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组分共轭聚合物的高灵敏度有机晶体管二氧化氮传感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世界各国对有毒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的严格立法,各种气体监测及预警装置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气体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基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的传感器因为成本低廉、响应快速、使用简便等优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高灵敏度对传感器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已经有许多关于提高晶体管式气体传感器灵敏度的报道[
本工作研究了基于给体-受体共轭聚合物联噻吩-氮杂异靛蓝-双(2-氧代二氢-7-氮杂吲哚-3-亚基)苯并二呋喃二酮(BTNIDNBIBDF-50)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通过在给体-受体单元引入第三组分NBIBDF增强聚合物的电子转移,达到双极性半导体的传输性质,使制备的传感器具有对目标气体多参数分析、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优势。通过合成三组分聚合物能够降低多层制备p型、n型半导体的工艺复杂性,且通过简单的浓度控制,可调控BTNIDNBIBDF-50半导体薄膜的表面形貌,研究其对NO2气体灵敏度的影响。
2 实验
2.1 OFET传感器的制备
制备底栅顶接触OFET器件结构如
图1 (a)传感器器件结构;(b)聚合物半导体合成路线。
Fig.1 (a) Sensor device structure; (b) Polymer semiconductor synthesis route.
3 结果和讨论
3.1 BTNIDNBIBDF-50薄膜的表面形貌及传感器电学性能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不同浓度BTNIDNBIBDF-50薄膜的表面形貌,
图2 不同浓度聚合物薄膜。(a)表面形貌;(b)孔径分布;(c)膜厚变化;(d)孔径和孔隙面积百分比变化。
Fig.2 Polymer film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 Surface morphology; (b) Pore size distribution; (c) Film thickness variation; (d) Percentage change in pore size and pore area.
使用底栅/顶接触结构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研究不同浓度聚合物半导体BTNIDNBIBDF-50的电学性能,设置漏极源极电压VDS=-80 V,栅极电压从20 V施加到-80 V测试传感器器件的转移特性,结果如
图3 不同浓度BTNIDNBIBDF-50传感器转移特性曲线。(a)3 mg/mL;(b)2 mg/mL;(c)1 mg/mL;(d)电学性能参数。
Fig.3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BTNIDNBIBDF-50 sensor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 3 mg/mL; (b) 2 mg/mL; (c) 1 mg/mL; (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versus concentration of polymer solution curve.
3.2 不同浓度BTNIDNBIBDF-50薄膜对二氧化氮的传感性能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BTNIDNBIBDF-50聚合物对NO2气体的传感性能,制备OFET传感器并在大气环境下测试其对NO2气体的传感性能,设置漏极源极电压VDS=-80 V,栅极电压从20 V施加到-80 V测试传感器器件的转移特性。首先测试不同浓度BTNIDNBIBDF-50的传感器在未通入NO2气体前的转移特性曲线作为基线,如
图4 不同浓度BTNIDNBIBDF-50传感器NO2传感特性。(a)3 mg/mL;(b)2 mg/mL;(c)1 mg/mL。
Fig.4 NO2 sensing characteristics of BTNIDNBIBDF-50 sensor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 3 mg/mL; (b) 2 mg/mL; (c) 1 mg/mL.
对不同浓度BTNIDNBIBDF-50的传感器施加VGS=-35 V的栅极电压,测试传感器在通入NO2气体前后电流和阈值电压的变化如
图5 不同浓度BTNIDNBIBDF-50传感器。(a)源漏电流与溶液浓度的关系;(b)阈值电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Fig.5 BTNIDNBIBDF-50 sensor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 Source leakage current versus solution concentration; (b) Threshold voltage versus solution concentration.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浓度BTNIDNBIBDF-50聚合物半导体对NO2气体传感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传感器通入不同浓度的NO2气体,气体浓度是通过流量计控制NO2气体与高纯度N2气体的流量比例,总流速控制在400 mL/min。对传感器的栅极施加0.2 Hz的脉冲工作电压,以克服OFET偏压不稳定的特性,Von=-35 V,Voff=0 V,漏极电压恒定为-35 V,测试结果如
(1) |
其中S为传感器灵敏度,IGas为传感器暴露在NO2气体条件下的源漏极电流,I0表示未暴露在NO2气体条件下的源漏极电流。从
图6 对不同浓度NO2气体灵敏度变化。(a)3 mg/mL;(b)2 mg/mL;(c)1 mg/mL;(d)NO2浓度与灵敏度变化曲线。
Fig.6 Sensitivity curves of NO2 ga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 3 mg/ mL; (b) 2 mg/ mL; (c) 1 mg/ mL; (d) Sensitivity curve versus concentration of NO2.
3.3 BTNIDNBIBDF-50传感器的选择性测试
气体选择性测试是测试传感器在混合气体中对目标气体的辨别能力。采用饱和蒸汽压的方式对不同浓度BTNIDNBIBDF-50传感器进行气体选择性测试,测试装置如
图7 (a)选择性测试装置示意图;(b)BTNIDNBIBDF-50浓度为2 mg/mL时对不同气体的电流变化。
Fig.7 (a)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electivity test device; (b) Current change of BTNIDNBIBDF-50 to different gases at concentration of 2 mg/mL.
图8 BTNIDNBIBDF-50浓度为2 mg/mL时对不同气体的电流变化
Fig.8 Current change of 2 mg/mL BTNIDNBIBDF-50 films to different gases
(2) |
其中,P是饱和蒸汽压,T是温度,A、B、C为安托因常数,可以通过查找表找到。从
3.4 BTNIDNBIBDF-50传感器的循环测试
循环测试可以测试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为了克服OFET偏压不稳定的特性,对传感器的栅极施加0.2 Hz的脉冲工作电压,Von=-35 V,Voff=0 V,漏极电压恒定为-35 V,循环测试结果如
图9 BTNIDNBIBDF-50浓度为2 mg/mL时对NO2气体的循环测试曲线
Fig.9 Cyclic test curve of NO2 gas at 2 mg/mL concentration of BTNIDNBIBDF-50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三组分聚合物BTNIDNBIBDF-50所制备的OFET传感器电学性能和对NO2气体的传感特性,并通过简单的浓度控制,调控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形貌。聚合物BTNIDNBIBDF-50所表现出的双极性传输性质使其制备的传感器对NO2气体表现出优异的传感性能。通过调控旋涂溶液的浓度,使半导体薄膜出现明显的孔洞结构,提高了传感器对NO2气体的灵敏度,在半导体浓度为2 mg/mL时对10×10-6 NO2气体的灵敏度为121.44%。由于解吸附速率的变化大于吸附速率的变化,进一步降低半导体的浓度会使传感器的灵敏度下降。半导体BTNIDNBIBDF-50浓度为2 mg/mL时,传感器在混合气体中对NO2气体表现出高选择性,且在100次以上的循环测试后保持较高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这种将三组分聚合物应用到OFET气体传感器的方法使制备的双极型传感器工艺简便,且通过简单的浓度控制,便可调控薄膜表面的孔洞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对OFET传感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