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文教学初探-教学论文
作者:邓立明来源:原创日期:2012-05-19人气:920
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夜观荷塘,深感荷塘的静美,写出《荷塘月色》,展现了一幅婀娜多姿的风景画: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深入景泰蓝厂家观察了解景泰蓝生产制作的全过程,写出了《景泰蓝的制作》,向世人介绍了数百年来驰名中外的北京艺术珍品。我国古代文献理论批评家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里所说的“登山”和“观海”就是观察,而“情满”和“意溢”就是感受。人们常说:有感而发,只有“感”,才能有“发”。很显然,作文教学应从教会学生观察和教会学生体会感受入手。学生通过观察有了感受,就应该拿起笔,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随时记下来,这就是作文的开始。
中专新生开学一个月左右,笔者曾要求新生将自己进入中专学习以来所遇到的最开心或最不开心的事作为一篇小作文写下来,结果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而且还给学校制定的“抓管理,促质量,讲效益,创名校”的目标提供了不少有益的信息。
二、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训练是搞好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按以下顺序进行训练,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1先组织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写他人转述的事;
2先要求学生写记叙、陈述的文章,后练习写议论、分析的文章;
3先重点练习写观察和感受,后重点练习分析和描写;
4先练习写单一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先写学生自我命题的文章,后写由教师命题的作文;
6先依样画葫芦,模仿写作文,后写内容新颖、格式特别的文章;
7先练习铺陈和扩展,允许把文章写长,后力求简洁凝练,把文章写精;
笔者布置的第一篇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写《自我介绍》。由于作文内容比较简单,且属于自由命题,学生写起来容易上手,结果学生大都写出了真实的自我。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基本技能的前提
作为中专语文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培养“天天动笔,坚持每天写一点”的习惯。坚持每天写一点,既能使学生的笔头练得灵巧,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笔者在与班主任交流工作体会时发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大多数都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2培养“策划全篇,拟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好一篇作文,犹如建一栋高楼大厦一样,必须精心设计,才能顺利进行施工。文章写作切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写了上段,不知道下段怎么写,也不知写什么。学生只要坚持在动笔前草拟文章提纲,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培养“诵读文章初稿”的习惯。我们知道文章的毛病一般是“看”不出来的。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通顺、语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古人写诗常有“吟诗”的习惯,正是对词句千锤百炼的形象写照。
4培养“反复修改”的习惯。古语云“文章不厌百回改”,所有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笔者曾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将自己写过的文章不拘题目、不限时间自愿重写上交老师,结果这些文章无论文笔还是写作技巧都有很大的进步,这不能不说是“反复修改”的结果。
5培养学生“写真写实”的习惯。凡是好文章,都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就是“源于生活”的真谛:倘若学生初学写作就搞“假、大、空”或“无病呻吟”,作文肯定是没有出路的。节约用水是一个公共话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笔者曾布置学生写一篇《节约用水方法介绍》,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节约用水谈起,结果学生写得比较顺手,有的学生谈到自己家乡的农业用水问题,有的学生还给自己家附近的工厂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思路开阔,内容丰富,效果甚好。
6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文面整洁”的习惯。“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书写规范,文面整洁,犹如学生的个人仪表,穿着整齐、仪容端正的人自然会给人留下良好印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教育学生注意这一点,这也是作文教学“文与道”的结合。
三、小结
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达到文思敏捷的境界,需要师生共同付出艰辛的劳动。作文教学内容广泛而丰富,如积累材料、主题提炼、布局谋篇、表达方式等,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中专新生开学一个月左右,笔者曾要求新生将自己进入中专学习以来所遇到的最开心或最不开心的事作为一篇小作文写下来,结果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而且还给学校制定的“抓管理,促质量,讲效益,创名校”的目标提供了不少有益的信息。
二、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训练是搞好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按以下顺序进行训练,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1先组织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写他人转述的事;
2先要求学生写记叙、陈述的文章,后练习写议论、分析的文章;
3先重点练习写观察和感受,后重点练习分析和描写;
4先练习写单一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先写学生自我命题的文章,后写由教师命题的作文;
6先依样画葫芦,模仿写作文,后写内容新颖、格式特别的文章;
7先练习铺陈和扩展,允许把文章写长,后力求简洁凝练,把文章写精;
笔者布置的第一篇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写《自我介绍》。由于作文内容比较简单,且属于自由命题,学生写起来容易上手,结果学生大都写出了真实的自我。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基本技能的前提
作为中专语文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培养“天天动笔,坚持每天写一点”的习惯。坚持每天写一点,既能使学生的笔头练得灵巧,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笔者在与班主任交流工作体会时发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大多数都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2培养“策划全篇,拟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好一篇作文,犹如建一栋高楼大厦一样,必须精心设计,才能顺利进行施工。文章写作切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写了上段,不知道下段怎么写,也不知写什么。学生只要坚持在动笔前草拟文章提纲,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培养“诵读文章初稿”的习惯。我们知道文章的毛病一般是“看”不出来的。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通顺、语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古人写诗常有“吟诗”的习惯,正是对词句千锤百炼的形象写照。
4培养“反复修改”的习惯。古语云“文章不厌百回改”,所有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笔者曾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将自己写过的文章不拘题目、不限时间自愿重写上交老师,结果这些文章无论文笔还是写作技巧都有很大的进步,这不能不说是“反复修改”的结果。
5培养学生“写真写实”的习惯。凡是好文章,都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就是“源于生活”的真谛:倘若学生初学写作就搞“假、大、空”或“无病呻吟”,作文肯定是没有出路的。节约用水是一个公共话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笔者曾布置学生写一篇《节约用水方法介绍》,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节约用水谈起,结果学生写得比较顺手,有的学生谈到自己家乡的农业用水问题,有的学生还给自己家附近的工厂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思路开阔,内容丰富,效果甚好。
6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文面整洁”的习惯。“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书写规范,文面整洁,犹如学生的个人仪表,穿着整齐、仪容端正的人自然会给人留下良好印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教育学生注意这一点,这也是作文教学“文与道”的结合。
三、小结
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达到文思敏捷的境界,需要师生共同付出艰辛的劳动。作文教学内容广泛而丰富,如积累材料、主题提炼、布局谋篇、表达方式等,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