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白浮法玻璃生产的工艺控制
超白浮法玻璃属于低铁且透明度极高的玻璃类型,又称之为高透明玻璃。这种玻璃是一种十分高档的玻璃,其功能性非常丰富,且具有良好的内在拼字,无论是应用性能、透光率都远高于普通玻璃。而在构成成分方面,超白浮法玻璃相对较为突出,也就是铁的含量较低,所以相对其他种类的玻璃,超白浮法玻璃的玻璃液在透热性方面较为良好,并且基于水平方向,其玻璃液的对流强度相对较大,而且在垂直方向的黏度梯度与温度梯度较小,所以对其工艺的控制极其重要。
一、超白浮法玻璃简述
超白玻璃又称作低铁高透明玻璃。这种类型的玻璃的含铁量较低且质地透明,属于一种功能性较多的新型的高品质玻璃,其具有极大的透光率、极高的透明度。与普通的浮法玻璃相较而言,超白浮法玻璃由于其含铁量低,同时其具备玻璃液的透热性极强,玻璃液的对流十分强大,并且温度梯度与黏度梯度较小等特点,在这种类型玻璃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注重其工艺的控制,需要根据超白浮法玻璃的具体特点采用适宜的工艺方法。
二、超白浮法玻璃的工艺特征
根据超白浮法玻璃所持有的工艺特征来看,其玻璃的构成成分有着局定性的作用,通过普通的浮法玻璃与超白浮法玻璃的成分来看,超白浮法玻璃的具体成分相比传统类型的浮法玻璃,其特点最为突出,不仅含铁量方面较低,而且与普通玻璃相比仅占其1/10.一般情况下,在玻璃融化时,其含铁量的多少及所存在的变化,会产生影响的热传递,进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单独从玻璃的热导率方面来看,其常常会随着Fe2O2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出线性减小的现象,这是由于超白玻璃透热性好、热导率高的因素,使得在垂直方向下,超白玻璃可以实现快读的热量传递。可见在生产过程中,对实际工艺的控制需要结合超白浮法玻璃所持有的熔化负荷程度去考虑,超白浮法玻璃与普通玻璃相比,具有偏小的特点。
在玻璃的生产过程中,超白浮法玻璃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是影响玻璃质量的玻璃液澄清问题,同时还存在玻璃霉变等突出问题。而针对玻璃液澄清的问题,形成该问题的关键性因素在于超白玻璃的透热性非常好,当玻璃的透热性较差时,池底的玻璃液的温度会突然上升的非常高,但是在池中表层的玻璃液,其温度与池底的玻璃液温度相比,却较低。由此可见,池中的玻璃液在流动上存在如下几个特点:首先,超白浮法玻璃所对应的玻璃液,其平均温度一般情况下较高,但若是在水平方向上,玻璃液的对流强度相对较大,并且其还有黏度较低的特点,如若处于澄清去,势必会形成环流,从而导致停留时间越来越短。其次,基于池深方向,一般情况下无论在黏度梯度方面还是垂直温度梯度方面,相较于传统类型的浮法玻璃而言,明显较小,并且在具体的池底温度上也比普通的浮法玻璃有着很大的差异化,即存在温度差,此外,在对流方面,也会随着其温度的变化而减少趋势,所以在气泡外排难度上,要大于普通的浮法玻璃。针对超白浮法玻璃液来讲,其于窑内,所存在的实际流动特性,往往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超白浮法玻璃的澄清,而其中所生成的气泡,则成为实际生产的主要缺陷。在实际操作中,如若要想达到超白浮法玻加的要求,则会加剧侵蚀池底耐火材料,要想实现玻璃的稳定生产,须结合其实际的工艺特性,制定更加完备且符合实际要求的工艺控制措施。
三、超白浮法玻璃生产的工艺控制措施
(一)澄清质量控制
超白浮法玻璃在生产过程中的澄清问题是由于超白浮法玻璃的含铁量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对超白浮法玻璃在生产时所持有的热负荷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从而有效降低玻璃在熔化过程中的热负荷,进而有效提高澄清质量。比如对于6对小窑炉,可降低1-3号炉子的热负荷,适当提高4-6号炉的热负荷,这样可在满足实际生产要求的情况下满足超白浮法玻璃对澄清质量的要求,使生产出质量更佳的超白浮法玻璃。基于实际理论出发,超白浮法玻璃液具有较好的透热性,在热度较高的状况下会决速融化配合料,以此减少熔化过程中产生的热负荷,可是,在实际澄清时会因为微气泡的存在而导致吸收较差,所以在一定限度上会增加澄清中的热负荷。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要控制好炉子的数量,以免因炉子数量太多而导致成形流下回流玻璃液中出现较多的微气泡,因为气泡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如果粘在表面流上就会产生二次气泡而影响澄清的效果。其次要求采用辅助性措施和辅助性药剂,比如在玻璃液中加入合适的消泡剂对于消除澄清回路中产生的微气泡具有良好的作用,在配合料中也可加入适量的复合澄清剂,结合池底鼓泡技术可有效降低气泡含量。此外,对于生产池底部,由于温度较高,可根据实际生产特征选择符合技术要求的鼓泡技术,向炉内喷入适量的消泡液作用在底部的玻璃泡沫层上,在消泡液抑制作用下能有效降低板面层上的气泡数量,提高整体玻璃液澄清质量。
