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图形化阵列制备及其场致发射性能研究
场致发射(Field Emission,FE)具有无时延、低功耗等优点,因此大面积可寻址场发射体阵列(Field Emission Arrays,FEA)在真空电子设备中具有重要应用,如X射线源、成像探测器、太赫兹、场发射显示器、平板光源和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大面积背光单元(Backlight Unit,BLU)等 [
目前,已有一些关于图形化纳米阵列在场致发射电子源的报道。文献[
本文利用ANSYS Maxwell 16.0研究电场分布和电子运动轨迹规律[
1 模型仿真与场发射调控机理分析
为了解释图形化阵列间距对场发射性能的调控机理,首先通过ANSYS模拟计算图形化发射体阵列的电势分布和电子运动轨迹,寻找电子发射轨迹的边界条件。仿真模型采用ANSYS Maxwell 16.0软件执行计算,采用以下模型对电子发射轨迹和电势分布进行仿真分析。具体设置参数如下:阳极为3 cm(长)×2 cm(宽)的铜平板,加载的电压为10 V;图形化阴极阵列直径为200 μm,阵列间距分别为200 μm、400 μm和600 μm,加载Ag材料,阴阳极板间距为500 μm。
电子轨迹示意如
图1 不同阵列间距的电子运动轨迹
Fig. 1 Electronic trajectory diagram with different array spacings
图2 阵列间距为200 μm、400 μm、600 μ m的阴极表面电场分布曲线
Fig. 2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curves with array spacing of 200 μm , 400 μm and 600 μm
同时,阵列间距d 越大,阵列密度越小,则阴极有效发射面积变小,而场增强因子增大;反之,阵列间距d 越小,阵列密度越大,则阴极有效发射面积变大,而场增强因子减小。因此,结合以上对电场分布情况的分析,仿真结果建议选择阵列间距 d 不能太大或太小,单元阵列间距选取适中数值时,不仅电场分布最均匀,而且场增强因子和阴极有效发射面积也达到最佳均衡。
2 实验与结果
2.1 图形化ZnO阵列的制备
通过将乙酸锌二水合物(Zn(CH3COO)2·2H2O)溶解在乙醇中制备浓度为 10 mmol/L 的溶胶-凝胶前体墨水。超声处理 30 min后,将墨水通过 0.2 μL 注射器过滤器过滤,以确保墨水内部不存在 ZnO 纳米颗粒,从而避免喷嘴堵塞的问题。利用与CAD系统集成的喷墨打印机,选择30 pL喷头,将所需图案的醋酸锌油墨种子层打印在ITO基板上。随后,将样品置于马弗炉中 400℃ 下退火半小时。50 mmol/L乙酸锌二水合物和HMTA的混合水溶液作为生长液,其摩尔比为1∶1。将基板倒置浸入上述溶液中,将薄盖玻片放置在具有2 mm 间隔物的基板上,以控制和抑制自然对流以及未接种的相邻基板区域上的后续纳米棒的生长。将反应液置于预热好的烘箱中,设定温度为90℃,生长时间为2 h。反应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冲洗样品并在加热平台上干燥。
2.2 图形化ZnO阵列的表征方法
利用光学显微镜Olympus BX51M观察喷墨打印图案衬底形貌,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Hitachi S3000N、透射电子显微镜TECNAI G2F20分布检测 FESEM和TEM图像,研究图案化ZnO纳米棒形貌。使用 X'Pert Pro MPD X 射线衍射仪,通过 XRD 测量分析 ZnO 纳米棒的晶体结构和取向。在高真空度5.0×10-4 Pa中测试场发射性能,其中阴极是所制的 3 cm×2 cm样品,涂有荧光粉的ITO玻璃作阳极,两者之间间距为0.5 cm,I-V特性曲线由数字万用表(安捷伦)测得。场发射测试系统模型如
图3 场发射测试系统示意图
Fig. 3 Schematic diagram of field emission test system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形貌结构表征
图4 图形化ZnO阵列的形貌表征图像
Fig. 4 Topography characterization images of patterned ZnO array
为了确定晶体结构,XRD采用Co靶辐射(λCo=0.179 3 nm)来表征产品,
图5 图形化ZnO纳米棒阵列的XRD图
Fig. 5 XRD spectra of patterned ZnO nanorod array
为了进一步了解样品不同元素的化学状态,对样品进行了XPS分析,得到的XPS光谱如
图6 图形化ZnO纳米棒的XPS能谱
Fig. 6 XPS spectrum of patterned ZnO nanorods
2.3.2 场发射性能分析
在较高的真空度下,场致发射可以用Fowler-Nordheim方程[
(1) |
式中,J是场发射电流密度(µA/cm2);A和B为功函数相关常量,A=1.54×10-6(A·eV/V2),B=6.83×103(V·eV-3/2 µm-1);E是阴极表面电场强度(V/µm),指J为10 μA/cm2时发射表面电场强度;ZnO的功函数φ为5.4 eV[
在5.0×10-4 Pa 的真空中测试了不同阵列间距的图形化ZnO 米棒阵列场发射特性。
图7 不同阵列间距的ZnO纳米棒的场致发射性能曲线
Fig. 7 The curves of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of ZnO nanorods with different array spacings
Array spacing/μm | Turn-on field/(V·μm-1) | Field enhancement factor |
---|---|---|
200 | 2.95 | 8 123 |
400 | 0.57 | 32 179 |
600 | 2.26 | 11 128 |
3 结论
本文通过ANSYS模拟计算图形化发射体阵列的电势分布和电子运动轨迹,构建图形化发射体阵列的有效发射尺寸和阵列密度综合调控模型,从而改善场致发射电子源的场致发射性能。然后,结合喷墨打印和水热生长技术制备ZnO图形化阵列。场发射测试结果表明,在ZnO阴极阵列有效发射尺寸为200 μm情况下,当图形化单元阵列间距为400 μm时,场发射性能最优,其开启场强为0.57 V /μm,场发射增强因子为32 179。本方法的成功实施将为研制高性能场致发射电子源奠定技术和理论基础,对柔性电子源制造和大规模集成具有重要意义,所提出的设计和优化图形化布局的新见解可以用于跨不同学科的印刷图案应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