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百年沧桑 精神永驻-音乐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人民音乐》尚洪刚日期:2012-09-23人气:1258

  一、纪念会

  主办方代表及诸多嘉宾和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在纪念会中发言,一同表达对马思聪先生的追思,纪念会由中央音乐学院叶小刚副院长主持。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代表文联向出席纪念活动的嘉宾表示欢迎,他强调要继承发扬马思聪高尚的品格,关注社会现实、紧扣时代脉搏,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放歌。呼吁乐工作者牢记社会责任、承担起时代的使命,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傅庚辰指出,“对于前辈不要忘记,要十分尊敬;如果没有前辈的成就就不会有今天的音乐发展”。傅庚辰回忆了访问巴黎音乐学院的情形,并指出马思聪对冼星海初到法国时提供了很大帮助,这些帮助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指出,马思聪是中国近当代音乐史上少有的集创作、演奏、教育教学和音乐社会活动于一身的音乐家,他在音乐创作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他办学思想开阔,对中央音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从马思聪院长的身上再次看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光辉历史!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指出,马思聪的每一个音符都献给祖国,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贡献是值得人们称赞和纪念的。此外,陶诚还概述了马思聪音乐研究活动在近20年间的发展。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致辞:他指出马思聪的音乐教育理念不仅推动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建设,对中国高等音乐教育格局的建立和发展也产生深远影响。马思聪的艺术成就与人格魅力至今都是我们后辈学习的典范。我们更应该办一流音乐教育、出一流音乐成果,弘扬民精神,推动音乐发展。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致辞:良好的学术环境是一所大学的灵魂;马思聪音乐创作理念为“作品要拥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他的创作表达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马思聪先生的精神需要人们弘扬。

  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致辞:在过去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无法对一个音乐家有充分的认识,随着文化环境的发展,使人们得以了解真过去真正的历史,能够真正的了解那些对于中国现当代音乐做出杰出贡献的音乐家。对于马思聪先生学术成就的肯定,既是追思更是对于历史的尊重。

  中央音乐学院马思琚教授首先感谢推动并促成本次活动的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及中央音乐学院的领导。她通过回忆与马思聪一同生活的事迹,展现出生活中的马思聪。通过马思琚教授的回忆,让我们更加亲近的了解马思聪。

  中央音乐学院黄飞立教授十分敬仰马思聪,他曾经历马思聪《祖国大合唱》的创作过程,并参与《祖国大合唱》的排演。在回忆中表达了对马思聪深深的追思。

  中国交响乐团指挥韩中杰回忆了与马思聪的多次业务交流与合作。其中包括1953年重演郭沫若话剧《屈原》由马思聪重新配乐;《山林之歌》的合作等。

  原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陈自明在发言中回忆了马思聪刚直不阿的人格魅力,他的人品、文章、作品都令人敬仰;他回忆了马思聪在桂林举办的音乐会和创作《民主大合唱》的过程,强调了马思聪对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视,并讲述了中央音乐学院对马思聪拨乱反正的经历。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指出学习研究弘扬马思聪音乐教育思想、艺术精神以及对音乐事业所作的贡献,对音乐界、音乐教育界都均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纪念马思聪先生的三个启示:尊重知识与人才;不忘历史,以史为鉴;建立长效的老教授诞辰纪念的机制,使纪念活动成为音乐史和音乐教育史的讲堂。

  二、学术研讨会

  “马思聪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戴嘉枋主持。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涉及马思作品创作的研究、马思聪全集的编印、马思聪的心路历程、马思聪史料的补充、马思聪学术研究现状的研究及思考等多个角度和内容。

  在音乐作品创作的研究中,指挥家卞祖善先生对《大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年代进行了校对,他认为马思聪大提协奏曲具有开创意义,是中国大提琴协奏创作的里程碑作品;整部作品是风格浓郁,充满了歌唱性;在音乐创作技法上独辟蹊径的创造了“马思聪现代和声结构”;协奏曲整体成室内乐风格,乐队的音响效果透明,声部线条清晰;作品本身表明作曲家高超的作曲技巧与艺术品位,该作品在同类作品中处于先锋领军的地位。

  在室内乐研究中,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金湘对马思聪的八首室内乐作品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马思聪的室内乐作品具有扎实的西方古典音乐基础,是西方古典乐派的忠实继承。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其作品局限在西方古典的传统框架之内,未有更多的突破。马思聪的室内乐作品整体上有着朴实无华、敦厚执着的个性,他的创作源自民族的乐风,贴近人民的根基。

