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化学教学与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承雅来源:原创日期:2013-11-15人气:1089
一、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创新潜能就得不到发挥,所以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比如,在讲《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课时,可设计如下问题情境:①你知道老墙根的土为什么可作肥料吗?②你知道煤气热水器或煤炉为什么会使人晕倒吗?③你知道水变油为什么是骗局吗?④你知道吸烟为什么会有害健康吗?⑤你知道炒菜的锅为什么铁的比铝的好吗?这些问题中有的学生知道,有的只知道一点,还有的可能一点都不知道,这样立刻会引起学生探索兴趣,让学生带问题看书、讨论,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再如讲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也可给学生展示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在意大利某个峡谷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人称“鬼谷”,因为如果有人牵着狗到那个山谷中去,狗就会死去,而人却没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让学生带着困惑来学习,就能大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将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这里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强烈问题意识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晚会中经常出现的一则谜语:“一刀砍断后只有一节,是什么?”一刀两断这是天经地义的提法,已是一种顽固的思维定势,若不冲出这种思维定势的束缚很难得出谜底。再如,问: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将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有何现象?大多同学都认为石灰水要变浑浊,而正确答案是不变浑浊。学生对这一结果感到意外,进而思考就要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才能理解这一“反常”现象。又如,学生都知道有毒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般用排水法收集,但对于可溶于水的有毒的气体应该怎样收集呢?这类的问题都易引起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幻想为出发点的。”爱因斯坦也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钢铁生锈的条件想到其防护方法,讲到燃烧条件想到灭火方法,讲到浓酸、碱的磨蚀性想到溅到桌子、衣服或皮肤上的处理方法等等;二是鼓励学生提问,同时应注意让学生学会问、敢问,提出创造性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提出问题,在问题中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创新精神;三是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如用物质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现一些化学变化,让学生明白变化的实质等等,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提供良好条件;四是通过类比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如用黄豆与芝麻的混合类比水与酒精混合的体积变化,形象说明微粒间有空隙。
三、利用实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技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一些现成实验的改进或一些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例如,在捕捉空气的实验后,我提问:根据同学们日常的经验,你还有哪些方法可捕捉到空气?学生经过讨论拿出了好多种方法,有些竟出乎我的想象:有的用针筒,有的用气球,有的用塑料袋直接收集,还有的用一瓶装满水的集气瓶向另一瓶空着的集气瓶相互颠倒等等方法。在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中,有尾气要点燃处理的问题,我问:“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点燃是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有的同学给出的方法连我都不得不佩服:他将导管转一个方向,只用一盏酒精灯,并且用燃烧放出的热加热Fe2O3,还有同学用导管导回反应装置再利用等等,由此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见一斑。还有在H2制备的实验中,书上给出的装置简易启普发生器可以由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进行简单的探索,比较各种装置的优缺点后再拿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给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他们能相互理解、相互倾听,阐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把化学的概念与实验结合起来,通过交流进而发展和深化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在合作学习中,经过讨论,学生之间相互质疑,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认识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自己的认识,并说服别人理解认同自己的观点,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相互讨论中,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使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可以为所有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和发展创新思维的空间,有些单靠个人的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智慧,常常被学生创造性的加以解决。例如上面举到的例子中,很多都要学生的讨论再讨论才能一步一步将答案完美化、多样化,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为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提供了训练基地。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好,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育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动机,唤起创造的热情,激发出巨大的创新潜能。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自身应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树立“处处是创新之地,课课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意识,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质疑、敢于否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