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印刷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经济进程的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低碳环保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实施绿色印刷战略,不仅是为了印刷行业的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全社会的协调发展。虽然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部分成果,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与发达国家的印刷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印刷包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前言
随着经济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口、环境与资源间的矛盾愈发加剧,一方面能源资源的消耗量逐渐增大,另一方面能源资源也逐渐面临枯竭的困境。面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模式逐渐成为企业生产发展的标杆和准则。而印刷包装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样也是当前高污染行业之一,环境污染已然成为印刷行业向前发展壮大的重大阻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印刷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低碳经济的引导下,推行绿色印刷包装。
2 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态势
2.1 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近些年来,印刷行业经济发展迅速,印刷包装行业尤为突出,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10%以上,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多地依靠机械设备、管理以及原材料取胜,而整体技术水平并不高,相较之下并不均衡发展。而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高端先进的生产设备升级,在此推动下,我国的印刷包装行业也在逐步实现产业升级中。特别是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环保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环保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也推动着印刷包装行业逐步向技术创新、环保绿色的方向发展,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印刷包装行业在环保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2 印刷新技术的崛起
对于印刷包装行业,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贯彻落实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政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科技被挖掘出来,例如近年来崛起的柔印印刷方式,它即能维持原有技术的印刷效率和效果,更重要的是其所拥有的创新技术十分低碳环保,当前已经成为大力推行的一种印刷方式。但其实在国际上看,柔印印刷已经是较为普遍运用的一种印刷方式,在多数发达行业中柔印印刷模式已经占据印刷行业总份额的7%之多。而在我国这一种低碳环保的印刷技术目前只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因此预计随着经济发展和环保需要,越来越多的印刷包装行业都需要将生产与技术结合,对于柔印印刷技术的需求和应用都会进一步扩大。
3 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现状
印刷包装行业作为印刷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呈现稳步的经济增长,但相较于国际来说,我国印刷包装行业普遍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能力差,集约化和创新化程度都不高,且污染消耗严重,而从全国整体看来,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尽管这几年我国部分印刷企业已经在探索低碳环保、绿色印刷的路径,但基本处于概念类的起步阶段,与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印刷还是有很大差距。
我国印刷包装行业有着万亿的市场规模,近十年来,从2500多亿元发展到超过14800亿元的规模,可见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但在认可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仍然有很多严峻的问题。
3.1 绿色印刷标准不规范、不完善
虽然我国一直在倡导低碳环保、绿色印刷,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印刷包装类行业的标准规范制定的非常少,无法按照规范来实现绿色印刷,导致与国际上的绿色印刷市场脱轨。而且,尽管现有一些关于绿色印刷的标准,由于设置的基准较高,很多印刷包装企业因技术、人员等原因,并不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由此可以发现,现有的绿色印刷标准并不适用当前印刷的实际情况,这成为低碳印刷道路上的巨大阻碍。因此,需要相关企业与部门的共同配合,制定一套适用性强、能够经过检测的绿色印刷标准。
3.2 地域发展不均衡
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印刷包装行业相关企业的发展,据数据统计,从事印刷包装相关行业的企业从2011年2万家,增长到2016年的3万家,可见发展趋势十分好。尽管印刷包装企业数量在逐年增多,但从整体看来,目前形成了四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群,珠三角印刷包装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和西部印刷包装带。不同区域之间分布和发展上水平差距较大现象,这是当前较为突出和核心的问题。从地域上看,东部印刷包装企业数量占据企业总数的85%以上,西部地区仅有15%;与此同时,在技术层面,长江三角、珠江三角、环渤海湾等地的印刷包装企业的印刷技术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印刷技术体现在水平高低不一,有些地区甚至还在采用手工印刷的方式,十分落后。总体来看,由于我们印刷行业下各企业资源分配不均衡,难以优势互补,差距之大更是影响到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3.3 产品缺乏品牌建设,产品档次普遍低
根据国家对轻工包装印刷产品质量评定标准的划分,可以将印刷产品分为精致产品与一般产品两种类型。而从我国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能够将生产的印刷产品归类到精致产品的企业比例并不高,只占据45%左右。由于企业规模普遍小,竞争压力巨大,为了占据更多的印刷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导致生产的产品档次普遍较低,整个行业利润率水平较低,不利于印刷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质量的要求越加严格,可能导致当前印刷包装水平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进行转变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反观发达国家的印刷技术为国际一流,不仅重视技术创新,也不断开拓产品种类,打造自主品牌,相较之下,我国的精致包装产品暗淡无光。
3.4 技术创新和人员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前两点问题的原因总结来看,主要归咎于我国印刷包装行业的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与国际现状相比有较大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印刷包装行业对于科技研发并不重视,在科研创新的投入不足,难以通过技术创新来形成规模效应。此外,高水平人才不多,在规模越小的印刷企业体现越为明显,在印刷业发达的浙江,印刷包装企业中曾经有过专业知识培训的技术管理人员不足3%,技师数量更少。一些地区政府为了提高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设立“设计创新奖”、“新工艺创新奖”,来鼓励当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实际能够获得此类奖项的企业少之又少。
4 印刷包装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4.1 开发新技术,打造新产品
要想推动包装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大力推行绿色环保生产技术,其中也包含绿色包装印刷技术,可以将现有技术融入防伪技术、定位烫印技术、UV印刷技术等,来打造智能化印刷生产模式以及创新的印刷包装产品。对于印刷生产的全环节,要从产业链的始端出发进行污染控制,要重视对绿色包装材料的开发利用,尽可能开发耗能低、污染小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并延长生产链,并能够分解或者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包装印刷所带来的污染,节能环保。
当前印刷设备的现状下,可以通过减少对纸张的浪费,采用专业高效的印刷包装技术,例如使用连线模切的高速凹印生产线加工,通过数字化印刷包装技术节约材料。此外,对于油墨的选用也要从环保出发,尽可能使用无污染的高效油墨或者水性油墨。之所以有很多对环境污染较大的材料仍在使用,也是因为市场大,价格低。因此,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就需要降低绿色包装材料的价格,增加其对非绿色材料的可替代性。
4.2 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产品品牌
要想能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印刷包装行业中生存下来,除了要有较大的技术开发能力,还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品牌,因为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可以说是提高印刷包装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关键。对于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印刷包装企业来讲,比较欠缺的是独具一格的品牌形象,这正是企业所忽略的一点。良好的品牌更是印刷包装企业无可替代的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打造价值上的承诺,也能够捆绑住消费者的忠诚度和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现状,想要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必须从生产模式出发,将生产用材料和工艺技术都进行升级,倡导绿色生产,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来增强对环境的保护。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倡导下,低碳生产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对于印刷包装行业来说,需要从政府、市场和印刷包装企业三方出发,共同协调配合,推动低碳环保、绿色印刷的目标实现,促进低碳经济下印刷包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