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运动能力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http://www.zzqkw.com日期:2013-03-02人气:1193
运动能力是指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其本质属于特殊的能力。运动能力是以身体素质的优劣作为基础,而力量、灵敏、柔韧素质则是发展和提高运动能力的关键。一般说来,随着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必将得到提升,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也就愈快。体育教学应该把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我们不能把运动能力的提高视为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加强某一方面的练习或者采用某种方式进行专门训练的过程,应该强调协调的、全面的发展,既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个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各方面身体素质都能得到提升。
1.系统性原则。要重视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把提高运动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来抓,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阶段性计划,做到坚持不懈。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是渐进性的,有个时间过程,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基础各不相同,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得到提升。
2.基础性原则。提高学生运动能力要以跑、跳、投、攀爬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着力点,以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一般身体素质为根本,尽量避免采用单纯性的运动式专项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多样性原则。要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切忌手段上的单一。在教学形式上应做到符合学生的特点,生动活泼,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锻炼、体育家庭作业等拓展学生运动能力提高的途径。
4.实效性原则。提高学生运动能力要讲究实效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要用学生乐于接受或喜欢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对练习内容和形式的兴趣,切不可单调或“满堂灌”,同时给学生留有自主练习的时间。
总之,体育给人们带来的独到的魅力和乐趣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媲美的,终身体育已经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和迫切性。在体育教学中单纯地追求运动技术传授和运动技能提高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形式,必须重视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全面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奠定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