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丙烯酸酯共聚物改善纸浆模塑包装材料防水防油性能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限塑令”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力度的不断深入,绿色环保的纸浆模塑包装产业得到迅速发
纸浆模塑产品,一方面需要具备基本的强度性能(挺度、边压强度、抗张强度等),以保证包装内容物不被挤压变形或损坏;另一方面,用作食品级包装材料的纸浆模塑还需要具备较好的阻油、水性能。目前,国际上大都采用含氟类化学品以提升食品级纸浆模塑制品的油、水阻隔性能。含氟类防油剂非极性一端是具有极低表面能(同时低于油脂分子和水分子的表面能)的含氟支链,通过电荷作用利用其带正电荷的极性基团吸附于带负电荷的纸浆纤维上,在纤维表面朝外排列形成一层表面能极低的疏油层,从而使材料具有极好的阻油、阻水功
本研究围绕3种新型无氟助剂(丙烯酸酯及其共聚物)在纸基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效果开展实验,探究其对纸浆模塑包装材料的机械强度(挺度、抗张性能、边压强度)及防水、防油性能(Cobb值、Kit值、耐热水和热油渗透性等)的影响;同时,利用淀粉对无氟丙烯酸酯共聚物进行复配改性,通过辊涂或浸
竹化学浆(Z浆)、针叶木化学浆(S浆),均取自浙江某造纸企业;氟素丙烯酸酯共聚物(共聚物U),美国大金公司;丙烯酸酯共聚物(共聚物E)、聚丙烯酸酯(共聚物W),购自广东某新材料有限公司;阳离子淀粉(CS-8),购自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蓖麻油、正庚烷、甲苯,均为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葵花籽油,购自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P40130 Vally打浆机、95587打浆度仪、P95933 Cobb吸水性测定仪,奥地利PTI公司;BBS-2凯塞纸页成型器,德国Estamit GmbH公司;2575-Z鼓式干燥器、多功能挤压机,日本KRK公司;MD300-30T层压试验机,临安丰源电子有限公司;D-TDY500数显纸板挺度测定仪、DCP-KZ1000电脑测控抗张试验机、DCP-KY3000电脑测控压缩试验机,四川长江造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DSA20接触角测定仪,德国KRUSS GMBH公司;RDS迈耶棒涂布器,美国RPS公司;XWY-Ⅶ-A纤维测量仪,珠海华伦造纸科技有限公司;S-3400N扫描电子显微镜,日立先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打浆
本研究采用65%竹化学浆和35%针叶木化学浆的混合浆(ZS浆),参照GB/T 24325—2009进行打浆。根据浆料的水分含量和浆浓计算出相当于(360±5) g的混合绝干浆的浆料用量和用水量,打浆有效容积为23 L。打浆前,混合浆料先在打浆机浆槽内疏解20 min;疏解结束后,打浆至打浆度26°SR左右时结束。
(2)纸浆模塑的成形与定型
将打浆后纸浆纤维配置成合适的浆浓,按一定用量比例将浆内添加助剂加入浆料中,混合均匀后利用纸页成型器得到定量500 g/
(3)纸浆模塑表面处理
采取喷涂、辊涂或浸涂方式将表面涂饰助剂涂布于纸浆模塑包装材料的表
(4)纸浆模塑样品
将未添加助剂制备的纸浆模塑样品命名为ZS-无添加;仅浆内添加共聚物U的样品命名为U-浆内;喷涂共聚物U、辊涂共聚物E和W的样品分别命名为U-喷涂、E-辊涂和W-辊涂。
将纸浆模塑样品放置于恒温恒湿实验室,经24 h恒温恒湿处理后,分别检测其机械性能和防水防油性能,同时观察其材料表面形态变化。
(1)机械性能
参照GB 2679.3检测样品挺度性能。参照GB/T 12914—2018对样品进行抗张性能测试。参照GB/T 6546—1998检测样品边压强度。
(2)耐水性能
Cobb值测定:按照GB/T 1540—2002,采用Cobb吸水性测定仪对试样进行Cobb值测试。Cobb30(g/
水接触角测定:将纸浆模塑样品用双面胶固定在载玻片上,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试2~5 min的动态接触角。每个样品测5张,取平均值。
热水渗透性测试:按照GB/T 36787—2018的要求对样品进行测试,将样品弯成碗形,放在衬有滤纸的平板上,将(95±5)℃热水倒入样品中,静置30 min,观察样品有无变形,样品背面有无阴渗或渗漏现象。因样品内外温差引起的底部出现水蒸气凝结现象的不视为阴渗、渗漏。
(3)耐油性能
Kit等级测试:按照GB/T 22805.2—2002的要求对样品进行测试,先取中间编号的Kit溶液,在离样品测试面约10 mm高度处滴1滴Kit溶液,15 s后迅速用吸收纸擦去多余溶液,并立即检查测试区域。如果测试区域变暗则用较低编号的Kit溶液重复实验,直到测试终点不再出现。以不出现测试终点的Kit溶液的最大编号作为该样品的防油等级。
