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劳特累克与《红磨坊》

作者:安阳师范学院—王明磊来源:www.zzqklm.com日期:2012-12-01人气:2418

摘要:1952年版的电影《红磨坊》讲述了一位出身法国贵族、侏儒身材却极有艺术禀赋的绘画大师——劳特累克的情感经历和艺术创作相渗透、纠结的短暂一生。身残志坚的劳特累克出入于红磨坊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艺术的灵感,他具有描述生命并传达自己独特个性的能力,他用别具一格的绘画语言描绘出十九世纪法国社会背景下底层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同时他的艺术作品反过来使其自身的生命得以强化和延续。

关键词:情感;人生;艺术

一 电影人生

伴随着节奏鲜明的舞曲,粗狂热烈的康康舞激情的拉开了电影《红磨坊》 (Moulin Rouge)的大幕——约翰·休斯顿 (John Huston) 1952年导演的这部好评如潮的电影,获得第25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服装设计奖,并有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辑等六项提名。红磨坊里烟雾氤氲、酒气熏天、音乐嘈杂、喝彩鼎沸,浓涂重抹的舞女们身着艳丽长裙、黑色长袜挑逗性的掀起长裙露出底裤,劈开双腿跳起火辣的康康舞。劳特累克坐在熙攘人群中,左手掀起酒杯一饮而尽,右手在画纸上飞快的划动,生动的舞姿、飘动的衣裙和形象的面孔瞬间换化成流畅的线条在纸面上流淌开来。曲尽人散、灯色暗淡之时,劳特累克才最后起身——身长腿短的侏儒身材搭上一支终身相伴的拐棍——缓缓走入黑色的夜幕之中。浓重夜色中的孤单而行,勾起了劳特累克关于往昔的幕幕回忆。那让我们跟随他的思绪回顾下其短暂的三十七年生涯。

亨利·德·图鲁斯-劳特累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1864—1901)出生在法国南部阿尔比的一个世袭贵族家庭,童年时光还算欢乐,而少年时代却连遭不幸。1878年劳特累克两度双腿骨折,或许是家族为保持血统纯正的祖辈世代近亲结婚的原因,长期的治疗休养对于病情都无济于事,至使他双腿发育萎缩畸形。幼年期即对于绘画感兴趣的劳特累克因为身体的残疾反而使他全力投入其中,并将绘画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1881年他求学巴黎,先后进入莱昂·博纳尔和柯尔蒙画室学习,并认识了凡高等画家。1883年劳特累克开始了他流浪蒙塔马尔的生涯。位于法国巴黎北部的蒙马特尔高地,十九世纪末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夜夜笙歌的繁华景象成为巴黎娱乐业和夜总会文化的缩影,这里像磁石一样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流浪者、艺术家如潮水般涌入。回顾这里走出的艺术家、产生的艺术思潮,可以列出长长一串耳熟能详的名单。1889年有着巨大红色风车的娱乐场——“红磨坊”在蒙马特尔开业,酗酒、感情不幸和混迹其中给劳特累克带来了心绪的蓄积和灵感的爆发,随之而来是他艺术的辉煌时期。劳特累克把最具创造力的艺术生命全部奉献给了蒙特马尔,直到生命的终点。

夜路上,年轻妓女玛丽突然闯出,寻求劳特累克的帮助以逃避警察的盘查,劳特累克坦然地帮助了她,并与她一同回到自己的寓所。玛丽对近钱的迷恋和劳特累克的出手大方,使两人很快产生了暧昧的情感关系,然而玛丽的酗酒成性,感情上的反复无常,不断地伤害劳特累克的心,劳特累克对玛丽不可遏制的激情和依恋驱使他不断妥协和试图包容心有他属的玛丽。但出身底层的玛丽内心潜伏深着对富人的阶级敌意,她故意玩弄劳特累克,用恶毒的语言侮辱他的残疾,最终经不起反复折磨的劳特累克彻底死心,而且这一次是对爱情的死心。此后虽然他还曾对一个自力更生的服装店老板娘帕奎恩小姐产生过感情,但却因为不再相信爱情而对帕奎恩的表示无动于衷,当帕奎恩小姐离开他而嫁做他人妇时,他更加不可救药地沉溺在酒精之中。

