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专业英语产教研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
造纸工业是国际公认的“永不衰竭”的工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造纸行业带来巨大机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造纸行业加工和贸易的中
“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是造纸专业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部分,是知识交流、商业互通、信息共享的纽带。然而,尽管“制浆造纸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专业词汇方面得到一定提高,但从毕业生的论文写作、口头表达及科研交流的情况来看,词汇表达的准确性、运用场景流畅度及在实际科学研究或技术问题探讨中的表现尚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要
1 “制浆造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教材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制浆造纸专业英语通常不仅局限于造纸厂的工艺流程,对制浆造纸产业链的技术上游及下游均有涉及。目前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教材匮乏且内容陈旧,重点教学内容以专业词汇、翻译及语法的学习为主,忽视听说读等方面的训练。教学内容与当前造纸行业国际形势和科研情况脱节,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学习过程机械枯燥。因此需要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前沿领域知识,开拓专业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多为专业课老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专业词汇的掌握及翻译技巧,缺乏行业最新动态及科研成果的普及,缺少对学生的引导,此种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也无法满足制浆造纸专业人才培养所需。
1.2 课程缺乏重视,教学体系安排不合理
目前“制浆造纸专业英语”被很多高校列为专业选修课,对教学要求较低。加上学生对专业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们通常抱着死记硬背以获取最终试卷的高分,不能从根本上重视制浆造纸专业英语对其未来发展的影响,致使学习积极性下降。
1.3 教师人选不具课程针对性
不同于制浆造纸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专业英语授课老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对其英语水平也有较高要求。学校在选择制浆造纸专业英语任课教师时应注重选择具有制浆造纸专业背景的外教或有留学经历的教师,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符合要求的师资紧张,导致不能兼顾课程特点选出最合适的教师。
1.4 课程评价考核缺乏针对性
与一般英语课程不同,制浆造纸专业英语考核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制浆造纸专业英语不像制浆造纸专业课程,可以直接决定未来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考核形式往往流于表面,甚至是开卷考试。当前考核方式缺乏前瞻性、实践性,不利于制浆造纸综合性人才的培养,造成学生就业后需要专业英语交流时的困境。
2 “产教研融合”在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产教研融合是实现高效教学、科研及企业相互促进和互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产教研是相辅相成的,对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教学中融合企业与科研成果,对行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贡献,可针对性改善目前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以下几方面。
2.1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专业与科研及产业岗位对接
面对国内外科技及人才的激烈竞争,制浆造纸专业迫切需要能够进行国际交流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产教研融合是从企业、教学、科研3个层面,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培养学生利用制浆造纸专业知识及专业英语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力,最终目标是培养制浆造纸领域国际化应用创新人才,更好地实现制浆造纸专业与科研及产业的岗位对接。
2.2 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程内容
在制浆造纸专业英语产教研融合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纯理论的授课方式,实行理论与应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授课理念,为学生提供即学即用的实践平台。在课程授课中融入科研技巧、科研体会、制浆造纸企业在生产或贸易中遇到的问题等内容,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能够丰富课程内容。
2.3 换位思考,实现教学教研相长
制浆造纸专业英语产教研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授课老师及学生的教学教研相长。在产教研融合模式下,教师需要兼顾教授内容,同时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在产教研融合教学模式下,教师对教学、科研以及企业问题产生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考,进而调整教师的研究及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探讨、鼓励表达观点,不仅学生受益,而且通过与学生的思维碰撞,获得教学或科研创新的灵感。因此制浆造纸专业英语中的产教研融合,不单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而是双向交流,双方互利共赢、教学教研相长的过程。
因此,产教研在制浆造纸专业英语中的有效融合对于目前该课程存在的课程内容单一、教学体系落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3 制浆造纸专业英语课程的“产教研融合”措施
针对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本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见
图1 制浆造纸专业英语产教研融合教学改革措施
Fig. 1 Reform measures of integrated producti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pulp and papermak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3.1 以专业特色为依据,“以研促教,寓研于教”,提升学生关注度
“以教育促科研,以科研带教育”。为了满足造纸专业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在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教学中,引入专业相关的最新英文版科研成果,以及行业发展动态的英文相关信息。将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章成果如纸基分离材
