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一
神的光芒里,雕刻了神的布达拉宫。它火一样的影子消隐于古城之西的红山上。在红色的山岩与彩色花树里诞生的故事,总是把纯蓝的思想,写给尊贵的松赞干臣和文成公主。
7世纪的风暴的修修剪剪,我似乎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它依旧静静地看着朝霞,它依旧把温暖披在身上。它周围的蓝天、山冈、气候,没有一件事物能够代替它。
布达或者普陀验证了藏语山的灵光,经堂里的风吹着天堂里的流水,像照着依旧的我。穿着袈裟的喇嘛,在阳光的雪地中颤动,风里有甜蜜的谗言飘过大殿之上。这些弱小的朝圣者,不邀而至,忙忙碌碌,像闯入了禁地无处落脚无处躲藏。他们在经堂里从容且镇定,抬起重它们几十倍的额头,虚拟着重逢后的痛苦。
二
布达拉宫的门前,有条河叫拉萨河。在朝圣者面前,那条河像一曲圣经,在不经意间低吟慢唱,历史的长河里曾呼啸过、汹涌过、倾听过这里发生的一切。
曾经何时布达拉宫前的跑马场上一马奔驰,犹如百马奔腾之声响。红山上的这座宫殿的九层楼的九百九十九个房间上人头窜动,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也在其中观看,何等壮观。
这座被称之为高原的日光城,不知走过多少美妙的夜,不知有多少精灵在此灿烂地舞蹈。那些个铺捉飞翔太阳的朝圣者为它的夜晚而狂欢,为它的祝福而求精灵的降临。
三
当羞涩的太阳渐渐稀疏,布达拉宫多么美丽而安静,晚风拂过的窄窄的廊道,洁净的像一只空白的信封。当一切都融化在今天,发生的一切又是多么遥远。
透过布达拉宫的墙洞,使我看见了厚达数米的宫墙,这宫墙是用三合土堆制、石头砌边而成,这种建筑已存在了1300多年。我静静望着这陈旧的泥土墙,想象着这宫殿的全部天地,好象有灼热的目光翘盼。这座殿堂在毁灭与创造间矗立过,在朝圣者的目光中矗立过。吸一口布达拉宫前的湿漉漉的空气,我心中萌动着蓬勃的诗情。
四
布达拉宫始终是有神灵的,推开色彩斑斓的东大厅,你就会看到,这里从早到晚,阳光灿烂。这里就是达赖的寝宫。此时,泊在大殿的神灵,有香烛闪烁。这里的一切令人眼花缭乱,珠光宝气,有万物给予恩泽,像流动着一种生命。
从宽阔坦荡的天宇到沉静安详的空间,这里层叠着修行僧尼们多少热情。他们祝福着这座神殿,用他们的服饰点缀着这里的一切,体验着一切,向往着一切。这就是灵魂的故乡,庄严与壮丽,永恒与美丽。
五
皑皑白雪映照在布达拉宫,朵朵流云散开又聚,走向遥远。走进神气的法王洞,洞壁被香烟熏得漆黑透亮,那里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塑像。他们神态端详,正站在那儿眺望远方的神山、神水,在饱含着大自然的芳香中,醉意朦胧。他们有时静听着深夜和黎明,就着酥油灯的光亮,听着经堂里的凄婉的歌谣。
六
这高原上的布达拉宫成了一种辽远、坦荡、壮丽的代名词。这高原上的纯蓝的天,荒凉的山,远方的羊群,一起成为一种苍凉的灵魂写照。
啊,布达拉宫,你美丽,你神秘,你巍峨壮观。金顶之上,远远望去,你金光闪闪,格外壮丽,高原又是一番美丽的景象。
走近神灵,走近佛像,岂容亵渎。走近神殿,走近曼陀罗,脚印上都注满着阳光的翅膀。这里的佛祖怡然自得,这里的灵魂铸出了绝妙的蓝天。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