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困境——改革与战略

作者:叶生新、李绍华来源:原创日期:2013-03-13人气:1634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和战略任务,得到了国家及各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各金融机构积极改进服务,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方式,完善信贷政策,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构建风险投资机制,深化科技保险创新等措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由于现行金融体制的缺陷,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还必须进一步强化。
(一)金融机构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
在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上,不少金融机构更多的是考虑和担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投资性、高风险性和长期性等潜在风险,而对其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缺乏科学的判断和准确把握。事实上,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实现信贷资源战略性配置、转变自身发展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运作模式。正是因为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一些金融机构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没有能够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提供其所需要的资金,弱化了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的效果。
(二)现行金融体制功能发挥不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多样化需求
从现实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问题主要是由现行金融体制的缺陷引起的。(1)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投融资体系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融资。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方式来实现,直接融资相对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需求量大、投入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要有一个区别于传统产业的融资机制作为支撑,现行的以银行贷款为主要手段的融资体制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其一,现存银行主要由大型机构主导,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专业分工不强,面对灵活多样、不断变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其反应较为滞后、针对性不强。其二,银行贷款失衡问题较为突出。银行贷款往往偏向于大型国企、传统产业或房地产行业,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群体所需的股权资本、债务资本明显不足。其三,银行贷款的条件局限弱化了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功能。银行给企业贷款往往需要对方能够提供足额的质押、抵押资产,但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并不具备足够的银行贷款所需要的可用于质押、抵押的资产,其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需求的效果不够理想。(2)有限的风险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保障力不足。现行的风险投资往往偏重于传统产业,而对技术改造项目、高风险高渗透的技术创新项目以及对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的新兴产业项目投资比例较低,加上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体系、信用与绩效评价机制的缺陷,风险投资长期资本来源渠道窄,行业内天使投资、合格机构投资者的稀缺,风险投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功能受到限制。(3)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支撑。目前,我国初步形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虽在一定程度上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规模较小、功能欠缺,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也没有建立起来,其要满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缺乏协同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个阶段都需要大量资金来保障,而且不同阶段在融资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实际上,由于金融机构功能定位的差异,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方向和能力各不相同,单靠某个金融机构并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需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及中介服务机构等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链。问题在于,上述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盈利或者投资安全角度的考虑,实行的是各自为政的支持运作模式,相互之间缺乏紧密的协同合作,弱化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