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三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激活求实的几点尝试-教学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小君来源:原创日期:2011-11-14人气:1654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积极探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校地属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农村家庭多,无稳定职业家庭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差,总体的学习基础差。作为一名初三语文老师,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是当务之急,如何做到即能“激活”又能“求实”,让学生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学有所获,在能力上有所提高,是探宄性学习的主要课题。
所谓激“活”,是指教无定法,从教学实际出发,反对教学方法的程式化和教学模式的僵化;所谓求“实”,是指教有所得,使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学有所成。求“实”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激“活”是教学的基本途径。激“活”课堂教学达到求“实”的目的,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这应该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追求的方向。
在初三语文复习过程中,对于课堂教学^我们需要有不断反思和批判的精神,需要有不断革新和重逹的勇气。这样才能不断改变初三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现象。何为“高耗低能”表现呢?即教师上课不关注学情,不关注学生,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不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滿堂讲,满堂灌,X才学生不放心、不放手。课堂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课堂节奏拖沓,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学得辛苦,老师教得吃力。
因此,如何想方设法激活初三语文复习课堂,,以求得提高课堂复习效益,成为语文老师必项面对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谈在初三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既能“激活”又能“求实”的几点尝试。
一、允许学生持有教学辅导资料,教师应及时主动下发
参考答案
在某些老师当中,总不喜欢学生事先知道自己上课时的问题答案,这样好|‘象显得目己没有水平,怕学生说他(她)照本宣科,一般提倡信肩闭塞的“愚民”教学原则。在初三语文复习课中,我是允迕学生持有教学辅导资料,并及时主动下发各类练习和试卷的参考答案。其实,学生有了参考书、教学辅导书,参考答案等是让老师减轻工作的有效途径,以免老师在课堂上过多的讲授,防止课堂上老师唾沬横飞、津津有味,而学生即昏昏欲睡的不良现象的产生;学生有了参考书、教学辅号书,参考答実,回答问题时未必一定都是照搬答案,就是照搬,也总比不会回答强,比课堂上总是沉默无言好得多;学生有了参考书、教学辅导书,参考答案,学生答题方向明确,也规范了答题要求,课堂上节省了许多时间。
学生当中,有一部分人是触类旁通型的,他们可以从类似的问题中由此及彼,模拟地回答问题,就像个别人当中,老师教不会他(她)写作文的方法,但却可以模仿人家的文章写作文,自古就有“操百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说法。尤其是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可以直接读或背诵答案,复习中不会茫然,更重要的是有事会做了,也会增强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没必要对学生谈“辅导资料”“参考答案”而色变。我认为它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对活跃课堂气氛有很大帮助的。
二、以鼓励刺激学生学习注意力,帮助差生树立信心提局兴趣
“教师”与“导师”仅有一字之差,却体现出了两种教育理念。在“教师”的理念之下,教师是司教之职;在“导师”的理念下,教师是负导之责。“鼓励”这种刺激学生学习注学习机会平等,每名学生都能充满信心地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测试,实验班比平行班平均成绩高出8分左右。
2、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基本精神
整个学案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学案利用一系列知识点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把学生推到主动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有序有控的自主学习过程。
