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政务微博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州学刊
作者:李建伟、焦娇来源:原创日期:2013-07-29人气:704
政务微博是网络问政新时代的产物,不仅为政府提供了新的执政方式,还让公众找到了一个自由表达意见并向政府寻求帮助的平台。但是政务微博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认为,目前我国政务微博在思想观念、运营维护、语言文风、机制建设、开博认证等五大方面还面临诸多问题。B12当前河南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付式管理
“目前的政务微博运行处于自发状态、无法可依状态,没有法律、纪律对其运行加以约束和限制。”B13这将会导致政务微博出现应付式管理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微博更新不及时和不能及时回复两个方面。
(1)微博更新不及时。有些河南政务微博内容更新不及时,甚至两条微博前后能相隔几个月,这种情况导致其发帖不足,信息量不足,粉丝流失,关注度下降,微博也就形同虚设。@河南省政府法制办2011年最后一条微博是在11月30日,而2012年第一条微博却在7月25日,前后相隔8个多月。@河南省文化厅发布微博的时间大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2012年11月15日共发布了4条微博,前后大概15分钟;2012年5月2日其发布了6条微博,在2分钟内发布完成。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张志安认为如果连续两个工作日都不更新一条微博,就算是“僵尸官博”。B14@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政府法制办可算是名副其实的“僵尸官博”。
(2)微博不能及时回复群众问题。政务微博不只是政府倾听民意的新平台,最终还是要帮“粉丝”和网友解决问题。能为群众办实事才是政务微博发展的关键。但是有些政务微博却没有对网民提出的评论、意见和建议及时有效地回复和解决。如@河南省政府法制办2012年7月27日的提问“请问,现在农村宅基地不能再建房子吗?南阳市淅川县厚坡镇”和2012年10月15日的质疑“请你们先关注一下郑州五龙口吧!违规拆迁!不签字不安置老人!还有法律存在吗”,至今仍无回复。这样的提问和质疑声在其微博中有很多,但没有任何回复,这将会直接影响其微博的存在价值。对群众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甚至置之不理,政务微博的影响力会直线下降,政府的形象也势必受到影响。
2.内容和形式刻板单一,缺乏有效互动
目前,一些河南政务微博,通篇都是公文似的信息发布,内容形式单一,发布信息程序刻板,很难引起网民的注意。B15这些政务微博往往自说自话,只发布一些信息,根本不与网民互动,完全是其门户网站的缩写版。有些政务微博发布的很多信息都是一句话加一个网址,毫无创新可言,这种信息形式刻板,也无人评论,丝毫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还有一些部门的政务微博虽然形式上开通了,但很少发布信息,或根据要求转发一些政府公告、本地新闻等,或只发布一些当地的天气,没有任何影响力。久而久之,网民对这些部门的信任度也会下降。
3.省级政务微博开设的数量太少
河南政务微博总数很多,目前居全国第二位,但是省级政务微博开设的数量却极少。目前,河南共有54个省级行政司法部门,其中包括1个省政府办公厅、24个省政府组成部门、1个省政府直属特设机构、16个省政府直属机构、8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其他部门和2个司法部门。截至2012年11月底,这些部门中开通腾讯政务微博的党政机构只有9家,开通比例仅为16.7%;开通新浪政务微博的党政机构只有6家,开通比例仅为11.1%。有相当数量的省级党政机构并未开通政务微博,如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等。
4.微博认证杂乱无序
国家对微博的注册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和限制,许多微博网站都是开放式的申请,只要输入的名称还没有其他人注册就可以申请注册开通微博,这就导致以政府机构名称命名的微博数量众多,影响政务微博的权威性。如新浪有@河南省财政厅和@河南省财政厅机关文明办两个微博账户,但河南省财政厅并未开通官方微博,这两个微博只是网民个人注册的。再如有人以商丘市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办公室的名义开通新浪认证的微博@商丘房屋征收,在这个微博中大量发布裸照。这种被冒用微博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引发负面传播效果。
5.政务微博定位模糊不清
