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屏蔽纳米材料及其改善木材耐光老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木材是一种天然生物质材料,具有质轻、美观、生物调节等优良特性,是实现绿色人居环境的主要贡献者[
当紫外线照射到木材涂层表面时,通常产生三种不同结果:1)落在涂层边界上,直接被反射;2)被涂层吸收,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而释放;3)穿透涂层到达被保护木材表面,破坏木材内部结构。根据机理不同,紫外线保护剂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学吸收剂,常见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等,能够吸收穿过涂层的紫外线,从而减少涂层化学结构的破坏;另一类是物理屏蔽剂,多为无机纳米粒子,与紫外线吸收剂相比,具有毒性低、稳定性好、屏蔽效能强等优势[
目前,广泛应用于紫外线屏蔽涂料的无机材料主要有: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铈等纳米金属氧化物以及超分子层状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等。此外,随着仿贻贝化学在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类黑色素纳米粒子的紫外线屏蔽性能也受到关注。紫外线屏蔽纳米材料对紫外线具有一定的屏蔽效果,其制备方法、工艺条件等影响纳米粒子在基体涂料中的分散性、稳定性,并最终决定涂料的紫外线屏蔽效能[
1 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
1.1 纳米氧化钛
纳米氧化钛(TiO2)由于其价格低廉、稳定性好、抗紫外线效果好,而被广泛用作紫外线屏蔽材料[
纳米TiO2改性涂料在木质家具涂饰领域中的应用已有研究。吴健春等[
尽管纳米TiO2对紫外线具有优良的屏蔽效果,可提高涂料的紫外线屏蔽性能,但由于纳米TiO2与有机溶剂或水相体系之间相容性差,使其在涂料,尤其是水性涂料中的分散稳定性差,易发生团聚现象。研究发现,利用表面修饰、接枝改性等方法能够改善纳米TiO2粒子与基体介质的界面相容性。随着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纳米TiO2粒子表面修饰方法被开发,包括无机包覆、原位接枝、有机-无机复合组装等。硅烷偶联剂和二氧化硅等作为常见接枝和包覆改性剂,能够使纳米TiO2粒子在乳液中的分散稳定性提高[
图1 双层“核-壳”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流程[
Fig.1 Preparation of double layered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and the PLLA/TiO2@SiO2-g-PDLA nanocomposites[
通过原位聚合/组装的方法,在纳米粒子组装过程中引入能提高纳米粒子稳定性的有机物分子,对于构建粒径均一、稳定的复合乳液体系具有积极作用。潘卉等[
1.2 纳米氧化锌
纳米氧化锌(ZnO)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无机材料,ZnO的折光率为2.45,与TiO2的折光率2.50相近,其高折光率赋予纳米ZnO强的光散射能力。纳米ZnO对UVA(320~400 nm)和UVB(280~320 nm)两个波段紫外线均具有屏蔽作用,同时又具有较好的可见光透光性;此外,纳米ZnO的光响应范围还可通过掺杂改性等方式拓宽。因此,纳米ZnO是除了纳米TiO2之外,另一重要的无机紫外线屏蔽材料[
于文吉团队对不同酚醛树脂含量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重组竹和竹片的光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经紫外线辐照后,木质素及酚醛树脂均发生光氧化反应,导致表面去木质素化,但重组竹的光稳定性优于竹片。在此研究基础上,又利用有机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benzotriazole,BTZ)与ZnO复配制备了丙烯酸紫外线屏蔽涂料,当BTZ与ZnO质量比为2∶1时,该双组份紫外线屏蔽涂料的光稳定效率最高,且BTZ和ZnO在光稳定效率和涂层透明度方面具有相互增强的特点[
为解决纳米ZnO粒子在乳液体系中分散稳定性差的问题,纳米ZnO表面硅烷偶联化处理是工业生产常用的方法[
图2 不同形态纳米ZnO在木材表面沉积的微观形貌[
Fig.2 The shape selective deposition of ZnO nanostructures on the wood surface and the SEM images[
1.3 纳米氧化铈
