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定位平台Hammerstein建模与反馈线性化控制
以压电陶瓷作为驱动元件,以柔性铰链作为导向放大机构的压电定位平台能够提供高定位精度和快响应速度,已广泛应用于微机械制造、微型零件的操作与装配、超精密加工、生物工程、生命与医疗科学、光学调整、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光电等领域[
迟滞模型一般被分为三大类:物理类迟滞模型、现象类迟滞模型和智能类迟滞模型。物理类迟滞模型是基于压电材料的物理特性建立的迟滞模型,如Jiles-Atherton模型[
针对迟滞非线性特性的控制方法可大致分为三类:反馈控制、前馈控制以及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反馈控制直接设计非线性控制器驱动研究对象,使其与期望的轨迹信号保持一致[
针对压电定位平台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迟滞非线性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Hammerstein结构的迟滞建模方法及基于此模型的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首先,分析压电定位平台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迟滞非线性特性,采用Hammerstein模型精确描述迟滞非线性特性,并进行参数估计。其次,以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设计跟踪控制器。最后,在压电定位平台上,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设计的跟踪控制器的有效性。
2 Hammerstein结构的迟滞建模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压电定位平台,如
图1 压电定位平台
Fig.1 Piezoelectric positioning stage
图2 压电定位平台迟滞非线性特性曲线
Fig.2 Hysteresis curves of piezoelectric positioning stage
Hammerstein模型包含静态迟滞非线性模型H和线性动力学模型G(s),两者级联在一起能描述压电定位平台输入量与输出量的迟滞非线性特性,其结构如
图3 Hammerstein模型结构
Fig.3 Structure of Hammerstein model
PI模型结构简单,能准确描述静态的迟滞非线性特性。本文将PI模型作为Hammerstein模型中的静态迟滞非线性模型H。PI模型由多个play算子加权叠加而成,其数学表达形式为:
(1) |
其中:u(t)为系统的输入,v(t)为中间迟滞量的输出,、为权重参数,为阈值,为阈值的序号,为play算子。
u(t)作为play算子输入时,play算子输出值为:
(2) |
play算子在初始条件下为
(3) |
其中:为输入初始值,为play算子初始输出值。
但PI模型只能描述对称的迟滞环,而压电定位平台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迟滞环具有非对称特性。为了描述非对称迟滞环,本文将多项式引入PI模型中,得到修正的PI模型(Modified PI, MPI):
(4) |
其中,为权重参数。
Hammerstein结构中的线性动力学模型G(s)描述系统的线性动态特性,
(5) |
其中:,分别为柔性模态的阻尼比和固有频率。
根据
(6) |
由
(7) |
本文中的Hammerstein模型由静态的MPI模型,如
在设计控制器之前,需要对建立的Hammerstein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以残差平方和最小作为代价函数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中的参数值。
3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器设计
针对具有迟滞非线性特性的压电定位平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将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然后利用线性系统的技巧进行闭环控制,如
图4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方框图
Fig.4 Block diagram of input-output feedback linearization control strategy
要使得压电定位平台的输出y(t)跟踪一个期望轨迹r(t)(期望轨迹r(t)及其对时间的足够高阶导数已知且有界),需要找到输出y(t)与控制输入u(t)之间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关系,从而设计控制输入u(t)来控制输出y(t)的跟踪性态。但压电定位平台的输出y(t)只是通过非线性方程间接地依赖于控制输入u(t),要找到合适的控制输入u(t)来控制输出y(t)的跟踪性态并不容易。因此,本文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策略先假设设计一个控制输入u(t),其表达式中包含一个新输入w(t),使输出y(t)与新输入w(t)之间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接着使用线性控制技巧设计新输入w(t),实现对系统的闭环控制,详细内容如下。
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控制输入:
(8) |
其中:w(t)是一个待定的新输入,f(t)是
(9) |
将
(10) |
显然,输出y(t)与新输入w(t)之间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根据
(11) |
(12) |
其中:为前馈控制器,为PD反馈控制器,其中和为PD反馈控制器参数。
将
(13) |
4 实验与结果
实验装置系统由压电定位平台、驱动放大器、电容位移传感器、Speedgoat实时控制系统、上位机构成,如
图5 实验装置
Fig.5 Experimental setup
4.1 迟滞模型参数估计实验与结果
基于第二节所建立的Hammerstein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以频率为1~100 Hz,幅值为100 V的扫频信号作为输入信号,驱动压电定位平台获得辨识所需要的数据。本文选取6个play算子,根据获得的实验数据,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实现模型参数估计。
模型参数 | 值 | 模型参数 | 值 |
---|---|---|---|
0.392 3 | 0.074 5 | ||
0.159 6 | -0.042 1 | ||
-0.004 3 | -2.633e-06 | ||
0.073 6 | 0.547 8 | ||
0.010 4 | 10 473 |
图610 Hz、50 Hz和100 Hz模型验证
Fig.6Model verification of 10 Hz, 50 Hz and 100 Hz
频率/Hz | 10 | 20 | 50 | 80 | 100 |
---|---|---|---|---|---|
RMSE/μm | 0.475 7 | 0.389 5 | 0.340 6 | 0.316 9 | 0.326 0 |
从
4.2 跟踪控制实验与结果
基于4.1节中获得的模型参数设计
图7 10 Hz、50 Hz和100 Hz跟踪控制结果
Fig.7 Tracking control results of 10 Hz, 50 Hz and 100 Hz
输入信号频率/Hz | 控制方法 | RMSE/μm |
---|---|---|
10 | MRPI Feedforward | 0.544 4 |
MRPI Feedforward+PID | 0.201 9 | |
IOFL | 0.154 6 | |
50 | MRPI Feedforward | 1.298 5 |
MRPI Feedforward+PID | 0.619 9 | |
IOFL | 0.498 1 | |
100 | MRPI Feedforward | 4.934 7 |
MRPI Feedforward+PID | 1.723 8 | |
IOFL | 0.926 6 |
从
图8 混合信号跟踪控制
Fig.8 Tracking control of composite signal
5 结 论
本文针对压电定位平台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迟滞非线性特性,首先建立了一种能精确描述迟滞非线性特性的Hammerstein模型,并进行了参数估计。模型辨识实验结果表明,Hammerstein模型能有效地描述压电定位平台的迟滞非线性特性,在频率分别为10 Hz、50 Hz、100 Hz的正弦输入信号下的建模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75 7 μm、0.340 6 μm、0.326 0 μm。接着在所建立的Hammerstein模型基础上,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设计跟踪控制器。并设计基于MRPI模型的前馈补偿控制实验和基于MRPI模型的前馈补偿与PID反馈复合控制实验作为对比实验。通过向控制系统输入幅值为60 V的不同频率(10 Hz、50 Hz、100 Hz)正弦信号对比三种控制方法的跟踪性能。跟踪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RPI模型的前馈补偿控制方法的跟踪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44 4 μm、1.298 5 μm、4.934 7 μm。基于MRPI模型的前馈补偿与PID反馈复合控制方法的跟踪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01 9 μm、0.619 9 μm、1.723 8 μm。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IOFL)控制方法的跟踪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54 6 μm、0.498 1 μm、0.926 6 μm。通过对比发现,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IOFL)控制方法优于其他两种控制方法,提高了压电定位平台的跟踪精度。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