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EMS微镜角度反馈的新型封装应力隔离结构
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是指通过微纳加工技术,将机械元件、执行器、传感器和电子线路集成在同一衬底上的新型电子器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MEMS器件已成为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的新的发展主题。其中,MEMS微镜作为光学扫描系统中的核心元件[
压阻角度传感器集成在微镜扭转轴处,作为应力敏感元件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许多特殊因素,例如变温、振动等传递进芯片结构的额外应力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在闭环控制系统中,MEMS微镜驱动信号的调整仅以压阻角度传感器的反馈值为基准,并且控制算法难以识别环境对传感器造成的灵敏度偏差[
为了探究封装热应力对MEMS微镜性能的影响,本文参考了SUHIR E理论模型[
1 理论分析
1.1 封装热应力理论分析
在MEMS器件的封装结构中,芯片利用粘接剂和封装基底固定,其剖面如
图1 MEMS器件封装示意
Fig.1 View of MEMS biomaterial assembly
在粘接区域产生的热致应力和形变位移表示为
(1) |
(2) |
式中,为材料厚度,为材料的轴向柔度,为材料的界面柔度,为粘接区域长度的一半, 为芯片材料和基底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差,为温度的变化量。
在悬空区域产生的致应力和形变位移表示为
(3) |
(4) |
式中,为悬空区域长度的一半。
根据提出的理论模型,计算芯片的形变位移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
图2 MEMS器件的形变量和温度的关系
Fig. 2 The calculated displacement of chip deformation
1.2 压阻角度传感器理论分析
压阻效应可以用矩阵来描述[
(5) |
式中,为应力引起的电阻率变化量,为初始电阻率,为压阻系数,为用列向量表示的应力分量,时,表示的是轴向应力,时,表示的是三个不同剪切面上的切应力。特殊的,由于单晶硅的对称结构,在晶胞坐标系下,
(6) |
在实际的MEMS压阻器件中,压阻薄膜一般比较薄,且只考虑电阻率长度方向的电场分量,因此在应力作用下电阻率和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可表示为
(7) |
在压阻角度传感器的实际排布中,长条型的压阻并不是严格按照晶胞坐标系下排布的,如
(8) |
(9) |
其中变换矩阵T为
(10) |
为旋转坐标系的方向角
(11) |
设压阻系数的旋转角为,坐标系下的压阻系数为
(12) |
设应力向量的旋转角为,坐标系下的应力向量为
(13) |
带入
(14) |
如
(15) |
带入到惠斯通电桥的输出表达式中得到压阻角度传感器输出信号应当是关于轴向应力、和剪应力的函数表达式,即
(16) |
MEMS微镜镜面绕轴扭转时,压阻传感器响应轴端处的剪应力,输出角度信号,转角越大,剪应力越大,进而输出信号越大。当芯片因为封装热应力发生轴向形变时,在压阻区域不可避免地产生轴向应力即和,导致角度信号产生漂移,降低反馈信号的精度。
图3 压阻角度传感器坐标位置
Fig.3 Piezoresistor coordinate and integration path
2 结构和制备工艺
2.1 MEMS微镜和应力隔离结构
提出的MEMS微镜结构和封装如
(17) |
式中,b为弹簧宽度,为弹簧的纵向长度,t为芯片厚度。当微镜因为热致应力产生轴向形变时,应力隔离结构可以有效缓解芯片上的应力分布,尤其是扭转轴处的轴向应力,进而减小压阻角度传感器在变温环境下的误差。
图4 MEMS微镜的封装和芯片结构示意
Fig.4 View of packaging of MEMS micromirror and micromirror in details
2.2 MEMS微镜加工工艺
如
图5 MEMS微镜工艺流程
Fig. 5 Fabrication process of the proposed micromirror
图6 制备的MEMS微镜芯片
Fig. 6 Photographs of the fabricated MEMS mirror chip
3 实验验证
3.1 实验装置
在此项测试中,使用封装胶水将制作的测试器件粘接在可移动装置上,固定点为四个边角区域,通过可动零件的移动施加单轴的形变位移,实验设备如
图7 测试设备
Fig. 7 Test setup
3.2 测试结果
图8 压阻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Fig. 8 Output of piezoresistive angle sensor
3.3 机械可靠性测试
实验证明,应力隔离结构对封装热应力起到明显的隔离作用,对于机械可靠性的影响还需要进行探究。分别对有应力隔离结构的微镜芯片和传统微镜芯片进行机械冲击和振动测试,结果表明传统结构的微镜可以承受的最大加速度冲击为993g,而带有应力隔离结构的芯片可以承受的最大加速度冲击为1 210g。在抗冲击性能上,相比传统的微镜芯片,改进结构是有所提升的。将器件安装在振动台上进行测试,振动加速度幅值为20g,扫描频率在20~2 000 Hz,检测时间为1 h,两种结构的芯片均通过了抗振动测试要求。
4 结论
本文首先研究了MEMS微镜因封装热应力导致的轴向形变,并对集成压阻角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明确轴向应力会明显改变压阻角度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隔离封装应力的结构。根据测试结果,对于传统结构芯片的角度传感器,其灵敏度在轴向拉伸和压缩12 μm作用下变化幅度为0.94 mV/°,呈现明显的发散趋势,稳定性较弱;而具有应力隔离结构的芯片在相同的形变条件下,灵敏度的变化量仅为0.3 mV/°,相对减小了68%,具有更加稳定的灵敏度输出。两种结构均通过了振动测试要求和抗冲击测试要求。
在实际的车载工况中,芯片随环境温度的升温、冷却引起的轴向形变会导致压阻传感器灵敏度不规律的变化,即微镜偏转相同的机械转角,传感器输出将随环境温度发生漂移。作为获取角度信息的唯一渠道,系统拾取错误的反馈信息会直接影响驱动信号的调节,进而改变微镜的运动轨迹,最终降低激光雷达的探测性能。应力隔离结构可以有效屏蔽封装应力的作用,对MEMS微镜的闭环控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