3、较好地体现了学科教学和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学案教学把学习目标交给学生,并在自学中得到有效落实,注重了知识点的能力价值,强化了问题设计,思路引导,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案实施中的自研互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4、学案教学可操作性强,尤其适合于农村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深受师生欢迎。
六、存在问题
1、学案编写时间紧,要求高,难以写出高质量的学案。
2、实施学案教学,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在学案教学中,教师职责由系统讲授变为定向指导、启发等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未削弱,反而要求更高了,如果教师不能做到这一点,自学就会成为放任自流,这一教学方式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出来。意力的手段与方法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比较流行,我觉得注重在“导”。在初三语文复习教学中特别需要运用“鼓励”之法。
鼓励的运用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那些平时懒惰,不肯课堂上动脑筋,在课堂上不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初三年级语文复习课上,我复习到名句名篇时,本来这些东西不难,有一位男学生却不肯上台默写,他说他真的默写不出来。我先不逼他,先让别的几位同学上台默写,接下来我说:“人家能默写这么多,我也不要求你写太多,你能默写一句吗?就一句!”。但他仍旧说不会。我不急,我态度和蔼地说:“写不了一句,但我相信你一定能给我一点安慰,帮我上台写一个词,‘XX’这个词难道不会吗?”。由于我的鼓励,态度诚恳,他说:“会”。接下来我又说:“‘※※’这两个字也会吧!”。他再说:“会”。就这样,他试着写出了一句,再试试,竟然写出了两句,他兴奋了,最后走上了讲台。我抓住这位学生成功的机会,趁热打铁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习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想不想会的问题,想会即会,这位同学不是很好的例子吗?”。
由于滑牌效应,其他的懒惰者也有了兴趣,有了信心,集中精力在下面又背诵又默写,并且纷纷上台,这节课气氛空前活跃。
三、运用幽默的语言,风趣的活动,调节课堂气氛放松心情,提高效率
海特认为:“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幽默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策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效率。”教师想优化课堂教学,就要在教学时讲求语言艺卡,讲宄教学手段。面对枯燥的初三语文复习内容,如果课堂教学中来点幽默,开展些活动,就如“兴奋剂”一样可以调节学生的丨青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内容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孛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初三质检刚过,我去敎室评讲试卷。孩子们似乎很不愿意听到老师说出分数,就表现出抵触。我看着他们,笑着对着他们说:“鬼才希望考试,鬼才爱看分数,我就是怕挨校长的批评,才勉为其难的讲答案、讲分数。爱听的就听,不爱听的就说,反正你的听觉、、视觉、感觉总得有一觉是活的。”大笑。我开始评讲试卷。“选择题部分,某某同学看原卷念题说答案。”我一听,就知道他是对的。我说:“你运气好,全蒙对了!下午放学后去买2元钱的彩票,三分之一的中奖率。”孩子们又笑了,答题的同学也笑了。他说:“老师,我不是蒙的。”我说:“不是蒙的,怎么会全对呢?”。他说:“老师,这些题型和解法你平时都讲过呀!”,“哦,我明白了,只要是老师讲过了的,你们都会做。”学生齐声附和“对头!”,“那就好办了”,我很兴奋的样子,“那我保证,以后你们的试卷上每一道题型我都会讲过,要是做错了,就没有我的事了。”学生们又笑了。
汉语丰富多彩的词汇中有许多谐音词,利用词的这种同音不同义的特点,用彼义取代此义也能形成教学幽默。模拟试卷中考到《出师表》和《隆中对》字词解释,面对厌烦、疲惫的学生,我就让学生来个脑筋急转弯:“同学们对三国故事一定都很熟悉,有一位相声演员说三国故事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周瑜的母亲姓什么?诸葛亮的母亲又姓什么?”。同学对这新鲜的问题突发了兴趣,议论云云,都
睁大眼睛看着我。“告诉大家,周瑜的母亲姓纪,诸葛亮的母亲姓何。根据是什么呢?因为周瑜临死前哀叹过一句话:‘既(纪)生瑜,何生亮!’这不是说‘纪’生的是周瑜,‘何’生的是诸葛亮吗?其实,相声演员是利用谐音开了个玩笑。‘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是既然生了周瑜,何必又生诸葛亮!那么,既然《出师表》和《隆中对》都是重点课文,就要好好复习了,你们觉得呢?”这样的插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就这样,我变着花样的评讲试卷,一堂课把学生绕得围着我的思维团团转,学生互相解答,讨论答案,翻书翻笔记,有争论,有表决,有辨析。我就兜着他们在玩中学!