  在管弦乐组曲创作中,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董立强对马思聪的《欢喜组曲》和《山林之歌组曲》的管弦乐法特征进行了研究。他对马思聪管弦乐组曲的乐队编制的特点、管弦乐法的运用特征、纵向音色结构的处理和横向音色结构布局与曲式结构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性的分析。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他认为马思聪的管弦乐组曲在配器效果上具有强烈的性格和鲜明的色彩。

  在钢琴作品研究中,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蒲芳对马思聪的钢琴作品进行了分析并作介绍,重点对《钢琴奏鸣曲》进行了研究讨论,她认为这部作品创作背景非常复杂,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这部作品是他成功的钢琴代表作品,值得重视。

  关于马思聪全集的出版的编印和今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汪毓和发表了编撰的体会和感想。他回忆了近二十年来对马思聪全集的重要的资料搜集、编辑,对乐谱、图片、文字、音响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整理、校阅和修订。汪毓和表示,对于《马思聪全集》出版中所留存的种种缺点错误给予认真勘误,并通过“补遗”的方式,公开向广大读者补充汇报。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戴嘉枋采用音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马思聪20世纪50至60年代的经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马思聪前后近20年所处的时代和经历的对比,分析了马思聪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性格决定命运”的心路历程。

  江西南昌陆军学院程兴旺对马思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认为在马思聪的社会身份、心灵历程、小提琴演奏艺术发展、文化教育等研究中仍然存在“零度”空间,值得关注。面对马思聪的研究,要实事求是,不断拓宽视野,从整体推进。

  在对研究马思聪史料的补充、音乐演出活动、缅怀纪念和对马思聪在音乐教学研究等问题研讨方面,中央音乐学院黄晓和、姜夔、黄旭东、黄飞立、《歌曲》杂志主编钟立民先后发言,分别从自身经历谈马思聪先生对自己学习的教诲和指导,对表示先生深切的缅怀;钟立民先生回忆参与排练马思聪《祖国大合唱》的过程,纠正了关于马思聪研究和作品印刷出版的处错误,并强调马思聪合唱作品的艺术价值;黄旭东对马思聪先生的求真精神进行了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岩对马思聪研究的史料提供了新的材料,史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显现了马思聪独立的人格与性情。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王勇对马思聪在上世纪30至40年代的音乐表演活动进行了论证,对发现的演出节目单等材料进行了考证和分析。

  三、纪念音乐会

  2012年5月12日晚,“马思聪百年诞辰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音乐会曲目丰富,具有代表性。曲目包括:钢琴独奏作品《汉舞三首》、艺术歌曲《雨后集》(三首)、小提琴与钢琴《内蒙组曲》(二首)、室内乐《高山组曲》(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弦乐合奏《思乡曲》(改编)、交响组曲《欢喜组曲》。其中,艺术歌曲《雨后集》是根据郭沫若在“五四”初期创作的新诗集《女神》和《星空》中的六首诗为题材而创作,在此次音乐会中选择其中的三首演唱;室内乐《高山组曲》原曲为弦乐合奏曲,此次演出改编为室内乐重奏;《思乡曲》原为马思聪1937年创作的《绥远组曲》中的第二首,此次演出由何荣改编为弦乐合奏并亲自指挥;管弦乐《欢喜组曲》曾于1950年演出部分乐章,中央歌舞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原要公演,因故未能正式演出,此次在中央音乐学院的纪念音乐会中正式首演。《欢喜组曲》采用了很多“先锋”的音乐创作技法,多调式(调性)、复合和弦和纯粹的器乐化的音乐语言都暗示着这部作品是马思聪先生的力作。但是,这样的优秀作品在1950年试演时被当时的某些人认为是一部“形式主义”的作品,马思聪以不再演出《欢喜组曲》表达了自己的愤慨。经过《马思聪全集》的编纂和审定,这部作品再次被发现并在5月12日晚上的音乐会中重新正式演出。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演奏,汤小夏指挥。每一乐章以不同的材料内容、具有一定的对比性的速度、以及复合和弦结合音色上的不断变化,使这部作品形成别具一格的音响效果。作品共分为6个乐章,依次为:1.《开场曲》(Vivace有生气的,有活力的);2.《舞曲》(Allegro giocoso愉快的小快板);3.《慢板》(Andantino小快板);4.无标题(Allegro快板);5.《牧羊》(Andantino小快板);6.无标题(Allegro小快板)。

  纪念马思聪先生诞辰100周年不仅是对已故音乐家的尊敬和纪念,更是对历史和知识的尊重。回顾马思聪先生一生的经历,他的思想言论、演出活动和音乐创作,完全证明他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精英,是国宝级的艺术家,是值得我们敬仰的前辈音乐大师。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