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国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语论文
作者:钱金凤来源:原创日期:2012-05-17人气:1035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英语的学习一定离不开对英美文化的学习。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加速进行,对于人才的要求除了具备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外,还得具备深厚的英美文化知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归根到底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一、传统英语教学在英美文化上的认识误区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认为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
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
二、现代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价值体现
(一)英美文化对英语听力的影响
听,作为语言活动的一种形式,在人类认识活动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费斯(W.M.Rivers)和坦珀利(M.S.Temperly)的统计,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语言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结果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就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使用所学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曾对语言有过这样的论述:“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
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以《StepbyStep2000》这本教材为例,共四册,每册12个单元,一个单元一个内容,如Educationalsystems,Handwashing,Israelearlyelections等。对听力材料的分析,包括讲解生词、提供内容梗概、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等。这其中最重要的应是对文化的介绍,要有一定的关于自然地理、主要城市、经济状况、政治适度、风俗习惯等的背景知识。非英语专业现在也加大了听力的重视,四六级考试中听力比重增加到35%,涉及内容包括学校场景、天气场景、出行场景、用餐场景、社交场景等。
(二)英美文化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阅读是指读者从辨认文字符号开始进而文字、语义、语法、修辞进行译码加工处理,同事以自己已经具备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并通过逻辑联想中间的穿凿性思维活动,领会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吸收信息。鲁姆哈特(D.Rumellhart)曾指出,读者在进行阅读时,他先前存入的知识往往会随之与文章中的符号产生联系,这对于读者了解文章中的信息内容至关重要。
英语教学中,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包含各个学科和各种写作技巧,大多是取自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优秀文章,代表了英语国家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不同风俗,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在阅读时,不少学生都发现,由于缺乏相关的常识和各科的基本知识,使得作为载体的语言文字被曲解或者不知所云。学生在阅读信息量大、专业性强、文化渗透性强的书面材料时,学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难以透彻地理解原意。老师应把文化渗透纳入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就不会使学生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还能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新编英语教程》-3的unit5(TheLightattheEndoftheChunnel)一文中,上课之前需要讲解英法两国之间的关系,要提到England的建立,英国的百年战争,拿破仑时代,英法的食物,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理解文中的英法海底隧道的历史及意义。
(三)英美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石,是语言的最基本要素。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文化差异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不了解这种联想意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接受一个此多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量。美国的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他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
比如表示颜色的词就是不同文化在语言中的一个典型体现,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联想,例如英汉中都可说“气得脸都红了”(Hisfacewasredwithanger),但汉语中更进一步阐述会说“气得脸发青”,英语却是purplewithanger,而purple没有汉语中“红得发紫”(enjoyinggreatpopularity)的含义。在不同语言中对同一物体或现象却用不同颜色来加以描述,如:“白发”(grayhair),“红糖”(brownsugar),“红茶”(blacktea)等等。
三、结束语
文化是个涵义甚广的概念,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基石,是反应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制约着语言形式,成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只有在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跨文化交际,缩小文化隔阂,才能更好的理解语言本质,提升语言的驾驭能力。
一、传统英语教学在英美文化上的认识误区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认为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
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
二、现代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价值体现
(一)英美文化对英语听力的影响
听,作为语言活动的一种形式,在人类认识活动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费斯(W.M.Rivers)和坦珀利(M.S.Temperly)的统计,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语言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结果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就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使用所学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曾对语言有过这样的论述:“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
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以《StepbyStep2000》这本教材为例,共四册,每册12个单元,一个单元一个内容,如Educationalsystems,Handwashing,Israelearlyelections等。对听力材料的分析,包括讲解生词、提供内容梗概、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等。这其中最重要的应是对文化的介绍,要有一定的关于自然地理、主要城市、经济状况、政治适度、风俗习惯等的背景知识。非英语专业现在也加大了听力的重视,四六级考试中听力比重增加到35%,涉及内容包括学校场景、天气场景、出行场景、用餐场景、社交场景等。
(二)英美文化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阅读是指读者从辨认文字符号开始进而文字、语义、语法、修辞进行译码加工处理,同事以自己已经具备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并通过逻辑联想中间的穿凿性思维活动,领会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吸收信息。鲁姆哈特(D.Rumellhart)曾指出,读者在进行阅读时,他先前存入的知识往往会随之与文章中的符号产生联系,这对于读者了解文章中的信息内容至关重要。
英语教学中,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包含各个学科和各种写作技巧,大多是取自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优秀文章,代表了英语国家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不同风俗,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在阅读时,不少学生都发现,由于缺乏相关的常识和各科的基本知识,使得作为载体的语言文字被曲解或者不知所云。学生在阅读信息量大、专业性强、文化渗透性强的书面材料时,学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难以透彻地理解原意。老师应把文化渗透纳入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就不会使学生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还能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新编英语教程》-3的unit5(TheLightattheEndoftheChunnel)一文中,上课之前需要讲解英法两国之间的关系,要提到England的建立,英国的百年战争,拿破仑时代,英法的食物,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理解文中的英法海底隧道的历史及意义。
(三)英美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石,是语言的最基本要素。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文化差异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不了解这种联想意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接受一个此多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量。美国的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他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
比如表示颜色的词就是不同文化在语言中的一个典型体现,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联想,例如英汉中都可说“气得脸都红了”(Hisfacewasredwithanger),但汉语中更进一步阐述会说“气得脸发青”,英语却是purplewithanger,而purple没有汉语中“红得发紫”(enjoyinggreatpopularity)的含义。在不同语言中对同一物体或现象却用不同颜色来加以描述,如:“白发”(grayhair),“红糖”(brownsugar),“红茶”(blacktea)等等。
三、结束语
文化是个涵义甚广的概念,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基石,是反应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制约着语言形式,成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只有在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跨文化交际,缩小文化隔阂,才能更好的理解语言本质,提升语言的驾驭能力。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