热油渗透性测试:按照GB/T 36787—2018的要求对样品进行测试,将样品弯成碗形,放在衬有滤纸的平板上,将(95±5)℃热油倒入样品中,静置30 min,观察样品有无变形,以及样品背面是否出现油印。
(4)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将纸浆模塑样品粘贴在导电胶带上,喷金处理后进行SEM分析,观察防油处理前后纸浆模塑样品表面形貌的变化。加速电压5 kV,放大倍数200倍。
纸浆模塑样品的基本性质如
图1 丙烯酸酯共聚物对纸浆模塑样品机械性能的影响
Fig. 1 Effect of acrylate copolymer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ulp molding sample
共聚物U浆内用量1%、喷涂用量5 g/
图2 丙烯酸酯共聚物对纸浆模塑样品吸水性的影响
Fig. 2 Effect of acrylate copolymer on water absorption of pulp molding sample
图3 丙烯酸酯共聚物对纸浆模塑样品水接触角的影响
Fig. 3 Effect of acrylate copolymer on water contact angle of pulp molding samples
图4 丙烯酸酯共聚物对纸浆模塑样品耐热水性的影响
Fig. 4 Effect of acrylate copolymer on hot water resistance of pulp molding sample
图5 丙烯酸酯共聚物对纸浆模塑样品耐热油性的影响
Fig. 5 Effect of acrylate copolymer on hot oil resistance of pulp molding sample
尽管含氟化合物可以同时满足其表面能低于油和水的表面能,但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使得无氟类防水防油剂的研究与制备成为包装行业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改善无氟丙烯酸酯共聚物赋予纸浆模塑的防水防油性,本研究将阳离子淀粉(CS)与共聚物E按质量比10∶3和10∶6进行混合,得到共混液记为EC30和EC60,并与共聚物W多层涂布于纸浆模塑表面,记为EC30-W和EC60-W,同时共聚物E和共聚物W多层涂布于纸浆模塑表面,记为E-W。
图6 改性的无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对纸浆模塑样品吸水性的影响
Fig. 6 Effect of modified fluorine-free acrylate copolymer on water absorption of pulp molding sample
辊涂方式助剂用量为(9±1)g/
图7 改性的无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对纸浆模塑样品水接触角的影响
Fig. 7 Effect of modified fluorine-free acrylate copolymer on water contact angle of pulp molding samples
图8 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对纸浆模塑样品耐温性的影响
Fig. 8 Effect of modified acrylate copolymer on temperature resistance of pulp molding sample
图9 防油处理前后纸浆模塑材料表面SEM图
Fig. 9 SEM images of pulp molding materials surface before and after oil-proof treatment
本研究以竹化学浆和针叶木化学浆为原料,通过辊涂或浸涂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方式制备具有较优异的耐油、耐水和耐温性能的纸浆模塑材料。
3.1 含氟类丙烯酸酯共聚物(共聚物U)可以同时阻止油和水渗透到纸浆模塑材料内部,不论是浆内添加还是应用于表面,其Kit值均在8以上,Cobb值仅有15.2 g/
3.2 无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共聚物E和共聚物W)单独涂饰或多次涂饰在纸浆模塑材料表面上时,其防水防油效果并不理想。经淀粉类助剂改性后EC30-W和EC60-W可使纸浆模塑材料的Kit值达到12,Cobb值低于5 g/
3.3 纸浆模塑材料表面的SEM分析既表明了用淀粉改性后适当提高了共聚物的黏度,有利于涂层的完整性,也表明了通过填充孔隙和应用疏油疏水涂层能够使纸浆模塑具有更优异的耐水耐油性。
本文来源:《中国造纸》:https://www.zzqklm.com/w/zw/245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