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
摘要:在医院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犹如价值创造的坚固基石。它的核心使命在于通过科学手段压缩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唯有精准把控成本,方能稳固价值创造的根基。同时,价值创造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成本控制的前行之路,通过对医疗服务效益的深入分析,对比各项服务的经济成果,医院能够精准优化成本控制策略,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相辅相成、协同并进,共筑医院持续繁荣的未来。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价值创造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医院正置身于市场竞争与政策监管的双重考验之下。财务管理作为医院运营的核心枢纽,其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的双重职能愈发凸显。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医院在确保医疗服务品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共生。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巩固价值创造的基础
医院需打破各部门之间的界限,将收费、财务、经济运行等功能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实体,实现成本预算、会计核算和控制环节的全流程规划。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开展定期培训,完善成本核算机制,细化各环节管理标准,提高财务团队的专业能力,强化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使成本控制理念渗透到诊疗服务的各个环节。
全过程成本核算是该系统的核心,需要建立医疗服务项目、疾病、科室“三位一体”会计核算模型,将耗材采购、设备折旧、人工成本等细化到每一个诊断和治疗阶段。例如,实施高值耗材“准入—使用—结算”闭环管理模式,通过集中招标议价降低采购成本15%—20%,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跟踪耗材流量,减少库存积压与浪费;对于大型医疗设备,使用“使用效率系数”评估法对开机率低于60%的设备实施共享分配或转换租赁模式,显著提高资产周转率。
二、以价值为核心驱动资源配置,激发内在增长活力
在资源配置策略上,必须构建一套以价值为导向的精细化管理架构。在人力成本管理方面,引入RBRVS绩效评估机制,将医生的技术劳务价值、诊疗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紧密挂钩,打破对药品和耗材收入的过度依赖,使劳动价值重新成为核心考量因素[1]。至于资本性支出,以“医疗价值回报率”为衡量标准,优先投资于急危重症救治平台等关键医疗领域,比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建设,通过提高救治效率来缩短平均住院日,进而释放床位周转的潜在效能,实现资源投入与临床效益的精准对接。
价值创造的核心在于回归医疗的本质。医院需转向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流程优化来增强服务效能。引进精准微创手术等前沿技术,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还能降低整体医疗费用,形成“患者受益-满意度提升-品牌增值”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行业财务协调机制,发挥经营的合力作用
搭建临床和财务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形成一个跨部门的成本控制协作体系。财务部门需要深入临床一线,与医疗、护理、药学等部门合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如通过处方点评系统监控不合理用药,可以使药品的比例一年下降3%—5%;配合手术室优化手术排班,减少设备闲置时间和人力空耗。此外,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成本预警模型,实时干预超支项目。例如,当某个部门的卫生材料占比持续月度超限时,将自动触发采购审核升级机制。
四、结束语
在医院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医院应加强成本控制,降低运营成本,为价值创造提供基础;同时,注重价值创造,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的良性互动,推动医院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