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外活动教学-教学论文
作者:吴缠计来源:原创日期:2012-06-05人气:972
地理知识与技能是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国防等各项事业不可缺少的基础科学,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地理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地理后备人才的需要,是培养青少年从小爱地理、学地理、用地理的良好习惯的需要。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雄心壮志。例如,我校的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地理野外观察使我更多地了解了家乡,了解了祖国,培养了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通过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对于我们学校附近的山河,田野,草木,工厂等事物和现象,有了相互联系的看法。”
同时,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对于发扬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也具有积极作用。
二、地理课外活动和地理课内活动关系
课堂教学能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打下基础,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起着巩固、补充等辅助作用;也起着扩展、深化、强化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特别关注这种课外活动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课堂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一)从地理教学基本形式看,课堂教学是基础。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包括参加地理课外活动的兴趣,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要用直观教具或打比方的方法来讲解,把抽象的、远离身边的事物,不易理解的地理事物用模型或示意性的教具或通过音像教学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理论联系实际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原则,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可以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让学生接触观察地理环境,学习和研究地理环境,这是教学中最生动的直观,并由此扩大了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获得口授笔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事实上国内外在不同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家,多是中小学阶段就爱好课外活动的,地理学者更不例外,他们都是从小爱好地理学科,爱好阅读地理书刊,爱好地理旅行,野外观察等活动的。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方面,课外活动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本学期一年级一班同学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学会了在地面上定方向,使用比例尺,测绘本班教室平面图等有关地图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不仅巩固和加深了课内学到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学到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有联系的某些技能。
三、课外活动开展的原则
1、积极引导与坚持自愿相结合。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当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自愿地参加,不能勉强学生报名参加,但由于中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发地、独立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有许多困难,因此又不能放任自流,教师要做好动员、组织工作。
2、形式多样与精心组织相结合。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科学文化水平及接受的程度,关键是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引人入胜的地理书刊,讲述生动的地理故事,制作地理教具、地理模型及地理仪器,进行地理观察和实验,在地理园内进行各项活动,开展少年气象站活动,乡土地理调查,举办地理墙报、时事地图、地理晚会、地理游戏等,还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日月星辰、地质土壤、天气气候、河流水文、植物动物等方面的观察,学会欣赏大自然,丰富课余生活。以上许多类型的地理课外活动,只要老师积极组织和引导,不辞劳苦,坚持下去,必然会产生良好效果,对青少年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必将产生重大的作用。如我校08级学生黄少威,马倩同学06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地震报警器》,荣获西安市教学成果评选三等奖,蓝田县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次年刘寒同学制作的《地理纬度测量仪》获相同等次奖励。所以许多优秀地理教师除课堂教学外,也高度重视课外活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成绩是巨大的。
3、计划性与活动性相结合原则。活动性原则即不受教学计划的约束,适时、适地进行一些相关课外活动。例如,今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及时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地震方面的资料,办了几期板报,普及了相关知识和防震自救常识;结合我国“神舟七号”的发射,拓展和补充相关知识,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结合发生的日全食、月食等现象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活动,深化学生所学的课堂知识。
4、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对课外活.动,教师要根据本地、本校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指导和协调作用。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则不能越俎代庖,应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大胆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在指导过程中多一些耐心、表扬和鼓励;少一些急躁、批评和责怪,以免损害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丰富和活跃地理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把地理知识学得更为生动活泼,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从而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同时,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对于发扬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也具有积极作用。
二、地理课外活动和地理课内活动关系
课堂教学能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打下基础,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起着巩固、补充等辅助作用;也起着扩展、深化、强化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特别关注这种课外活动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课堂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一)从地理教学基本形式看,课堂教学是基础。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包括参加地理课外活动的兴趣,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要用直观教具或打比方的方法来讲解,把抽象的、远离身边的事物,不易理解的地理事物用模型或示意性的教具或通过音像教学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理论联系实际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原则,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可以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让学生接触观察地理环境,学习和研究地理环境,这是教学中最生动的直观,并由此扩大了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获得口授笔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事实上国内外在不同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家,多是中小学阶段就爱好课外活动的,地理学者更不例外,他们都是从小爱好地理学科,爱好阅读地理书刊,爱好地理旅行,野外观察等活动的。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方面,课外活动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本学期一年级一班同学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学会了在地面上定方向,使用比例尺,测绘本班教室平面图等有关地图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不仅巩固和加深了课内学到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学到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有联系的某些技能。
三、课外活动开展的原则
1、积极引导与坚持自愿相结合。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当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自愿地参加,不能勉强学生报名参加,但由于中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发地、独立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有许多困难,因此又不能放任自流,教师要做好动员、组织工作。
2、形式多样与精心组织相结合。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科学文化水平及接受的程度,关键是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引人入胜的地理书刊,讲述生动的地理故事,制作地理教具、地理模型及地理仪器,进行地理观察和实验,在地理园内进行各项活动,开展少年气象站活动,乡土地理调查,举办地理墙报、时事地图、地理晚会、地理游戏等,还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日月星辰、地质土壤、天气气候、河流水文、植物动物等方面的观察,学会欣赏大自然,丰富课余生活。以上许多类型的地理课外活动,只要老师积极组织和引导,不辞劳苦,坚持下去,必然会产生良好效果,对青少年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必将产生重大的作用。如我校08级学生黄少威,马倩同学06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地震报警器》,荣获西安市教学成果评选三等奖,蓝田县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次年刘寒同学制作的《地理纬度测量仪》获相同等次奖励。所以许多优秀地理教师除课堂教学外,也高度重视课外活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成绩是巨大的。
3、计划性与活动性相结合原则。活动性原则即不受教学计划的约束,适时、适地进行一些相关课外活动。例如,今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及时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地震方面的资料,办了几期板报,普及了相关知识和防震自救常识;结合我国“神舟七号”的发射,拓展和补充相关知识,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结合发生的日全食、月食等现象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活动,深化学生所学的课堂知识。
4、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对课外活.动,教师要根据本地、本校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指导和协调作用。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则不能越俎代庖,应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大胆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在指导过程中多一些耐心、表扬和鼓励;少一些急躁、批评和责怪,以免损害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丰富和活跃地理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把地理知识学得更为生动活泼,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从而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