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再生纤维造纸废水二级出水的研究
制浆造纸工业是我国工业水污染物产生的主要行业之
序批式颗粒污泥床反应器(SBBGR)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是在序批式反应器(SBR)内装填纤维填料、陶粒、活性炭等填料,然后在填料中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的一种新型反应器。其具有较高的污泥浓度,同时存在好氧、缺氧与厌氧环境,为好氧、缺氧和厌氧微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有较丰富的生物相,能够同时进行好氧和厌氧代谢活
1 实 验
1.1 接种污泥
实验用污泥样品取自广东某造纸废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呈褐色,污泥浓度(MLSS)为5.82 g TSS/L,挥发性固体悬浮物(MLVSS)/MLSS值在0.52~0.58之间。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水质分光光度计(DR2800,美国HACH);COD消解仪(DRB200,美国HACH);曝气装置(ACO-9601,广东海利集团);pH精密酸度计(PB-10,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溶解氧测定仪(HQ40d,美国HACH);循环蠕动泵(77601-00,美国Cole-Parmer);进水蠕动泵(NKCP-C-S10B,中国卡默尔);恒温水浴锅(HH-4,常州奥华仪器);BOD测定仪(BODTrakII,美国HACH);恒温振荡器(ZD-85,常州澳华仪器有限公司);冷冻干燥仪(LC-10N-50A,上海力辰邦西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Agilent5973,美国Agilent Technology);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TENSOR27,德国Bruker)。
无水乙酸钠、氯化铵(NH4Cl)、磷酸二氢钾、碳酸氢钠、磷酸钠(Na3PO4)、磷酸氢二钾(K2HPO4)、氯化钾(KCl)、氯化钠(NaCl)、浓硫酸和氢氧化钠,购于广州化学试剂厂;乙酸乙酯、二氯甲烷,购于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实验用水
实验用水分为人工模拟废水及广东某造纸厂的再生纤维造纸废水二级出水。SBBGR使用人工模拟废水培养运行90天进入驯化过程,驯化过程使用模拟废水和造纸废水的混合废水。驯化过程历经5个阶段,每个阶段运行8天,二级出水分别占进水的20%、40%、60%、80%和100%,历时40天后驯化完成。
人工模拟废水中投加适量Na3PO4、K2HPO4、KCl、NaCl等物质提供给反应器内微生物营养所需的微量元素;碳源、氮源、磷源分别由无水乙酸钠、NH4Cl、KH2PO4提供,将废水的CODCr、氨氮、TN的浓度分别控制在1000、40~60和8.0~2.0 mg/L;用碳酸氢钠调节pH值为(7.4±0.2)。
二级出水CODCr、BOD5、TN、总磷(TP)分别为(190±33.4)、(7.2±1.7)、5.6~9.6、1.83~4.22 mg/L,pH值为6.8~7.5,呈浅黄色,色度在163~179 CU之间。
1.4 实验方法
图1 SBBGR反应器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BBGR reactor
1.5 分析方法
使用水质分光光度计,采用重铬酸钾法、过硫酸盐氧化法、消解-抗坏血酸法,分别测定废水CODCr浓度、TN、TP;根据国家标准GB 11901—89测定废水固体悬浮物(SS);使用pH精密酸度计测定废水pH值;通过溶解氧测定仪测定废水溶解氧;采取5日生化培养法测定废水BOD5。
1.6 FT-IR分析
取50 mL待测水样,在4000 r/min转速下离心20 min,取上清液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后的样品用溴化钾压片法制样,用于红外光谱分析。
1.7 GC-MS分析
准备3份200 mL的水样,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其中2份分别用1 mol/L的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2和12。将水样分开置于分液漏斗,加入30 mL乙酸乙酯和20 mL二氯甲烷后在恒温振荡器中振荡30 min,充分混合后静置20 min,分层后取出有机相完成1次萃取,向剩余水相中继续加入30 mL乙酸乙酯和20 mL二氯甲烷继续萃取,重复上述操作,萃取3次后将所有有机相收集在一起,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脱水后自然蒸发至5 mL,保存样品用于GC-MS分析。
GC-MS分析条件: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系统进样器(7683B,美国Agilent Technology)自动进样,分流比10∶1;使用高纯氦气为载气,流量1 mL/min,进样量l µL;升温程序为柱温60℃,进样口温度280℃;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电压1.2 kV,电子轰击能量70 eV,质量扫描范围30~500 amu,检索谱库为NIST14。
1.8 微生物分析