最后我在回收试卷的时候说道:“我知道你们爱数学、爱英语,这些科目你们会把试卷收拾好,而语文试卷又多又乱,是垃圾回收站的最佳去处,我这里设语文学科试卷回收站,替诸位暂时看管,……”学生们打断我的话,“我们更爱语文,也爱您!”。“别拍我的马屁啊!”。我就这么调侃孩子们,后来,科代表告诉我,试卷全部订正完,全部回收。
四、运用现代化的敎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初三语文复习课教学中,敎师要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形象地、逼真地展现出来,用绚丽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课堂内容中来,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紊的过程。例如.在复习名著时,我就把《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中精彩的故事片段借助多媒体录像播放给学生看,这样既熟悉了情节,又能进一步归纳出人物性格,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当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其基础。教师自身素养,学生支持的程度,学生间竞争和合作的状况,以及学生公平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自由度都是形成“活”的课堂教学的因素。只有让学生感到课堂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学生才有兴趣,才会主动,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创设一个“活”的课堂。
初三语文老师更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用自己激情来点燃学生,用热情来带动学生,用激励来鼓动学生,用精神来感召学生。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激活每一位学生,你才能把枯燥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
总之,在初三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就能激“活”课堂教学,达到求“实”的目的,这样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就不会再是一句空话。
所谓激“活”,是指教无定法,从教学实际出发,反对教学方法的程式化和教学模式的僵化;所谓求“实”,是指教有所得,使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学有所成。求“实”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激“活”是教学的基本途径。激“活”课堂教学达到求“实”的目的,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这应该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追求的方向。
在初三语文复习过程中,对于课堂教学^我们需要有不断反思和批判的精神,需要有不断革新和重逹的勇气。这样才能不断改变初三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现象。何为“高耗低能”表现呢?即教师上课不关注学情,不关注学生,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不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滿堂讲,满堂灌,X才学生不放心、不放手。课堂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课堂节奏拖沓,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学得辛苦,老师教得吃力。
因此,如何想方设法激活初三语文复习课堂,,以求得提高课堂复习效益,成为语文老师必项面对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谈在初三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既能“激活”又能“求实”的几点尝试。
一、允许学生持有教学辅导资料,教师应及时主动下发
参考答案
在某些老师当中,总不喜欢学生事先知道自己上课时的问题答案,这样好|‘象显得目己没有水平,怕学生说他(她)照本宣科,一般提倡信肩闭塞的“愚民”教学原则。在初三语文复习课中,我是允迕学生持有教学辅导资料,并及时主动下发各类练习和试卷的参考答案。其实,学生有了参考书、教学辅导书,参考答案等是让老师减轻工作的有效途径,以免老师在课堂上过多的讲授,防止课堂上老师唾沬横飞、津津有味,而学生即昏昏欲睡的不良现象的产生;学生有了参考书、教学辅号书,参考答実,回答问题时未必一定都是照搬答案,就是照搬,也总比不会回答强,比课堂上总是沉默无言好得多;学生有了参考书、教学辅导书,参考答案,学生答题方向明确,也规范了答题要求,课堂上节省了许多时间。
学生当中,有一部分人是触类旁通型的,他们可以从类似的问题中由此及彼,模拟地回答问题,就像个别人当中,老师教不会他(她)写作文的方法,但却可以模仿人家的文章写作文,自古就有“操百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说法。尤其是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可以直接读或背诵答案,复习中不会茫然,更重要的是有事会做了,也会增强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没必要对学生谈“辅导资料”“参考答案”而色变。我认为它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对活跃课堂气氛有很大帮助的。
二、以鼓励刺激学生学习注意力,帮助差生树立信心提局兴趣
“教师”与“导师”仅有一字之差,却体现出了两种教育理念。在“教师”的理念之下,教师是司教之职;在“导师”的理念下,教师是负导之责。“鼓励”这种刺激学生学习注学习机会平等,每名学生都能充满信心地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测试,实验班比平行班平均成绩高出8分左右。
2、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基本精神
整个学案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学案利用一系列知识点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把学生推到主动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有序有控的自主学习过程。
3、较好地体现了学科教学和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学案教学把学习目标交给学生,并在自学中得到有效落实,注重了知识点的能力价值,强化了问题设计,思路引导,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案实施中的自研互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4、学案教学可操作性强,尤其适合于农村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深受师生欢迎。
六、存在问题
1、学案编写时间紧,要求高,难以写出高质量的学案。