纳米氧化铈(CeO2)因其在波长300~450 nm范围内有宽的吸收带而对紫外线具有吸收能力,同时,纳米CeO2粒子也是一类紫外线屏蔽剂[
纳米CeO2粒子与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类等聚合物共混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能赋予复合材料优良的紫外线屏蔽性能,同时改善其耐磨性、力学性能等[
图3 不同CeO2纳米粒子引入方式制备复合涂层[
Fig.3 The nanocomposite coatings with varied surface chemical reaction of nano-CeO2 [
2 层状金属氢氧化物
层状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由层间阴离子及带正电荷层板堆积而成的超分子层状化合物,其化学结构通式为:[M1-x2+ Mx3+ (OH)2][An-]x+x/n•mH2O,其中:M2+和M3+是金属阳离子,An-为层间阴离子,x为M3+/(M2++M3+)的量比,m为结晶水的数量。LDHs具备独特超分子结构,其主体层板、层间离子种类及数量以及层板电荷密度、晶粒尺寸等具有可控调节性,因此,在催化、电学、吸附、光学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为提高LDHs的紫外线屏蔽性能,研究学者认为:1)在主体层板引入具有紫外线屏蔽功能的金属元素;2)在层间引入客体紫外线吸收阴离子是有效可行的方式。SHI[
图4 不同Zn2+/Mg2+比例下(ZnxMgy)2Al-CO3-LDHs的介电函数和吸收系数[
Fig.4 The imaginary part (ε2) of the dielectric function (ε) a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α) spectra of the (ZnxMgy)2Al-CO3-LDHs with various Zn2+/Mg2+ ratio under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polarization[
3 类黑色素粒子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黑色素由于其特殊化学结构,能够赋予生物体光保护、自由基捕获、光热转换等功能[
自2007年Messermith课题组发现多巴胺的有氧自聚合过程类似于天然黑色素形成过程,类黑色素聚多巴胺纳米粒子(Dopa-Melanin Colloidal Nanospheres,Dpa-Melanin CNSs)研究受到学者重视[
Gianneschi等[
图5 仿生黑色素纳米粒子的紫外线屏蔽机理[
Fig.5 The anti-UV mechanism of Dpa-Melanin CNSs[
目前,Dpa-Melanin CNSs制备紫外线屏蔽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木质基材耐光老化涂料/涂层的制备仍大多依赖于有机紫外光吸收剂或掺杂无机粒子的涂饰方法。将类黑色素粒子Dpa-Melanin CNSs引入到水系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等涂料中,改善木质基材的耐光老化性;并通过“核-壳”结构设计原理,提高类黑色素粒子对紫外线的吸收效能,开发兼具透明性及紫外线屏蔽性能的木材耐光老化涂料,具有现实意义。
4 结语
随着人们对紫外线危害的认识日渐深刻,无机紫外线屏蔽材料在涂料中的研究备受关注,将其作为纳米填料引入到聚氨酯、聚丙烯酸等涂料中,能有效提高涂料的紫外线屏蔽性能,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当前和今后木质材料在户外的应用越来越多,开发高效、环保的紫外线屏蔽涂料,用于改善木材耐光老化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紫外线屏蔽纳米涂料的制备及其改善木材耐光老化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前景光明,但仍然有很多科学研究工作要做。
1)虽然无机金属氧化物表现出良好的紫外线屏蔽性,但如何进一步消除因其自身催化性、氧化性等对基体涂料造成的催化降解,并以简单、低成本的混合方式提高无机纳米粒子在涂料中的分散稳定性,是紫外线屏蔽纳米涂料工业化应用中需突破的难点。
2)层状金属氧化物作为二维层状纳米容器型材料,具有结构可控等特点,而如何提高层状金属氧化物紫外线吸收剂的负载能力、增强层状金属氧化物涂层与木质基材的附着力,是实现其应用的关键。
3)类黑色素粒子作为紫外线屏蔽剂性能优异,但类黑色素粒子制备方法多采用价格昂贵的多巴胺,寻找可替代的生物源或植物源多酚类化合物,达到类黑色素粒子的高强紫外线屏蔽效果,是今后科研工作中的重点。
此外,如何在实现涂料紫外线屏蔽性的同时提高涂层的透光度,构建木质基材耐光老化与审美双重属性,是今后木质基材紫外线屏蔽涂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