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转化特性的研究
造纸行业的污染控制一直是其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由于造纸原料结构调整,利用废纸进行制浆造纸在行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占比已远超50
废水“零排放”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终方向,实施“零排放”发展战略是造纸工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废纸制浆造纸废水成分较复杂且可生化性差、悬浮物含量高、色度
为适应高标准稳定排放或回用要求,深入了解所产生的制浆造纸废水主要成分,及其工艺段污染物去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迁移转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以回用为目标的深度处理技术选择与运行调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山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某造纸厂废纸制浆造纸废水为例,首先对废水的常规水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随后对水中溶解性污染物(DOM)的特征及其在各处理工段中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识别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最后对深度处理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构成进行分析,为其回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提高废纸制浆造纸废水的处理水平、保障回用水的水质安全提供一定借鉴。
1 实验
1.1 实验水样采集
废水水样取自山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某造纸厂的废水处理系统,该造纸厂以废纸浆为原料,废水处理厂设计规模65000 t/d,该废水包含了来源于废纸制浆、造纸等工艺环节的废水。其废水处理采用:“IC-SBR-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处理流程如
图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取样点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and sampling points
1.2 分析方法
1.2.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采用pH-100笔式酸度计(上海力辰邦西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对废水pH值进行测定;采用TDS-01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卓芃)测定废水总溶解性固体(TDS);采用6B-200COD快速检测仪(江苏盛奥华股份公司)测定废水CODCr;采用过硫酸钾消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893—89)测定废水总磷;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 7479—87)测定废水氨氮;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测定废水总氮。
1.2.2 阴离子含量分析
采用ICS 5000离子色谱仪(Thermo Fisher,美国)检测废水中阴离子含量。检测条件:色谱柱DionexIonPac-AS 23阴离子分析柱(4 mm.i.d×250 mm)和Dionex Ion Pac-AG 23阴离子保护柱(50 mm×4 mm);分离条件:柱温30℃;进样量10 μL,定量环控制进样量;流动相:碳酸钠4.5 mmol/L-碳酸氢钠0.8 mmol/L,等度淋洗,淋洗液流速:1.0 mL/min;电导检测,抑制电流为25 mA。
1.2.3 溶解性有机物分析
(1)分子质量
采用Waters2414凝胶渗透色谱仪(Waters,美国)测定分子质量。测试条件:标准物聚苯乙烯,以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进样体积20 μL。
(2)亲疏水性组分测定
采用DAX-8与XAD-4树脂串联对废水进行亲疏水组分分析,将树脂装入层析柱并压实,通入超纯水至出水水质与超纯水一致,水样通过0.45 μm的滤膜后调节pH值为2,依次通过DAX-8与XAD-4树脂,通过两树脂的为亲水性物质。用pH值为13的NaOH溶液洗脱吸附在树脂上的有机物,吸附在DAX-8树脂上的为强疏水性物质,吸附在XAD-4上的为弱疏水物质。水样通过层析柱的流速为1.5~2.5 mL/min,洗脱流速为0.5~1.5 mL/min。完成后调节原水及每种组分水样pH值为7左右,4℃下保存待用。采用highTOCⅡ总有机碳分析仪(ELEMENTAR,德国)对亲疏水性组分的TOC进行测定。
(3)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采用CaryEclipse荧光分光光度计(Agilent,美国)测定三维荧光光谱。激发波长280~600 nm,发射波长240~450 nm,狭缝宽度5 nm,光电倍增管电压700 V,扫描速度12000 nm/min。
(4)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
采用Nicolet AVATAR 36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Nicolet,美国)对废水进行分析;采用UV-178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岛津,日本)对废水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测定,波长扫描范围:190~700 nm。