这部爱情悲剧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把一位内心无比矛盾的人物细腻的心灵世界活生生地展现出来。劳特累克渴望爱情,但一次次被爱情伤害,同时又去伤害别人。他自以为看透了爱情,但在真爱面前,他仍表现出退缩、疑惑,同时又充满渴望与焦灼,在矛盾的煎熬中他最终无法说服自己去接收真爱,在无奈、悔恨和悲伤中了结了生命。

影片的情节始终围绕着劳特累克的情感展开,情感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心理要素,它如同灵感的酵母,膨胀出充实心灵、醇厚滋味的艺术作品。劳特累克由于后天的身体残疾已心理自卑和敏感,而生理的残疾又使他爱情缺失,双重的心理阴影和感情创伤是他聊以自慰的艺术作品的创作源泉。当然他的绘画创作活动自然也贯穿于影片的全过程。特别是在影片一小时二十八分时随着劳特累克又一次踏入风月场的大门,导演更是巧妙的将劳特累克一幅幅的生动绘画作品直接搬上荧幕用来展示风月场里各色人物和鲜活场景,这一分钟左右时间的静止图画的穿插,不仅使得电影的手段和语言丰富而具新意,更可以使观众静静的体味和联想,丰满想象的空间,让思维幻化出艺术的真实。因影片据拍摄已半个多世纪之久,画面已显得有些模糊不清,色彩也变得朦胧偏差,也许这会是一番时间沉淀与检验的经典之感,但未免会让对劳特累克艺术作品感兴趣的观众有些许遗憾。

二 艺术人生

劳特累克在巴黎蒙马特区时的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沉浸在声光艳影的夜生活之中,频频出入舞场、妓院寻找心灵的慰藉,但他没有失去理智和聪慧,他随时随地的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诙谐的手法洞察和描绘那些舞女、妓女的生活、姿态和形象,不知疲倦地进行艺术的创作,他的努力近乎贪婪。他画中欢悦的色彩和情景,充分地表达出当时巴黎社交界的华丽气氛和蒙马特尔高级夜总会的热闹场景。虽然画面的色彩近于荒谬,人物也都显得十分粗糙,但劳特累克用他特定的方法来捕捉这些人物,用绘画的形式把对象的心灵、外表连同自身的主观感受融为一体,从而奠定了他个人化的艺术风格,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劳特累克以拉·古柳为主角创作的油画《拉·古柳在她的妹妹及一个舞女中间》,画面中央的红色头发的拉·古柳身穿浅色衣裳,在两旁女伴的陪伴下走进红磨坊。左右女伴们都被画面裁切去一半且衣着都处理成黑色与背景相接近,以突出拉·古柳神气十足的滑稽相。此时的拉·古柳在红磨坊中大红大紫,劳特累克形象的描绘出了她不可一世的神态。

影片中的“堕落天使”伊维特·吉贝尔、文雅细腻的珍妮·阿弗莉等也都在劳特累克的绘画中登场。他在画面中喜欢用简洁明快的线条,变形与夸张的造型来强调伊维特·吉贝尔的特征:瘦长的脖子、挺翘的鼻子、黑色的长手套、洋洋得意的神情,传达了他对伊维特·吉贝尔的辛辣态度。珍妮·阿弗莉与劳特累克友情深厚,劳特累克为她画过十二幅油画和多幅版画,在多幅油画中刻画了珍妮·阿弗莉独自走出红磨坊时的一刻,低垂、消瘦的脸庞表现了她善良、忧郁的一面,体现了对她的同情和理解。

除却对红磨坊里场景和人物的描绘之外,劳特累克还将视角放到了社会底层其他人们的身上,用他的画笔记录下当时巴黎不为上层所知的底层人们的真实生存状态。如油画《洗衣妇》,一名身着简朴的女子双手扶在桌面上,支撑着向前倾斜的疲劳身体,眺望着窗外。对角线和三角形的构图越发显得洗衣女子的疲惫,传达了劳特累克的同情之心。