3.2 以实践拓展为思想,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优化课程设置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条
图2 “制浆造纸专业英语”课程实践设计体系
Fig. 2 Curriculum practice design system of pulp and papermak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3.2.1 模拟造纸专业研究生面试情境
每节课设置5~8 min的专业英语互动环节。授课老师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根据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地交流,从基础的以进行英文自我介绍到最后用英文进行专业的介绍,逐渐引导学生敢于用英语交流,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技能。如笔者在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授课开讲前,模拟研究生导师进行英语面试,让学生介绍造纸专业的现状、未来发展,是否接触过大学生创新研究课题,或者感兴趣的专业研究领域等内容,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未来就业或者读研面试的了解,提升口语交流水平。此实践版块内容不仅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同时练习学生在面对专业英语问题时的思考能力。
3.2.2 模拟造纸企业实践课程情境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理念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语言技能课程模式,将语言、课程内容及学习者认知能力进行有效结合,使学习内容成为语言学习的源泉,语言能力的获得则是理解学习内容的“副产品”。在专业英语理论授课过程中,采用CBI理念或任务教学法,对造纸生产工艺、纸张性能检测、贸易等情境进行主题模拟,有目的的主题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无数实践专业英语的机会,激发学生借助新的语言来完成任务的动力,提高学习兴趣。如设置企业贸易实践情境,将学生分成境外团队与中国团队,假设两者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纸张质量问题,需要对造纸工艺、造纸助剂等进行调节的问题,进行英语情境对话模拟,通过交流沟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最终由教师对两组表现进行考评。
3.3 紧随时代变化,丰富课程教学手段
在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授课过程中改变以往枯燥传统的词汇、翻译教学方式,增加英文专业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观看视频后小组讨论英文视频讲述的知识点,并记录回答问题。如在授课过程中讲到“Wet-end Chemistry”(湿部化学)部分、纤维胶体形成过程、胶体的性质以及应用等,让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并通过视频中的动画内容、听到的专业英语写出重要知识点,既复习以往专业知识,同时学习相关专业词汇及表达。
3.4 育人先育己,提升教师授课技能
针对目前担任制浆造纸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专业理论功底强,但英语技能和知识尚显不足的问题,专业教师应参加英语语言培训学习,系统掌握该课程的教学规律。另外,具有国外学习进修经历的老师,可提倡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将专业英语知识融入到日常授课教学中,塑造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及综合运用能力。
3.5 以科学合理为导向,改革考核方式,完善评价体系
具有扎实专业英语基础的应用型人才是造纸企业紧缺且迫切需求的,因此对于学生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水平进行考核时,不应只注重分数,而应该注重专业英语运用的能力评价。课程采用综合实践成绩(25%)、考试卷面成绩(55%)、平时成绩(20%)的三维考核方式,提高口语实践部分的考核比重,引起学生对专业英语交流能力的重视。英语交流实践部分考察内容根据造纸企业需求或造纸专业科研交流需要设置情境,考察学生造纸相关活动中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该方式不仅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专业英语交流能力,同时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的体现。
4 制浆造纸专业英语课程“产教研融合”初步成效
以上改革实践是在2020—2021学年下半学期进行,对北京林业大学2018级制浆造纸专业本科学生进行的制浆造纸专业英语“产教研”融合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满意度能够直接反映教学效果,笔者对所有上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调查问卷共设置10道单选题,选项为1~5的评分,数字越大,表示满意度越高。经统计,65%同学直接给予5分(非常满意),4分(满意)及以上占比高达85%,无1~2分评价,充分说明产教研融合教学模式取得不错成效。初步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把“产教研”融入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教学,确实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CBI理念使学生把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通过任务教学法模拟解决实际生产工艺以及企业面临情况,能够做到基本的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本课程,致力于读研的学生对专业领域前沿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专业英语也有了显著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双语教学方式,有部分同学反馈课程节奏过快,思考时间不足。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做出如下建议:首先,使用双语进行授课,从简单的日常用语到学生已知的专业词汇,再到需要学习的专业术语,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使学生逐渐适应语境;其次,学新带旧,以旧促新,即新旧专业英语知识点穿插引入,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最后,注重因材施教,了解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鼓励基础差的学生也积极参与。
5 结 语
“制浆造纸专业英语”课程的产教研融合立足于国际化发展,将学生学到的专业英语知识与前沿科学、制浆造纸行业发展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挖掘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采用CBI理念及任务教学法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选择、师资选择及课程评价的视角提出措施并进行实践,构筑“专业英语基础版块+综合实践版块”显著提升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兴趣,同时了解领域科研方向及企业实际面临问题,对制浆造纸专业英语课程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增强学生们的专业自信及专业情怀。因此,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产教研的有效融合才能不断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制浆造纸专业人才的需求。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