(5)气相色谱-质谱
采用Agilent 6890-59731全二维气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析仪(GC-MS,Agilent,美国)对废水进行测定。气相色谱检测条件:色谱柱DB-5石英毛细柱(30.0 m×0.25 mm×0.25 μm);色谱分离条件:柱温50℃(保持4 min)→15℃/min→155℃(保持3 min)→10℃/min→210℃(保持8 min)→10℃/min→240℃(保持8 min)→30℃/min→300℃(保持10 min);进样口温度220℃;载气(流量)N2(21.5 mL/min);分流比10∶1;质谱检测器:EI源,电子能量70 eV,源温200℃,扫描范围45~450 m/z,溶剂延迟时间2.5 min。
2 结果与讨论
2.1 废水常规水质指标分析
该造纸厂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生产瓦楞原纸,排放的废水主要来自废纸的碎浆、筛选、浮选及抄纸过程。废水水质因排水量不同而不同,吨纸产品排水量低,则排放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反之亦然。一般情况下,造纸(废纸类)的CODCr产生量为70~90 kg CODCr/t
注 取样间隔2~4 h取1次;每次取500 mL,取4次;每次水样每个指标重复测3次,取平均值。
2.2 废水中主要DOM特征分析及其在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2.2.1 UV-Vis特征及FT-IR分析
UV-Vis吸收光谱可通过特定波长的吸光度变化表征废水的有机物特
图2 废水UV-Vis谱图
Fig. 2 UV-Vis spectra of wastewater
图3 废水FT-IR谱图
Fig. 3 FT-IR spectra of wastewater
2.2.2 DOM三维荧光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DOM三维荧光(3D-EEM)可获得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同时变化时的荧光强度信息,而荧光光谱峰的位置及强度与DOM的成分和结构及芳香性等有密切联系,因此能够揭示DOM的分类及其含量信
对废水原水及各取样点水样进行三维荧光光谱扫描,获得激发-发射矩阵(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EEM),基于EEM数据以等高线的形式描绘出的结果如
图4 废水的3D-EEM图
Fig. 4 3D-EEM diagram of wastewater
2.2.3 DOM分子质量分布及亲疏水性分析
采用凝胶色谱法对废水原水及各取样点水样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测定,经线性换算,其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见
图5 废水分子质量分布
Fig. 5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of of wastewater
废水中DOM的亲疏水特性与废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具有一定的联系,通过了解废水中DOM的化学行为特性,可优化废水处理工艺。采用DAX-8与XAD-4树脂对废水各水样中DOM进行亲疏水性组分分离,结果如
2.2.4 GC-MS分析
为了进一步揭示废水处理过程中DOM的迁移转化,采用GC-MS对各取样点水样分
图6 废水GC-MS全扫描谱图
Fig. 6 GC-MS full scan spectra of wastewater
注 TIC为总离子流。
注 R.T. 表示水力停留时间,以下同。
由
2.2.5 工艺诊断与最终出水中难处理污染物(组分)的识别
有研究者曾归纳出根据不同特性污染物的适宜处理方法,如
图7 污染物组分的分子质量与亲疏水性的处理工艺选
Fig. 7 Selection of treatment process for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hydrophobicity of pollutant component
通过前面分析结果可知,该造纸厂废纸制浆造纸废水水量大、CODCr和SS均较高,经过物理、生化及Fenton处理后,最终出水CODCr已降至37.8 mg/L,废水中残留的难降解有机物主要为芳香族、长链烷烃类等中低分子质量(1000~10000)的疏水性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废纸造纸过程中纤维的溶出物、废纸的油墨、颜料及各种添加剂、杀菌剂和施胶剂等。因此,造纸工艺中尽量避免使用含有芳香环的添加剂,尽量少加或不加长链脂肪酸的物质,以减少各类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根据
3 结论
3.1 废纸造纸废水原水中COD较高,其中非溶解性及可降解成分高达98.3%,废水经过IC-SBR-Fenton氧化联合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行业废水排放标准GB 3544—2008要求。
3.2 废水中溶解性污染物(DOM)成分主要以腐殖质、蛋白类有机物和长链烷烃类物质为主,为疏水性物质,分子质量分布较宽;经IC-SBR-Fenton氧化处理能有效降低DOM,但最终出水中仍残余部分有机物,主要为含有苯环、长链烷烃类等中低分子质量(1000~10000)的疏水性物质。
3.3 为进一步降低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后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组分,建议企业一方面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尽量少加或不加含有芳香环或长链脂肪酸的添加剂,另一方面,若需对出水进行回用,需调整废水处理工艺及参数,以达到回用水要求。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