2、实施学案教学,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在学案教学中,教师职责由系统讲授变为定向指导、启发等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未削弱,反而要求更高了,如果教师不能做到这一点,自学就会成为放任自流,这一教学方式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出来。意力的手段与方法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比较流行,我觉得注重在“导”。在初三语文复习教学中特别需要运用“鼓励”之法。
鼓励的运用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那些平时懒惰,不肯课堂上动脑筋,在课堂上不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初三年级语文复习课上,我复习到名句名篇时,本来这些东西不难,有一位男学生却不肯上台默写,他说他真的默写不出来。我先不逼他,先让别的几位同学上台默写,接下来我说:“人家能默写这么多,我也不要求你写太多,你能默写一句吗?就一句!”。但他仍旧说不会。我不急,我态度和蔼地说:“写不了一句,但我相信你一定能给我一点安慰,帮我上台写一个词,‘XX’这个词难道不会吗?”。由于我的鼓励,态度诚恳,他说:“会”。接下来我又说:“‘※※’这两个字也会吧!”。他再说:“会”。就这样,他试着写出了一句,再试试,竟然写出了两句,他兴奋了,最后走上了讲台。我抓住这位学生成功的机会,趁热打铁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习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想不想会的问题,想会即会,这位同学不是很好的例子吗?”。
由于滑牌效应,其他的懒惰者也有了兴趣,有了信心,集中精力在下面又背诵又默写,并且纷纷上台,这节课气氛空前活跃。
三、运用幽默的语言,风趣的活动,调节课堂气氛放松心情,提高效率
海特认为:“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幽默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策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效率。”教师想优化课堂教学,就要在教学时讲求语言艺卡,讲宄教学手段。面对枯燥的初三语文复习内容,如果课堂教学中来点幽默,开展些活动,就如“兴奋剂”一样可以调节学生的丨青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内容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孛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初三质检刚过,我去敎室评讲试卷。孩子们似乎很不愿意听到老师说出分数,就表现出抵触。我看着他们,笑着对着他们说:“鬼才希望考试,鬼才爱看分数,我就是怕挨校长的批评,才勉为其难的讲答案、讲分数。爱听的就听,不爱听的就说,反正你的听觉、、视觉、感觉总得有一觉是活的。”大笑。我开始评讲试卷。“选择题部分,某某同学看原卷念题说答案。”我一听,就知道他是对的。我说:“你运气好,全蒙对了!下午放学后去买2元钱的彩票,三分之一的中奖率。”孩子们又笑了,答题的同学也笑了。他说:“老师,我不是蒙的。”我说:“不是蒙的,怎么会全对呢?”。他说:“老师,这些题型和解法你平时都讲过呀!”,“哦,我明白了,只要是老师讲过了的,你们都会做。”学生齐声附和“对头!”,“那就好办了”,我很兴奋的样子,“那我保证,以后你们的试卷上每一道题型我都会讲过,要是做错了,就没有我的事了。”学生们又笑了。
汉语丰富多彩的词汇中有许多谐音词,利用词的这种同音不同义的特点,用彼义取代此义也能形成教学幽默。模拟试卷中考到《出师表》和《隆中对》字词解释,面对厌烦、疲惫的学生,我就让学生来个脑筋急转弯:“同学们对三国故事一定都很熟悉,有一位相声演员说三国故事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周瑜的母亲姓什么?诸葛亮的母亲又姓什么?”。同学对这新鲜的问题突发了兴趣,议论云云,都
睁大眼睛看着我。“告诉大家,周瑜的母亲姓纪,诸葛亮的母亲姓何。根据是什么呢?因为周瑜临死前哀叹过一句话:‘既(纪)生瑜,何生亮!’这不是说‘纪’生的是周瑜,‘何’生的是诸葛亮吗?其实,相声演员是利用谐音开了个玩笑。‘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是既然生了周瑜,何必又生诸葛亮!那么,既然《出师表》和《隆中对》都是重点课文,就要好好复习了,你们觉得呢?”这样的插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就这样,我变着花样的评讲试卷,一堂课把学生绕得围着我的思维团团转,学生互相解答,讨论答案,翻书翻笔记,有争论,有表决,有辨析。我就兜着他们在玩中学!
最后我在回收试卷的时候说道:“我知道你们爱数学、爱英语,这些科目你们会把试卷收拾好,而语文试卷又多又乱,是垃圾回收站的最佳去处,我这里设语文学科试卷回收站,替诸位暂时看管,……”学生们打断我的话,“我们更爱语文,也爱您!”。“别拍我的马屁啊!”。我就这么调侃孩子们,后来,科代表告诉我,试卷全部订正完,全部回收。
四、运用现代化的敎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初三语文复习课教学中,敎师要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形象地、逼真地展现出来,用绚丽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课堂内容中来,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紊的过程。例如.在复习名著时,我就把《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中精彩的故事片段借助多媒体录像播放给学生看,这样既熟悉了情节,又能进一步归纳出人物性格,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当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其基础。教师自身素养,学生支持的程度,学生间竞争和合作的状况,以及学生公平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自由度都是形成“活”的课堂教学的因素。只有让学生感到课堂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学生才有兴趣,才会主动,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创设一个“活”的课堂。
初三语文老师更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用自己激情来点燃学生,用热情来带动学生,用激励来鼓动学生,用精神来感召学生。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激活每一位学生,你才能把枯燥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
总之,在初三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就能激“活”课堂教学,达到求“实”的目的,这样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就不会再是一句空话。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