为不了解,对家乡也就没有更深厚的情感,教育的意义丧失无疑。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把地理课的教学纳入学生素质培养中。所以,笔者认为,地理课教学应该同乡土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在教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本地县志、省志中历史上、当前的相关地貌、气候、土壤等等向学生介绍,甚至可以就本地区农业或其他产业如何发展这样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将课堂教学与实际问题解决结合起来,改善教学效果,构建一种富有特色得生活化地理教育。
总之,中学地理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必须改变课堂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得学习态度。在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