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祭祀看苗族文化精髓-文化论文
历史上,苗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为了克服没有文字给苗族文化传承带来的困难,苗族族内采取多宗教祭祀、多民俗礼仪、多民间节日等多集体活动的办法,口传心授地发扬自己的母语文化。在这些集体活动中,苗族文化司职口头叙述,族人在心中暗记,在直接的交流中完成文化的传承。
安宁苗族是于1922年至1954年间从贵州威宁与赫章县迁入,散居于草铺、禄裱等各乡镇山区,保持着较完好的苗族风俗与文化。经笔者走访调查,在日常的民俗礼仪(婚丧嫁娶),节庆活动(花山节等)中,宗教祭祀色彩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虽然带有很多封建迷信的芜杂成分,但是披沙拣金,我们能从这些祭祀活动中端详到苗族内部一些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思想。
一、走进苗族宗教祭祀
苗族自古有祖先崇拜、灵魂崇拜、自然物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这些信仰离不开“巫师”,“巫师”苗语称“尤能”,也称“祭师”、“魔公”等。苗族认为存在恶鬼,善仙。善仙世代相袭依附于某家族某人,父死附子,子亡附孙,或隔代相附。被善仙依附的人便称“巫师”或“祭师”。善仙能助巫师寻药,治病,驱鬼,招魂,祭祀,行巫术,通晓阴阳二界,过去、现在、未来诸事……故“巫师”是阴阳二界间信息的传达者,是各种迷信活动崇拜的执行者。若恶鬼附于巫师,则巫师专做恶事;若善仙恶鬼都附于巫师,则想做好事而做了恶事,这时要请名巫师把恶鬼隔离赶走,使之成为好巫师。
苗族在祖先崇拜、灵魂崇拜、自然崇拜中,举行的各种祭祀等习俗活动和宗教仪式如下:
(一)大祭
大祭,苗语称为“自”,是祭苗族祖先“格蚩尤老(蚩尤)”和“格炎尤老”。相传,杨张二姓是“格蚩尤老(蚩尤)”和“格炎尤老”的直接后裔,故由杨张二姓主祭。掌祭人由二姓的幺儿(有的是长子)世袭。一世祭三次,头次献牛3头,第二次5头,第三次7头。大祭须用鼓。制鼓有规矩,要由主祭者入深山,寻围许樟木,锯下长3尺3寸的圆木2段,挖空,蒙上鲜牛皮,任命公鼓与母鼓背回,笙队至途中迎鼓归,置于掌祭者楼上备用。时间有三日,七日之分,月以虎月、兔月为宜,日以初七为宜。
人员组成如下:
长老、祭师、笙师、鼓师、歌师、总管;还有掌祭师(由幺儿或长子充任)、厨师(由姑婿充任)、灯师(由姨夫充任)、屠宰师(由厨师充任)、割牛犍包师(由舅母充任)、行洗脚礼师(由婆媳充任)、队列组织者(由掌祭长子充任)、寻“树牛”组织者及宾客。
大祭程序各地大同小异,主要是视准备情况而定,基本如下:
第一天,宾客集中于设在屋前之东的击牛场,祭师招祖先阴魂,众人列队自右向左鱼贯舞出,以上长老、祭师、笙师、鼓师等诸师各就各位,击鼓,吹笙唱祭祀歌。夜间,婆媳向阴祖行洗脚礼。第二天,进行找“树牛”,“洗牛脚”、“击牛”、“挂礼服”等仪式。第三天,举行“抹黑脸”、“撵牛”、“烧鸡肉吃”等仪式。
大祭的目的是求祖先保佑儿孙繁衍、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二)小祭
小祭,苗族各姓所祭对象不一,祭法不一,甚至各姓中的小宗族也不一。
如:朱姓用狗祭栗树,其中一个宗族在栗树下方祭,一个在上方祭。杨姓一个宗族以装虎捉猪形式祭祖。同一苗姓认祖就是以小祭是否相同而认的。
(三)祭门
祭门,是在家畜家禽和人身不平安时祭的。祭祀时,将门神设于门后,门神有竹编的,也有小木板制的,挂后不得毁坏,每换必祭。时间:月、日都选马、牛、虎月日为宜。祭时于天黑后全家弟兄集中,杀一纯黑毛小猪,火烤腿毛,毛、粪便及脏水埋于门内右角落洞中,肉煮后置于木碗木盆祭祀,祭后食完不能剩余。祭时,外族外姓不能参加,严禁喝酒,严禁讲异族话,女儿禁食祭品。
(四)做大斋
做大斋是把死者灵魂送回祖宗故乡。死者“牵牛牵羊”回故地后,可保生者平安,六畜兴旺。一般为死者死后三年举行。因耗费大,一生中只能做一次。做时日子以属牛、马、狗为宜。人员组织如下:
主斋人(死者长子或长孙)、总管、厨师、宾客。做斋历时三天。
第一天,客人集中,总管及帮忙人就位,宰一只羊做晚餐。
第二天,先由笙鼓手于堂中插一棵小松树,鼓栓其上,吹笙击鼓念祭词。然后,招死者灵魂入筛盘,交“羊”和“牛”给死者牵。
第三天,击牛祭死者,端筛盘送死者回故土。
(五)祭山
祭山,苗语叫“浪岛米色”。苗族认为山、石、树木能保佑全村平安,故每村一年一次,要祭村旁一座山,此山平时草木禁毁。每年四月初七八或十五六,全村男性参祭。祭时宰一只鸡,拔毛抹血于山中一大石,祭师念祭词,鸡煮熟后分食。
(六)保平
苗族认为舅舅有灵,可保子女平安,所以若子女有病有灾或不听话,须请舅舅保,请时还需请巫师颂保词,舅舅须备七根针,七个戒指,红黑布各七尺,硬币七枚。本家备鸡两对,一对谢巫师,一对煮熟献保灵。食后,鸡翅膀骨与针、戒指、硬币用黑布、红布包好收藏起来。舅舅搓一小节线戴于小孩脖颈。
(七)保福
保福,苗语称“迫阿地”。苗族认为人、畜、五谷万物有灵魂,灵魂离体,人不安,畜禽不顺,五谷欠收,须请巫师招魂保福。保福时,本家须备鸡一对、木勺5-7把,一支5-7叶白花树,5-7片麦冬叶,未缝蜡染裙布一腰、蓑衣一领、包帕一块、棉衣一件。于夜间九时许,巫师烧蜡以烟为向导,入阴间招魂魄,招回后举行收灵仪式,全家吃保福鸡。
(八)取力量
取力量,苗语叫“马当马饶”。苗族认为大岩、大石、大树能给人以力量战胜天灾人祸,祭之能消灾免难,所以,若遇不顺的事时,滴酒丢卦许愿于岩脚(或石脚、树脚),消灾后,到岩脚(或石脚、树脚)还愿。
(九)其他
还有很多巫术、占卜以及隔鬼、招魂、撵火鬼、剃孩子头等迷信活动。
以上崇拜和信仰以及迷信活动,1949年前,除基督教信仰者外,在苗族群众中普遍举行,随着时代进步,目前只有少数村中的少数人相信和进行。
文章来源于《时代金融》杂志2012年第23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