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作者:王肃婷来源:原创日期:2013-10-30人气:1345
构建有效能的师生关系是探究式教育变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前提。师生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地位、作用和互动关系上。
(一)构建双主体关系:走向实践的主体间性
对于教学主客体关系问题,研究者们提出过教师单主体论、学生单主体论、双主体论、主导主体论等观点,至今尚未有定论。
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非平等的,其主体性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目的是单向的,其主体性的形成过程、方式和结果是单向和强制的。师生主体间关系则是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其主体性不仅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也是价值追求对象的主体性,目的是双向的;主体性的形成过程、方式和结果是双向、交往和理解的。这种双主体关系,体现了师生作为活动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它既尊重教师的主导性,也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主张师生在活动中共同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构主体间性就是要摆脱传统中教师和学生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是整体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实践中水乳交融的同一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要教好学生,应该把学生当作具有主体性的人来对待,学生要学习好,就应该和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看做是实现教师教学的手段,而是同时把学生看做主体的人和目的。教学是师生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师生住又在主体间才能实现的。主体间性理论正是在教育教学特定的情景下促使师生互相平等,彼此尊重,激发师生的智慧,使之成为当代师生关系的价值追求。 
(二)构建互动对话、彼此倾听的新型关系
师生关系的改善,从根本上要求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这意味着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毫无疑问,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改变传统的角色,要求教师从讲授者的单一角色向多样化的角色转变,如导师、促进者、研究者和学习者等。学习者的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也应当转变为主动的、建构的、协作的、自觉的、情境的和反思的学习者。
互动对话关系,要求回归学习者的话语权,提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合作关系,教师走下“圣坛”,学习者拥有权质疑与批评权。对话是知识建构的主要方式,是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灵魂,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教学活动要尽可能让学习者有更多的参与、自主和话语空间,使学习者拥有“对话的位置”,激活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用具有实践意义的主题去发展对话的意义,欢迎多元声音加入到教学实践中来。正如弗雷尔所说:“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一个新名词产生了,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发生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