劳特累克并没有因自身残疾而妨碍他艺术才能的发展和对艺术美的追求,反倒因生理缺陷而感受到的内心屈辱,使他对社会畸形事物和人的复杂精神世界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劳特累克既有遭人讪笑和缺失爱情的自卑心理,又有出身贵族和自视才华甚高的傲慢秉性,造就了其矛盾性的性格特征和心理体验。劳特累克的体验是他身处其中的所感所悟,不是一种远观式的、主客分隔式的静观,是一种海德格尔所谓的“在之中”的体验,如同糖溶于水的“在之中”——物我一体的向融式的“在之中”。基于这种融合,劳特累克绘画中表现出的对对象即有戏谑同时也有怜悯的描绘,其别于同时代其他画家的艺术思维与风格更具深刻性和普遍性,是一个特定时代和场合的代言,而不是流于一般的空泛的表面化描述,所以才能如此感人至深、感同身受。

三 艺术特色

劳特累克一生大约创作了大量的招贴画,奠定了他在法国“新艺术”运动中的地位。他的设计图文结合,吸收了日木浮世绘的艺术语言特点,运用简练、概括、平面化的形体描绘,以及富有装饰性的线条构成画面,形成一种简明、醒目的设风格。大胆地表现个人风格,昭显了招贴中绘画因素的发展方向,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大胆迈出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一步,体现设计革命的新精神。劳特累克受传统的约束,努力在自己的设计中表现独特的设计风格,凸显时代特征。

1889年,劳特累克受经理齐德拉委托为红磨坊设计的石版招贴《红磨坊》使他一夜成名,整个巴黎都被这幅作品所吸引。画面三个分层次,前景中戴着帽子剪影式男性形象,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华兰丹削瘦的身材和凸出的下巴结构;中景用概括而轻盈的线条勾画出高踢大腿的拉·古柳小姐;远景是仍如剪影式手法处理的围观的观众。画面的梯次布置,单线勾勒的人物富有装饰效果,整幅画给人强烈印象,效果超过复杂写实的招贴画等艺术形式。劳特累克在招贴还采用图文相结合,用手写形式的无饰线体重复写出“MOULIN ROUGE”三行红字,在画面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字体较朴实、简明,但视觉和传达效果极佳。在画面中配以其他不规则性、灵活性字体,更给人以轻松、活泼感,符合娱乐业的直观宣传特点。

十九世纪末,日本浮世绘对巴黎的西方艺术有很大的影响,劳特累克对此也非常热衷,他从日本版画中认识到了形体简化和大色块表现的视觉冲击力。招贴《梅贝佛特小姐》运用大面积平涂黄色背景,梅贝佛特的红色外套线条流动、色彩单纯,产生一种抽象图案的效果,极其引人注目。在劳特累克的招贴画中,大胆简化结构的效果看起来是相当动人的,他撇弃了西方绘画中要求的三维空间关系,平面效果不塑造立体感,简化结构等性质给画面增添了许多趣味。

劳特累克跟他崇敬的画家德加一样,都不能简单的划入印象派的行列。他的绘画中融入强烈的招贴画的设计元素;大胆地用媒介油剂稀释颜料,使油画具有水彩画的效果,画起来也更快,因而创造了一种“油画式漫画”;他还把油画和素描两种技法结合起来,画面线条简洁,色彩明亮。劳特累克的探索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是二十世纪现代绘画的先兆。他的画风,影响了后来的几代画家,毕加索、马蒂斯等都从劳特累克的作品中汲取养分。

影片最后,病榻上濒临离世的劳特累克得知自己的作品被罗浮宫收藏,成为史上第一个生前作品被收藏的画家,但这个荣誉已经无法把他从极度的悲哀中唤醒。在临终前的幻觉中,他看到自己笔下红磨坊里的舞女们一个个地向他道别。那热烈、鲜活的奢华场景和众生相在他的脑海中如电影般闪过,我们也仿佛重温了影片开头那段开场白中凄厉而优美的文字:

“他的画板已经龟裂,他的画笔已经干枯,但是这位天才亨利·德·图鲁斯-劳特累克留下的画作却仍然鲜明如往昔。”

参考文献:

[1] 黄海燕 崔庆忠.走进大师—劳特累克 [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 龚云表. 花落花开 [M].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1

[3] 刘媛.精神家园的别样守护 [D].河南:河南大学,2007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