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南政务微博发展的建议——中州学刊
作者:李建伟、焦娇来源:原创日期:2013-07-29人气:610
河南政务微博存在着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大大削弱了河南政务微博的影响力和价值。因此,为了建设并使用好政务微博,使其更好地成为党和政府与公众沟通的工具和手段,本文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使用专业人员管理微博
目前河南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专业人员管理微博。但是作为政府部门,既懂专业又懂网络的工作人员不多,这就导致了很多机构虽然开了官方微博,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网民所诟病:有的开了微博却很少发言,成了“僵尸官博”;有的毫无原创性可言,只会转发;有的只会发布一些天气信息,附带几句“心灵鸡汤”;有的发布微博所用语言随意性很强,自说自话。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就曾推出《海曙区党务政务微博管理实施办法》,其中要求要有专门的微博管理员,并且管理员一天至少浏览4次微博,还要定期考察粉丝数。“一流的微博账号需要一流的微博管理人员。”政务微博经营得好不好,关键还要看管理员,开通微博很简单,但如果没有专业人员对微博进行维护,保证不了所发布微博的质量,政务微博还是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尽量使用亲民话语
由于政务微博是政府部门的官方微博,容易在发布微博过程中“打官腔”,这样会引发网民的反感,反而不利于政务微博的长久发展。因此,在语言上既要维护政府权威的形象,又要让网民听得懂、喜欢听,话语要符合网络环境。不打官腔、使用亲民话语,更利于增加网民的接受度。如@平安中原经常会适当使用一些类似“内轮差,童鞋们应掌握”、“亲,吃海鲜要节制”、“有图有真相”等网络用语,这样会拉近政府部门与公众心理上的距离,对双方的交流有益。但是,这种网络化的语言也不宜滥用,滥用会让群众产生不严肃的感觉,反而不利于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另外,政务微博应慎用表情符号,表情符号过于网络化,容易给人不庄重、轻佻的感觉。
3.加大省级政务微博的开通力度和活跃度
加大省级政务微博的开通力度,就是要让那些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本来应该开通但实际上并未开通政务微博的党政机构,尽量开通政务微博,给公众提供一个平台,这样公众获得信息才能更方便快捷,有利于政府与公众的交流。但是,也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开通政务微博,即不能为开通而开通,必须要时常更新微博内容,加大其政务微博的活跃度,要对网民提出的评论、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有效地回复和解决,避免成为名存实亡、毫无存在价值的“僵尸官博”。
4.强化政务微博的认证机制
在新浪微博上,通过实名认证的政务微博都是在名称后面加一个蓝色的“V”字,以便网友辨认,但是如果政务微博的名称混乱的话,就会极大地影响其信任度,也不利于网友搜索并关注,不能及时为公众提供服务。因此,政务微博最好能使用统一的命名方法,并且在申请实名认证时,相关网站要进行严格审核,不能出现冒用或者盗用政府部门微博的情况。另外,最好把公职人员的微博和政府部门的微博区分开来,党政机构的微博属于政务微博,而公职人员微博则属于个人微博,其目的是努力成为联系政府和公众的桥梁,其言论不能完全代表政府的意见。总之,必须要规范政务微博的命名,强化政务微博的认证机制。
5.互动沟通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对网友的及时回应是政务微博赢得尊重的起点和立足之本。对网民的评论、私信以及“@”这三种形式的提问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和回应,要避免出现提问长时间无人回答的情况。政务微博也可以主动设置话题,用不同的主题引发网民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同时,还可以采用“微访谈”B16的形式与广大网民零距离沟通,以此来增强政务微博的影响力及服务力。不过,如果只有口头承诺,没有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政务微博还是形式上的空壳子。要线上、线下相互配合解决问题,真正为群众做好服务,解决好实事。
另外,政务微博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其他政务平台的支持,因此,政务微博应注重与政府网站的紧密配合,分工合作。政府网站权威、严谨,政务微博短小且迅捷,通过140字对信息进行认真整合,转变政府的执政方式。以政府网站为中心枢纽,以政务微博为“麦克风”和“顺风耳”,构建一种创新型的公开、透明和互动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B17
政务微博作为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新形式,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并且受到多数部门和公众的支持。因此,要积极发展政务微博,利用政务微博在“网民问政”和“政府施政”之间搭起桥梁B18,把政务微博的作用努力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执政为民的能力。
注释
①百度百科:《政务微博》,http://baike.baidu.com/view/5725316.htm#4.
