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作文教学
作者:连光华来源:原创日期:2013-07-03人气:890
根据笔者的经验,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如能根据地方特点,扬长避短,充分把握作文教学的契机,培养学生乡土情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关注家乡、描写家乡,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大有效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写作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写作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根据地方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对于农村中学,语文能力的训练环境还十分落后,课外阅读量少,学生知识面窄,写作确是苦事一桩。写什么呢?有什么值得写呢?还不知道。以往的作文训练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故写来写去,作文能力非但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反而越写越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学生越写越怕写。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把握教学契机,从培养学生乡土情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关注家乡一草一木,了解家乡的人情风俗,引导学生以写作的形式介绍家乡,赞美家乡,这样写出的文章内容具体,言之有情。以往农村长期处于闭塞落后的局面,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乡村面貌呈现出喜人的变化:昔日泥泞的小路如今成了宽阔平垣的水泥大道,昔日杂草丛生的放牛坡如今成了披红挂绿的“花果山”,昔日低矮的小瓦屋如今变成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这一切都足以让学生感慨和自豪,这一切,也是学生写作的最好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抓住这一契机,从培养乡土情感入手,激发学生学作的兴趣。具体做法可以分为三步:
一、拟题
拟题具有导向功能,教师在命题或指导作文题时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培养情感,激发兴趣。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一般文体的训练还是文学体裁、新闻、通讯、调查报告等其他文体写作,教师都应有意识地通过拟题引导学生多写家乡,并注重拟题的技巧,以点燃乡情之火为出发点来构拟作文题目。与发达地区相比,家乡虽然贫困,但贫困是落后,不是耻辱,在让学生正视家乡落后的同时,也要使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看到家乡的未来和希望,激发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的“花果山”》、《乡村风景独好》、《家乡报上的头条新闻》,这类的题目都能较好地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挖掘家乡的亮点,培养爱国爱家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写作的兴趣。
二、指导
写作指导是选材布局的主要环节,也是提升主题、加强情感渗透的有利时机。有了好的拟题,还应有好的指导。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的一事一物,从深入了解认识中增进乡土情感,指导他们从中恰如其分地选择写作材料。学生初写家乡往往内容单薄,言之无物,是由于对自己的家乡缺少关注,熟视无睹,就好像每天走过的台阶不一定能说得清楚它的级数。因此,作文指导要因时制宜,多搞一些实物观察、实地观察和实践观察体验,平时可出一些小题目,如“每次上学,看家乡的交通”、“家乡地名与传说”、“一个有趣的老乡”等,让同学们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乡土气氛,增进乡土情感,从而产生介绍家乡、赞美家乡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冲动。
课堂作文指导还应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一次指导《家乡,我为你骄傲》时,一些同学很是为难:“家乡四处只见树木不见人,哪有值得骄傲的东西呢?”教师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但教师猛然想起一件事:上次放假回校,这位同学不是提了一袋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黄榄来派给同学们吃吗?于是教师便趁机诱导,再一步引导他联想、思考、分析,他终于写出以“家乡的黄榄”为话题这篇以小见大,充满自豪感,通过家乡的进步体现国家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好习作。这样的指导,也同样开启了别的同学的思路。
三、评讲