政务微博不仅包括党政机构的微博,还包括一些公职人员的微博,但有些政府官员在发布微博时过于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完全把其微博当成抒发个人情绪的平台,忽略了其微博也代表着政府的形象。过分自由的话语也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影响力,同时也会使官员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受到约束,出现障碍。
1.应付式管理
“目前的政务微博运行处于自发状态、无法可依状态,没有法律、纪律对其运行加以约束和限制。”B13这将会导致政务微博出现应付式管理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微博更新不及时和不能及时回复两个方面。
(1)微博更新不及时。有些河南政务微博内容更新不及时,甚至两条微博前后能相隔几个月,这种情况导致其发帖不足,信息量不足,粉丝流失,关注度下降,微博也就形同虚设。@河南省政府法制办2011年最后一条微博是在11月30日,而2012年第一条微博却在7月25日,前后相隔8个多月。@河南省文化厅发布微博的时间大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2012年11月15日共发布了4条微博,前后大概15分钟;2012年5月2日其发布了6条微博,在2分钟内发布完成。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张志安认为如果连续两个工作日都不更新一条微博,就算是“僵尸官博”。B14@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政府法制办可算是名副其实的“僵尸官博”。
(2)微博不能及时回复群众问题。政务微博不只是政府倾听民意的新平台,最终还是要帮“粉丝”和网友解决问题。能为群众办实事才是政务微博发展的关键。但是有些政务微博却没有对网民提出的评论、意见和建议及时有效地回复和解决。如@河南省政府法制办2012年7月27日的提问“请问,现在农村宅基地不能再建房子吗?南阳市淅川县厚坡镇”和2012年10月15日的质疑“请你们先关注一下郑州五龙口吧!违规拆迁!不签字不安置老人!还有法律存在吗”,至今仍无回复。这样的提问和质疑声在其微博中有很多,但没有任何回复,这将会直接影响其微博的存在价值。对群众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甚至置之不理,政务微博的影响力会直线下降,政府的形象也势必受到影响。
2.内容和形式刻板单一,缺乏有效互动
目前,一些河南政务微博,通篇都是公文似的信息发布,内容形式单一,发布信息程序刻板,很难引起网民的注意。B15这些政务微博往往自说自话,只发布一些信息,根本不与网民互动,完全是其门户网站的缩写版。有些政务微博发布的很多信息都是一句话加一个网址,毫无创新可言,这种信息形式刻板,也无人评论,丝毫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还有一些部门的政务微博虽然形式上开通了,但很少发布信息,或根据要求转发一些政府公告、本地新闻等,或只发布一些当地的天气,没有任何影响力。久而久之,网民对这些部门的信任度也会下降。
3.省级政务微博开设的数量太少
河南政务微博总数很多,目前居全国第二位,但是省级政务微博开设的数量却极少。目前,河南共有54个省级行政司法部门,其中包括1个省政府办公厅、24个省政府组成部门、1个省政府直属特设机构、16个省政府直属机构、8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其他部门和2个司法部门。截至2012年11月底,这些部门中开通腾讯政务微博的党政机构只有9家,开通比例仅为16.7%;开通新浪政务微博的党政机构只有6家,开通比例仅为11.1%。有相当数量的省级党政机构并未开通政务微博,如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等。
4.微博认证杂乱无序
国家对微博的注册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和限制,许多微博网站都是开放式的申请,只要输入的名称还没有其他人注册就可以申请注册开通微博,这就导致以政府机构名称命名的微博数量众多,影响政务微博的权威性。如新浪有@河南省财政厅和@河南省财政厅机关文明办两个微博账户,但河南省财政厅并未开通官方微博,这两个微博只是网民个人注册的。再如有人以商丘市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办公室的名义开通新浪认证的微博@商丘房屋征收,在这个微博中大量发布裸照。这种被冒用微博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引发负面传播效果。
5.政务微博定位模糊不清
政务微博不仅包括党政机构的微博,还包括一些公职人员的微博,但有些政府官员在发布微博时过于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完全把其微博当成抒发个人情绪的平台,忽略了其微博也代表着政府的形象。过分自由的话语也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影响力,同时也会使官员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受到约束,出现障碍。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