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差时间计数型InGaAs脉冲频率调制数字读出电路研究
近红外(Near-infrared, NIR)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无损、高效率的特点,是物质成分分析的重要手段[
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PFM)型数字读出电路结构,又被称作电荷包计数型结构,可以在一个积分周期内对积分电容多次复位,将探测器的光电流转化为数字脉冲[
短波红外InGaAs探测器多采用电容负反馈放大(Capacitance feedback Trans-Impedance Amplifier, CTIA)输入级结构[
1 理论转换模型
CTIA输入级PFM数字读出电路的结构如
图1 CTIA注入级PFM数字读出电路结构
Fig.1 The structure of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digital readout circuit with CTIA input stage
CTIA输入级PFM数字化结构的转换过程主要存在两个比较重要的非理想因素,一是最后一次脉冲复位后积分电容上存在的残余电荷,由于该部分电荷未被纳入量化,因而会引起转换误差;二是实际复位过程中,复位脉冲和复位电流会导致部分积分电荷遗失,分别对其展开讨论。
首先分析积分电容残余电荷带来的影响,将电容的积分复位过程看作理想状态,一个积分周期的总积分电荷可以表示为
(1) |
式中,表示积分电荷; 表示脉冲计数码值,是光电流大小转换后的数字表征;表示积分电容在两次复位之间的积分电荷量,其值由积分电容大小C和复位前后的电压差决定;表示积分电容上的残余电荷,大小介于0和之间,可知残余电荷引起的误差最大为1个LSB。由
(2) |
由
对遗失电荷的分析需要着重关注电容积分复位过程的细节,因而将总积分电荷表示为
(3) |
式中,表示电容在两次复位之间的有效积分电荷量;表示单次复位过程中的遗失电荷,为总的遗失电荷。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大积分电流情况下,残余电荷引起的转换误差可以忽略。采用注入电流与积分时间的乘积表示电荷量,则
(4) |
式中,代表总的积分时间,为实际积分电流,为复位脉冲的宽度,由比较器反转速度和整形电路的延迟时间共同决定。对
(5) |
、、在特定的电路参数和应用环境下为常量,着重分析和的非理想变化趋势。因为PFM结构留给积分电容的复位时间极短,复位结束时电容上的复位电流不会立即消失,由电路知与探测器电流反向,故积分电流并非在所有时刻都与探测器电流相等,其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
(6) |
式中,为CTIA电路复位时的响应时间常数,与CTIA运放、探测器电容、复位开关和负载等有关。进而可推出的函数关系式为
(7) |
由
(8) |
式中,与积分电流成典型对数关系,而理想转换值与成线性关系,故在强光照条件下,随积分电流I增大,转换值线性度逐渐恶化。在同样的应用场景下,一个较小的积分电容有较高的转换精度,与之同时会导致更多的“积分-复位”循环,因而常规PFM结构需要在转换精度和转换线性度之间进行设计折衷。
图2 CTIA输入级PFM数字读出电路的非理想复位
Fig.2 The non-ideal reset of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digital readout circuit with CTIA input stage
2 电路设计与验证
短波红外InGaAs探测器在常温下的响应波长可达1.7 μm,通过调节铟的组分可以将截止波长扩展到2.5 μm。由于所探测的波段含有丰富的光谱特征信息,InGaAs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近红外光谱分析设备之中。以目前短波红外光谱传感物联网中微型光谱仪常采用的256×1线列光谱组件为例[
2.1 单元电路结构设计
基于第1节分析,可知当脉冲计数值较小时,CTIA输入级PFM结构的转换误差主要由残余电荷引起;随着注入电流增大,遗失电荷成为导致转换非线性的主要原因。针对CTIA输入级设计了两步式PFM数字读出电路单元,对残余电荷和遗失电荷引起的转换误差进行改善,其结构如
针对残余电荷引起的误差,采用脉冲计数粗量化加时间计数精细量化校正的两步式转换方法予以改善。如
(9) |
式中,为从粗略转换时间,即INT高电平时间, 为粗略转换码值, 为精细转换码值, 为时钟频率,为总积分时间。
图3 残差时间计数型两步式PFM数字读出电路时序图
Fig.3 The timing diagram of two-step residual-time-counting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digital readout circuit
为了改善遗失电荷导致的转换非线性,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减少复位次数。如
2.2 电路实现与仿真验证
256×1线列光谱组件的封装方案为两条128×1电路在光敏芯片上下布局,通过引线互联叉指读出。电路采用0.18 µm CMOS 1P6M模数混合工艺设计,其中模拟部分采用3.3 V电源电压,数字部分采用1.8 V电源电压。CTIA部分采用常规的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运放,比较器是模拟部分的关键模块,采用了经典的自偏置互补差分比较器结构,如
图4 自偏置差分比较器电路图
Fig.4 The circuit diagram of complementary self-biased differential comparator
针对短波红外光谱组件应用,在探测器零偏微分电阻4 GΩ,探测器电容10 pF的条件下,使用传输门作为复位开关,对
图5 残差时间计数型两步式PFM数字读出电路仿真结果
Fig.5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wo-step residual-time-counting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digital readout circuit
所设计的残差时间计数型PFM数字读出单元的电路版图如
图6 残差时间计数型两步式PFM数字读出电路单元版图
Fig.6 The unit layout of two-step residual-time-counting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digital readout circuit
3 结论
建立CTIA输入级的PFM结构理论模型,分析积分电容残余电荷和复位遗失电荷引起的转换误差和线性度问题。提出了双积分电容残差时间计数型两步式转换方案,基于0.18 µm CMOS工艺设计了针对256×1线列InGaAs光谱组件的CTIA输入级PFM数字读出电路,对残余电荷和复位遗失电荷引起的转换误差和线性度问题予以改善,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实现了16位脉冲计数粗略转换和最大16位残差时间计数精细转换相融合,为红外焦平面的野外复杂场景光谱应用提供了一种大动态范围数字读出方案。由于该电路结构在面阵焦平面的应用中会受到版图尺寸和功耗限制,后续设计中可以改用更小线宽的工艺制程,并进一步在电路结构和参数方面进行优化调整。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