评讲是作文教学中承上启下的环节,又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时机。适时把握,也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实现写作能力再提升。作文评讲应着重肯定学生写作成果,再鼓励学生扬长避短,让学生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一次写家乡风景的作文,一位同学写了篇《乡村风景独好》,文中他以饱含热情的笔调对乡村四野风光进行大量描绘。其中写到一群村童在榕树底下以一块大青石为凳进行晨读,别有情趣。教师在评讲时充分肯定了该同学的成功之处:“通过工笔描绘乡村早晨这一特定时间内的自然景色,文字流畅,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但同时又提醒全班同学:“这位同学写乡村美景是成功的,但家乡可爱之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之美,作者如能把文章的重点放在‘村童晨读’这一图面上,写出乡村虽然落后(以天地为教室,大青石为台凳),但乡村的人不甘落后,有着奋发图强的新一代,这才是乡村最美的一道风景。这样构思文章的主题会更深刻,现实意义会更强。”听了这段评讲,同学们豁然开朗,在这基础上教师组织展开讨论,引导同学们说出家乡最美的风景:一家有难百家帮的动人场面,赶集路上衣着一新的村民,披红挂绿的致富果园,他们都能从家乡某一角度的美景去把握时代的脉搏,从中看到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以上的作文教学法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实践的结果表明,这些教法切合学生实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无定法,笔者将紧随教学改革的发展足迹,在教学道路上继续探索。
一、拟题
拟题具有导向功能,教师在命题或指导作文题时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培养情感,激发兴趣。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一般文体的训练还是文学体裁、新闻、通讯、调查报告等其他文体写作,教师都应有意识地通过拟题引导学生多写家乡,并注重拟题的技巧,以点燃乡情之火为出发点来构拟作文题目。与发达地区相比,家乡虽然贫困,但贫困是落后,不是耻辱,在让学生正视家乡落后的同时,也要使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看到家乡的未来和希望,激发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的“花果山”》、《乡村风景独好》、《家乡报上的头条新闻》,这类的题目都能较好地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挖掘家乡的亮点,培养爱国爱家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写作的兴趣。
二、指导
写作指导是选材布局的主要环节,也是提升主题、加强情感渗透的有利时机。有了好的拟题,还应有好的指导。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的一事一物,从深入了解认识中增进乡土情感,指导他们从中恰如其分地选择写作材料。学生初写家乡往往内容单薄,言之无物,是由于对自己的家乡缺少关注,熟视无睹,就好像每天走过的台阶不一定能说得清楚它的级数。因此,作文指导要因时制宜,多搞一些实物观察、实地观察和实践观察体验,平时可出一些小题目,如“每次上学,看家乡的交通”、“家乡地名与传说”、“一个有趣的老乡”等,让同学们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乡土气氛,增进乡土情感,从而产生介绍家乡、赞美家乡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冲动。
课堂作文指导还应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一次指导《家乡,我为你骄傲》时,一些同学很是为难:“家乡四处只见树木不见人,哪有值得骄傲的东西呢?”教师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但教师猛然想起一件事:上次放假回校,这位同学不是提了一袋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黄榄来派给同学们吃吗?于是教师便趁机诱导,再一步引导他联想、思考、分析,他终于写出以“家乡的黄榄”为话题这篇以小见大,充满自豪感,通过家乡的进步体现国家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好习作。这样的指导,也同样开启了别的同学的思路。
三、评讲
评讲是作文教学中承上启下的环节,又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时机。适时把握,也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实现写作能力再提升。作文评讲应着重肯定学生写作成果,再鼓励学生扬长避短,让学生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一次写家乡风景的作文,一位同学写了篇《乡村风景独好》,文中他以饱含热情的笔调对乡村四野风光进行大量描绘。其中写到一群村童在榕树底下以一块大青石为凳进行晨读,别有情趣。教师在评讲时充分肯定了该同学的成功之处:“通过工笔描绘乡村早晨这一特定时间内的自然景色,文字流畅,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但同时又提醒全班同学:“这位同学写乡村美景是成功的,但家乡可爱之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之美,作者如能把文章的重点放在‘村童晨读’这一图面上,写出乡村虽然落后(以天地为教室,大青石为台凳),但乡村的人不甘落后,有着奋发图强的新一代,这才是乡村最美的一道风景。这样构思文章的主题会更深刻,现实意义会更强。”听了这段评讲,同学们豁然开朗,在这基础上教师组织展开讨论,引导同学们说出家乡最美的风景:一家有难百家帮的动人场面,赶集路上衣着一新的村民,披红挂绿的致富果园,他们都能从家乡某一角度的美景去把握时代的脉搏,从中看到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以上的作文教学法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实践的结果表明,这些教法切合学生实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无定法,笔者将紧随教学改革的发展足迹,在教学道路上继续探索。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