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光束对消光法颗粒粒径测量影响
在颗粒测量方法[
关于非平行光束消光和光散射问题,刘福水等[
不过,上述研究均未涉及多波长条件的消光法测量问题,消光法由于借助了不同波长下消光谱信息,而非散射光的空间分布信息,其特点和前述研究不同。为此,作者借助蒙特卡罗方法和标准颗粒的测量从数值和实验角度研究发散光束对消光法颗粒粒径测量的影响。
1 测量方法
1.1 消光法原理
如
(1) |
式中,τ是介质浊度,L为光程。对于球形被测颗粒,且各颗粒光散射满足不相关单散射,单位体积内N个粒径为D的单分散颗粒系浊度τ为
(2) |
式中,Cext和kext分别为消光截面和消光系数,是入射光波长λ、被测颗粒粒径D、颗粒相对于介质的相对折射率m的函数。将
(3) |
理论上,通过LB定律建立正演模型并计算消光系数矩阵,对所测消光谱反演可得颗粒粒径分布信息。不过,该模型的适用前提需满足平行光入射条件,而实际测量如采用非平行入射光源,仍依照LB模型会带来一定误差。对于发散光入射情形,引入蒙特卡罗方法,将入射光束离散化处理成离散光子,通过统计不同方位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子数即可模拟不同发散角范围下的消光特性,进而分析对消光谱和粒径反演的误差。
图1 消光法测量原理示意
Fig. 1 Schematic of light extinction measurement
1.2 蒙特卡罗仿真流程
蒙特卡罗方法是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随机模拟方法,将光在颗粒离散介质中的散射过程视为光子与颗粒的碰撞过程,且每次散射只与前一次散射有关[
(4) |
式中,和为发散光子的初始散射角和方位角,光子在初始发散角范围内均匀分布。结合初始方向余弦可计算得光子刚进入测量区坐标为,并以此坐标作为起算坐标。光子与颗粒碰撞相邻的两次散射之间的随机自由步长可表示为
(5) |
式中,是[0,1]范围内均匀分布随机数,消光效率可由Mie散射理论计算。 结合起算坐标、初始方向余弦以及相邻散射间的随机自由步长,光子首次发生散射的坐标可以表示为
(6) |
光子与颗粒碰撞后的空间散射角分布可以由Henyey-Greenstein相函数[
(7) |
式中,是另一个[0,1]范围内随机数,是不对称因子。再结合初始方向余弦以及发生散射后的散射角、方位角得到新的方向余弦为
(8) |
据此,由每一次散射后的方向余弦以及随机自由步长可以确定每次光子与颗粒碰撞的坐标,直至判定光子是否被吸收、从边界逃逸还是被接收。依据反照率(=Csca/Cext,散射截面与消光截面的比值)判定光子是否被吸收,当随机数时光子被吸收,反之被散射。假设接收器直径为d,接收角为,当光子z轴方向坐标,停止对光子跟踪并修正坐标得,此时判定光子被接收的条件为
(9) |
记录接收光子数目n,并重复下一个光子历程,直到完成所有光子计算,统计各个物理过程的光子数得到散射介质的消光特性。消光谱可表示为
(10) |
式中,n为接收光子总数,nset为设定光子数。
图2 发散光束仿真模型
Fig. 2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divergent beam
2 数值模拟
2.1 光子去向统计
按照前述模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统计每个物理过程的光子数可得颗粒系的散射和吸收特性。算例选取颗粒粒径D=0.2 μm、相对折射率m=1.196、体积浓度Cv=4×10-5、介质厚度L=10 mm,接收器尺寸d=0.8 mm。光子在散射介质中传输过程的分类如
图3 光子去向统计
Fig. 3 Statistics of photon events
2.2 程序验证
为验证蒙特卡罗计算程序的正确性,设定光子准直出射(发散角为零),将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的准直透射光消光谱与LB模型预测对比验证,并由
图4 蒙特卡罗和LB模型消光谱对比
Fig. 4 Comparison of extinction spectra of Monte Carlo and LB models
2.3 不同接收器尺寸和接收角消光谱
图5 不同接收器尺寸和接收角消光谱对比
Fig. 5 Comparison of extinction spectra with different receiver sizes and different reception angles
2.4 不同发散角范围消光谱
图6 不同发散角范围的消光谱对比
Fig. 6 Comparison of extinction spectra at different divergence angles
3 实验与结果
3.1 实验系统
实验系统如
图7 消光实验系统示意图
Fig. 7 Schematic of light extinction experiment system
3.2 消光谱和颗粒粒径分布反演
实验用标准颗粒为中国石油大学研制标称直径分别为0.2、0.8、2.88 μm的三种聚苯乙烯乳胶微球。分别测得每种颗粒在平行光及不同发散角入射条件下的透射光能,经处理得如
图8 实验测得不同发散角下的消光谱
Fig. 8 The experimental extinction spectra at different divergence angles
在400~700 nm波长范围内等间距的选取50个波长的消光谱,采用DFP(Davidon-Fletcher-Powell)算法[
图9 不同发散角下反演颗粒粒径分布
Fig. 9 Inverse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at different divergence angles
3.3 颗粒粒径误差
图10 不同发散角下模拟和实验平均粒径结果误差
Fig. 10 Errors of mean sizes at different divergence angles in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3.4 颗粒粒径反演修正
为修正发散光束对消光法粒径测量结果的影响,在粒径0.05~5 μm、入射光波长0.4~0.7 μm区间各线性分50档,用蒙特卡罗程序计算不同发散角下的消光值并构建系数矩阵代替Mie理论计算的消光系数矩阵,代入反演算法。对粒径0.8 μm的颗粒在发散角为5°、10°、15°、20°下实验消光谱反演,修正前后反演结果与误差如
Divergence angle/(°) | Experiment | Correction | ||
---|---|---|---|---|
Inversion size/μm | Relative error/% | Inversion size /μm | Relative error /% | |
0 | 0.791 | -1.13 | 0.807 | 0.87 |
5 | 0.837 | 4.63 | 0.795 | -0.63 |
10 | 0.859 | 7.38 | 0.784 | -2.00 |
15 | 0.887 | 10.88 | 0.812 | 1.50 |
20 | 0.902 | 12.75 | 0.811 | 1.38 |
4 结论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发散光束下发散角变化对消光法粒径测量的影响,搭建基于发散光束的消光法实验平台,针对三种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乳胶球标准颗粒进行实验,测得不同发散角条件下的消光谱,并反演出颗粒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发散角下实验消光谱的变化趋势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颗粒粒径反演误差整体上随发散角增大而增加,在20°发散角下粒径为0.2、0.8、2.88 μm的颗粒测量结果误差分别为4.25%、12.75%、-9.55%。对粒径0.8 μm的颗粒在发散角为5°、10°、15°、20°的实验消光谱反演修正,反演误差在2.00%以内,该方法可实现对于此类问题的误差修正。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