(二)玻璃霉变控制。
由于超白玻璃的构成及透热性好等特点,相较于其他普通浮法玻璃更容易产生霉变。结合玻璃发霉的状况来讲,从其本质方面着手,即碱金属离子R+出现了持续性扩散现象。此外,在与外部环境进行离子交换,从而产生霉变。而R+的含量越高,发生霉变的几率越高,霉变程度会越严重。
针对超白浮法玻璃来讲,其中的碱金属氧化物在整个物质构成中的占比达15%,相比于普通的浮法玻璃,明显偏高(后者为13% ),所以,超白浮法玻璃更易出现霉变状况。至此,可从如下方面预防超白玻璃霉变。①在起初配方设计方面,尽量不减少Mg0与Ca0的使用量,以此来促使二价金属氧化物,在具体的的压制效应方面,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但在配方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量,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状况。②更改、调整退火制度,从中得到理想化的退火性能。③选择满足实际需要的超白玻璃防霉粉。对于成型状态的超白玻璃,其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成分上,均已无法更改,因此,防霉材料的实际功效,便成为了预防发霉的核心所在。因超白玻璃更易发霉,所以,在超白玻璃上,简单化使用普通浮法玻璃防霉粉,则远不能及的,须选择更为高效的防霉粉。比如可选用南京格力尔公司所生产的超白玻璃专用防霉隔离粉,此粉乃是专门结合超白玻璃的适应性及表面形貌特征而专门研发的,此产品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应用,效果良好。
(三)玻璃原料控制
影响超白浮法玻璃的质量因素中,原料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且易污染一种因素,所以需要在原料的采购、进料、运输等各个环节中进行系统的把控,以免因材料问题而产生二次污染,影响玻璃的生产质量。
首先,原料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吨袋进行包装,这样不仅便于装卸及运输,同时也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原料受到污染。由于超白浮法玻璃的原料中岩砂粉的用量比较大,所以可以选择散装形状,但是需要在运输车辆的底部放置托板进行隔离。同时还要在运输过程中采用PE板来降低对原材料的污染。而运输砂岩粉的车辆也要注意专车专用,并且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减少原材料与铁质设备的接触,降低对原材料的破坏程度。其次,在生产工艺方面,需要严格改造各类生产设备的底部、内壁等一些原材料可接触的设施,以免设备的铁元素对原材料产生影响,特别是混合机械、分料库等设备,可在内部衬高分子聚乙烯板。而碎玻璃料仓库中也需在内部衬高分子聚乙烯板,同时还要在碎玻璃加料系统和运输皮带部位选择悬挂式的交流点此圆盘式除铁器,或高强度除铁器,以此最大可能的消除铁屑杂质,减少铁元素对玻璃材料的影响。
四、结语
总而言之,超白浮法玻璃与普通玻璃的特点不同,也正是因为其独有的特点,才更需要对其生产工艺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对玻璃原料的控制重要性的了解,不断对原料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的认识,进而加强对原料的控制力度,避免出现二次污染状况的发生,确保铁含量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为超白浮法玻璃之后的生产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如加强澄清控制,降低微气泡的产生,提高超白浮法玻璃的质量;同时注重霉控制,注重有效防霉措施,避免发霉风险,在确保玻璃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实质性效益。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