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有益对策
作者:彭艳琴来源:原创日期:2013-07-04人气:904
1.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增强教育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效提高,首先需要创新价值目标,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政治功能的基础上,将“以人为本”作为首要价值目标,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性、服务性及指导性突出展现的同时,使其人文关爱性得以充分张扬,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得以提高。
(1)尊重主体,了解需求。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需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要将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变化作为工作的重点,把满足学生需求的水平和程度作为获得工作成效的标准。同时,还要注意将“精诚服务,需求至上”的价值理论落到实处,充分满足大学生五个方面的需求,即开放化的社会需求、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迫切化的就业需求、广泛化的学习需求及具体化的政治需求。总之,要对思想教育切入点准确把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才育人环境。
(2)以情育人,重视人文关怀。大学生正处于情感冲动时期,其感情易于被调动和激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情”字出发,坚持以情育人,使大学生从懊恼中奋起,从狂热中清醒,从忧郁中解脱,从漠然中动情。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以政策化疑心、以情感动人心、以温情暖人心、以解惑宽人心、以保障稳人心、以真情换真心。
(3)尝试“对话”,凸显人性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灌输的方法,具有较强的被动性,使当代大学生成为被改造对象,抹杀了其主动性和自觉参与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改变这种“一边倒”的局面,主张采取“对话”方法,即以示范、启发、辩论、论证、双向交流、互教互学、实践参与、平等对话及自我教育等方式,重视学生参与态度,使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得以建立,使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特点得以凸显。
2.实行“求真”教育,提高真理的说服力
(1)首先,要真学,即对理论原著要认真学习,使其观点、立场和方法能够准确掌握;其次,要真懂,即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力求对精神实质的明确理解;再次,要真信,即对科学真理要坚信其实践证明性;最后,要真用,即将科学理论及其分析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来,使其指明工作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方向。
(2)发挥主渠道作用,提高其课程吸引力。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观点的形成仅靠理论学习和知识积累难以实现,需要将“做”作为中心。因此,在组织教学“两课”时,首先,要将知识超越教材限制,引导学生对生活世界更多关注,使教育的形式、内容和空间得以拓展;其次,将“两课”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现实场景的创设,增强其探索研究欲望;再次,注重学生自我教育,使其从感悟体验中获得自我提升。总之,要通过主渠道作用的发挥,使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充满吸引力。
(3)强化师德建设,发挥教师作用。首先,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做好学生成长学习的引路人;其次,为人师表要共事、共学、共修养,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标;再次,教师要坚持“培育真人”精神,秉承自身职责;最后,教师要倾心育人,以自身的“真”实现对学生的感召、熏陶和引领。
(4)发挥学生主体性,重视实践真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建立在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上,使其具有独立人格的同时塑造其成为适应社会的人。
3.坚持正确原则,实现工作思路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坚持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相贴近的原则;其次,要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分层分类要求的原则;再次,要坚持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原则。总之,要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努力创新。
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成功,是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为标准的。因此,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工作思路的创新,为提高其思想政治实效性而努力!
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效提高,首先需要创新价值目标,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政治功能的基础上,将“以人为本”作为首要价值目标,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设性、服务性及指导性突出展现的同时,使其人文关爱性得以充分张扬,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得以提高。
(1)尊重主体,了解需求。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需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要将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变化作为工作的重点,把满足学生需求的水平和程度作为获得工作成效的标准。同时,还要注意将“精诚服务,需求至上”的价值理论落到实处,充分满足大学生五个方面的需求,即开放化的社会需求、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迫切化的就业需求、广泛化的学习需求及具体化的政治需求。总之,要对思想教育切入点准确把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才育人环境。
(2)以情育人,重视人文关怀。大学生正处于情感冲动时期,其感情易于被调动和激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情”字出发,坚持以情育人,使大学生从懊恼中奋起,从狂热中清醒,从忧郁中解脱,从漠然中动情。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以政策化疑心、以情感动人心、以温情暖人心、以解惑宽人心、以保障稳人心、以真情换真心。
(3)尝试“对话”,凸显人性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灌输的方法,具有较强的被动性,使当代大学生成为被改造对象,抹杀了其主动性和自觉参与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改变这种“一边倒”的局面,主张采取“对话”方法,即以示范、启发、辩论、论证、双向交流、互教互学、实践参与、平等对话及自我教育等方式,重视学生参与态度,使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得以建立,使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特点得以凸显。
2.实行“求真”教育,提高真理的说服力
(1)首先,要真学,即对理论原著要认真学习,使其观点、立场和方法能够准确掌握;其次,要真懂,即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力求对精神实质的明确理解;再次,要真信,即对科学真理要坚信其实践证明性;最后,要真用,即将科学理论及其分析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来,使其指明工作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方向。
(2)发挥主渠道作用,提高其课程吸引力。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观点的形成仅靠理论学习和知识积累难以实现,需要将“做”作为中心。因此,在组织教学“两课”时,首先,要将知识超越教材限制,引导学生对生活世界更多关注,使教育的形式、内容和空间得以拓展;其次,将“两课”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现实场景的创设,增强其探索研究欲望;再次,注重学生自我教育,使其从感悟体验中获得自我提升。总之,要通过主渠道作用的发挥,使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充满吸引力。
(3)强化师德建设,发挥教师作用。首先,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做好学生成长学习的引路人;其次,为人师表要共事、共学、共修养,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标;再次,教师要坚持“培育真人”精神,秉承自身职责;最后,教师要倾心育人,以自身的“真”实现对学生的感召、熏陶和引领。
(4)发挥学生主体性,重视实践真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建立在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上,使其具有独立人格的同时塑造其成为适应社会的人。
3.坚持正确原则,实现工作思路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坚持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相贴近的原则;其次,要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分层分类要求的原则;再次,要坚持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原则。总之,要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努力创新。
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成功,是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为标准的。因此,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工作思路的创新,为提高其思想政治实效性而努力!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