将接种污泥和成熟好氧颗粒污泥样品送至苏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污泥进行16S rDNA扩增子测序,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样本中原核生物16S rDNA的可变区,构建高通量测序文库并对16S rDNA可变区序列进行分析,从而鉴定环境中原核微生物的组成与丰度。测序得到的每一条序列来自于1个菌种,对序列进行归类操作,将序列按照彼此的相似性归类为许多小组,1个小组就是1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在97%的相似水平下对所有序列进行OTU划分并进行生物信息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污泥颗粒化培养过程
使用人工模拟废水培养,在反应器启动第5天,接种污泥在填料外形成一层较薄的生物膜,呈褐色絮状;培养过程中生物膜逐渐变厚,在生物膜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循环泵流量从120 mL/min增加至150 mL/min,以增大反应器内的水力剪切力,使部分生物膜分离沉积在填料内部;反应器启动第40天,填料内部可观察到1~2 mm粒径的颗粒污泥;随后颗粒污泥在填料内部生长,在第50天污泥粒径达到2~5 mm,反应器启动完成。此时反应器中微生物由两部分组成:附着在塑料填料外部的生物膜和填料孔隙内生长的、与孔隙大小相似的颗粒污泥。填料中的好氧颗粒污泥如
图2 好氧颗粒污泥
Fig. 2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2.2 二级出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驯化阶段目的是使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逐渐适应造纸废水的环境,使能降解废水中包括难降解有机物在内污染物的微生物得以生存增长,而不能适应的逐渐被淘
图3 SBBGR反应器对CODCr的去除效果
Fig. 3 Removal of CODCr by SBBGR reactor
从
驯化阶段及稳定运行阶段SBBGR对废水SS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如
图4 SBBGR反应器对SS和色度的去除效果
Fig. 4 Removal of SS and chroma by SBBGR reactor
经好氧处理后废水色度一般会提高,这可能是由于高分子质量有机物的降解导致发色官能团的形
2.3 FT-IR分析
对二级出水及SBBGR反应器出水进行FT-IR分析,结果如
图5 二级出水及SBBGR反应器出水的FT-IR图
Fig. 5 FT-IR spectra of secondary effluent and SBBGR effluent
由
2.4 GC-MS分析
对SBBGR反应器处理前后的二级出水进行GC-MS分析,谱图如
图6 GC-MS色谱图
Fig. 6 GC-MS chromatogram
从
从
2.5 微生物分析
取驯化前SBBGR反应器中的污泥和稳定运行阶段SBBGR反应器中的污泥,分别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污泥样品的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如
图7 不同分类水平下的物种分布
Fig. 7 Species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taxonomic levels
注 (1)驯化前污泥,(2)稳定运行阶段污泥。
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是反映菌群丰度的指标,数值越大表明丰度越高,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是反映菌群多样性的指标,其数值越大表明群落多样性越高。从
如
在属水平上(见
二级出水经过处理后,SBBGR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得到了提高,未确定分类的菌属(Unclassified)含量从3.8%增至8.7%,表明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产生了大量新的微生物种群。竞争性假丝酵母菌是反硝化聚糖菌的一种,因为二级出水有机物及氮含量低,竞争性假丝酵母属的增殖受到了抑制,含量下降。同时,陶厄氏菌相对丰度提高,代替竞争性假丝酵母菌成为了驯化后污泥中相对丰度最高的菌属,陶厄氏菌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性以及降解芳香族有机物的能
3 结 论
本研究采用序批式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培养(SBBGR)、训化好氧污泥,并应用于处理再生纤维造纸废水二级出水,研究结论如下。
3.1 使用人工模拟废水培养SBBGR反应器90天后,用再生纤维造纸废水二级出水逐渐替代人工模拟废水,经过40天驯化后,使用SBBGR反应器处理再生纤维造纸废水二级出水,在进水CODCr和BOD5浓度分别为(190±33.4)和(7.2±1.7)mg/L条件下,出水CODCr浓度可降至(95±22)mg/L,去除率为(47.7±5.0)%。
3.2 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表明,SBBGR反应器能有效降解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对芳香族化合物为代表的特征污染物具有良好的降解去除效果。
3.3 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驯化后的SBBGR反应器中微生物丰度略微降低但物种多样性有所增加,具有降解芳香族有机物能力的陶厄氏菌和脱硫微菌的相对丰度有所提高。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