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光纤Fabry-Perot超低温压力传感器研究
超低温压力传感器是指在4~110 K温度范围内能稳定工作的压力传感器。如今,液氢和液氧被广泛用作航天器的燃料,这对超低温环境下的压力参数测量提出了需求。目前,已有报道采用电子传感器来测量超低温环境下的压力,如压阻式传感器[
由于具有本征安全、能够远距离测量、抗电磁干扰、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光纤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特殊环境下的物理量的测量[
为了在超低温环境下测量压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全光纤膜片式压力传感器。为了提高压力灵敏度,光纤膜片通过飞秒激光进一步减薄。依据膜片形变与所受压力呈线性关系,通过监测腔长测量压力。搭建实验系统测试了传感器在超低温环境下的压力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在-196 ℃、0~5 MPa压力范围内稳定工作。
1 传感器制作
传感器的制作过程和显微照片如
图1 传感器结构
Fig.1 The structure of the sensor
在研磨光纤膜片的过程中需要时刻监测厚度。为此,将传感器连接到自制的光纤白光干涉解调仪,膜片外表面粗糙化之前其反射率相对较高,来自膜片两个表面的反射光能够形成双光束干涉,可以使用峰峰值法计算膜片两表面的间距[
经过上述步骤,制作出全光纤膜片式EFPI压力传感器。根据灵敏度和测量压力范围的要求,可以用飞秒激光加工不同孔径的微孔和不同厚度的膜片。通过解调仪得到的传感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反射光谱如
图2 传感器反射光谱
Fig.2 The reflection spectrum of the sensor
2 工作原理
光纤端面与空气之间的反射率非常低,小于4%。透射光中几乎看不到干涉条纹。
(1) |
式中,I是干涉条纹的光强,I1和I2是两个光纤端面和空气界面反射光的光强,是相位,可表示为
(2) |
(3) |
式中,E是杨氏模量,μ是材料的泊松比,P是压强,r和h分别是膜片的半径和厚度。从
(4) |
降低膜片厚度、增大微孔尺寸能够使传感器的灵敏度提升,但随着膜片厚度降低,膜片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也将降低,微孔尺寸过大会使膜片的熔接强度降低。本文传感器的参数为:r=40 μm,h=3.9 μm,保证了传感器的结构强度,经计算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09.1 nm/MPa。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超低温压力响应测试系统如
图3 压力响应测试系统
Fig.3 The test system of pressure response
首先,测试了传感器在室温下的压力响应。氮气通过压力腔的入口阀注入。控制气压以0.5 MPa为间隔从0 MPa增加到5 MPa(相对于大气压的压力)。腔长与压力的关系如
图4 室温下传感器的压力响应
Fig.4 Pressure response of the sensor at room temperature
然后,测试了传感器在超低温下的压力响应。装有传感器的陶瓷管缓慢放入液氮中。在初始腔长稳定后,同样以0.5 MPa为间隔,记录腔长。实验结果如
图5 传感器在-196℃时的压力响应
Fig.5 Pressure response of the sensor at -196℃
在常压条件下,超低温环境中传感器腔长稳定在192.653 μm,而室温环境中的腔长为192.647 5 μm,这与热胀冷缩理论相悖,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在将传感器缓慢放入液氮的过程中,用解调仪以1 Hz的频率实时记录腔长。腔长随时间的变化如
图6 腔长从室温到-196℃的变化
Fig.6 The change of the cavity length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196℃
根据文献[
(5) |
式中,a=-4.22±0.07,b=35.5±0.8,c=0.335±0.015,d=1.253±0.022,e=535±9。室温为20 ℃,超低温为-196 ℃,分别对应绝对温度293.15 K和77.15 K。根据
T/K | LTEC/(×10-6) | T/K | LTEC/(×10-6) | T/K | LTEC/(×10-6) |
---|---|---|---|---|---|
60 | -0.799 | 160 | -0.097 | 260 | 0.352 |
80 | -0.695 | 180 | 0.023 | 280 | 0.406 |
100 | -0.551 | 200 | 0.127 | 300 | 0.453 |
120 | -0.391 | 220 | 0.214 | ||
140 | -0.236 | 240 | 0.289 |
通过多项式拟合,LTEC在60 K(-213.15 ℃)~300 K(26.85 ℃)范围内温度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6) |
根据LTEC的定义,应变可以表示为
(7) |
式中,C是常数。以290 K(16.85 ℃)时的应变为参考,可以计算出其他温度下的相对应变。熔融石英在290 K(16.85 ℃)到70 K(-203.15 ℃)的相对应变如
图7 熔融石英的相对应变
Fig.7 The relative strain of fused silica
从
如
(8) |
由此可知,低温环境引起的测量误差较小。
当传感器腔长稳定时,压力测试系统的分辨率主要受解调仪腔长测量分辨率的限制。在室温和大气压环境下,用自制的光纤白光干涉解调仪连续测量传感器的腔长。如
图8 常温常压下的腔长
Fig.8 The cavity length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压力测量系统的分辨率是腔长测量分辨率与传感器压力灵敏度的比值。根据液氮中传感器的升压过程中的灵敏度,超低温压力测量系统的压力分辨率为
(9) |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微纳光纤EFPI超低温压力传感器。传感头由密封的微纳空气腔和光纤膜片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在-196 ℃的超低温环境中测量压力,升压和降压过程中的灵敏度几乎相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腔长从室温到超低温的变化趋势与理论分析一致。所提出的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结构坚固、测量范围大、受环境温度交叉影响小等特点,能够解决在超低温环境中压力在线实时测量的技术难题。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