②参见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12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2013年3月。
③⑤B12参见新浪微博:《2012新浪河南政务微博白皮书》,2012年12月。
④参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2011年12月。
⑥张焜:《政务微博影响力看三点》,《齐鲁晚报》2012年3月5日。
⑦参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2012年12月。
⑧参见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2012年2月。
⑨齐亚琼:《@平安中原成中西部政务微博“一哥”》,《河南商报》2012年7月14日。
⑩鲁燕:《在“豫法阳光”发微博“喊冤” 省高院再审,俩网友被宣告无罪》,《郑州晚报》2012年9月20日。
B12陈荞:《我国政务微博存在五大方面不足》,《京华时报》2011年12月13日。
B13崔学敬:《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11期。
B14温中豪:《半年只发一条,政务微博如僵尸》,《大河报》2012年11月28日。
B15周丽:《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B16“微访谈”就是建立在新浪微博基础上的访谈类产品。与传统访谈不同的是,“微访谈”的所有问题均来自普通网友,并且由访谈嘉宾直接进行回答,真正做到了嘉宾与网友间的零距离交流。
B17刘锐、谢云耕:《中国政务微博运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编辑之友》2012年第7期。
B18刘鹏飞:《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人民网,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2/1203/c1008-19771068.html,2012年12月3日。
1.使用专业人员管理微博
目前河南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专业人员管理微博。但是作为政府部门,既懂专业又懂网络的工作人员不多,这就导致了很多机构虽然开了官方微博,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网民所诟病:有的开了微博却很少发言,成了“僵尸官博”;有的毫无原创性可言,只会转发;有的只会发布一些天气信息,附带几句“心灵鸡汤”;有的发布微博所用语言随意性很强,自说自话。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就曾推出《海曙区党务政务微博管理实施办法》,其中要求要有专门的微博管理员,并且管理员一天至少浏览4次微博,还要定期考察粉丝数。“一流的微博账号需要一流的微博管理人员。”政务微博经营得好不好,关键还要看管理员,开通微博很简单,但如果没有专业人员对微博进行维护,保证不了所发布微博的质量,政务微博还是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尽量使用亲民话语
由于政务微博是政府部门的官方微博,容易在发布微博过程中“打官腔”,这样会引发网民的反感,反而不利于政务微博的长久发展。因此,在语言上既要维护政府权威的形象,又要让网民听得懂、喜欢听,话语要符合网络环境。不打官腔、使用亲民话语,更利于增加网民的接受度。如@平安中原经常会适当使用一些类似“内轮差,童鞋们应掌握”、“亲,吃海鲜要节制”、“有图有真相”等网络用语,这样会拉近政府部门与公众心理上的距离,对双方的交流有益。但是,这种网络化的语言也不宜滥用,滥用会让群众产生不严肃的感觉,反而不利于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另外,政务微博应慎用表情符号,表情符号过于网络化,容易给人不庄重、轻佻的感觉。
3.加大省级政务微博的开通力度和活跃度
加大省级政务微博的开通力度,就是要让那些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本来应该开通但实际上并未开通政务微博的党政机构,尽量开通政务微博,给公众提供一个平台,这样公众获得信息才能更方便快捷,有利于政府与公众的交流。但是,也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开通政务微博,即不能为开通而开通,必须要时常更新微博内容,加大其政务微博的活跃度,要对网民提出的评论、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有效地回复和解决,避免成为名存实亡、毫无存在价值的“僵尸官博”。
4.强化政务微博的认证机制
在新浪微博上,通过实名认证的政务微博都是在名称后面加一个蓝色的“V”字,以便网友辨认,但是如果政务微博的名称混乱的话,就会极大地影响其信任度,也不利于网友搜索并关注,不能及时为公众提供服务。因此,政务微博最好能使用统一的命名方法,并且在申请实名认证时,相关网站要进行严格审核,不能出现冒用或者盗用政府部门微博的情况。另外,最好把公职人员的微博和政府部门的微博区分开来,党政机构的微博属于政务微博,而公职人员微博则属于个人微博,其目的是努力成为联系政府和公众的桥梁,其言论不能完全代表政府的意见。总之,必须要规范政务微博的命名,强化政务微博的认证机制。
5.互动沟通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对网友的及时回应是政务微博赢得尊重的起点和立足之本。对网民的评论、私信以及“@”这三种形式的提问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和回应,要避免出现提问长时间无人回答的情况。政务微博也可以主动设置话题,用不同的主题引发网民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同时,还可以采用“微访谈”B16的形式与广大网民零距离沟通,以此来增强政务微博的影响力及服务力。不过,如果只有口头承诺,没有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政务微博还是形式上的空壳子。要线上、线下相互配合解决问题,真正为群众做好服务,解决好实事。
另外,政务微博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其他政务平台的支持,因此,政务微博应注重与政府网站的紧密配合,分工合作。政府网站权威、严谨,政务微博短小且迅捷,通过140字对信息进行认真整合,转变政府的执政方式。以政府网站为中心枢纽,以政务微博为“麦克风”和“顺风耳”,构建一种创新型的公开、透明和互动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B17
政务微博作为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新形式,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并且受到多数部门和公众的支持。因此,要积极发展政务微博,利用政务微博在“网民问政”和“政府施政”之间搭起桥梁B18,把政务微博的作用努力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执政为民的能力。
注释
①百度百科:《政务微博》,http://baike.baidu.com/view/5725316.htm#4.
②参见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12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2013年3月。
③⑤B12参见新浪微博:《2012新浪河南政务微博白皮书》,2012年12月。
④参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2011年12月。
⑥张焜:《政务微博影响力看三点》,《齐鲁晚报》2012年3月5日。
⑦参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2012年12月。
⑧参见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2012年2月。
⑨齐亚琼:《@平安中原成中西部政务微博“一哥”》,《河南商报》2012年7月14日。
⑩鲁燕:《在“豫法阳光”发微博“喊冤” 省高院再审,俩网友被宣告无罪》,《郑州晚报》2012年9月20日。
B12陈荞:《我国政务微博存在五大方面不足》,《京华时报》2011年12月13日。
B13崔学敬:《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11期。
B14温中豪:《半年只发一条,政务微博如僵尸》,《大河报》2012年11月28日。
B15周丽:《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B16“微访谈”就是建立在新浪微博基础上的访谈类产品。与传统访谈不同的是,“微访谈”的所有问题均来自普通网友,并且由访谈嘉宾直接进行回答,真正做到了嘉宾与网友间的零距离交流。
B17刘锐、谢云耕:《中国政务微博运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编辑之友》2012年第7期。
B18刘鹏飞:《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人民网,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2/1203/c1008-19771068.html,2012年12月3日。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