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综合体内园林混凝土道路、小桥的质量控制
武威雷台景区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总体规划是通过保护开发建设,打造集雷台遗址保护、历史教育、旅游休闲、文创基地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型5A级城市中央文化观光景区。该项目根据土地用途分为A、B、C、D四大块:A地块包括综合服务接待中心、景区管理中心、景区主入口地下车库;B地块包括演艺中心、文创孵化中心、天马文创孵化产业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C地块包括河西文化旅游步行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丝路广场服务中心、葡萄美酒文化产业街区、天马博物馆、汉文化博物馆、诗词博物馆、古墓探险馆、室外公共卫生间;D地块包括凉州诗词园、天马博览园等园林景观工程,以及整个项目的配套服务设施、人工湖、园林景观、室外亮化、雕塑、水舞灯光秀、智慧旅游及综合管网等配套工程。
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助推武威市“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为武威市文旅经济发展和加快建设“六个新武威”作出更大贡献。
一、武威雷台项目混凝土工程质量把控要点
(一)设计方面
文化旅游综合体内的园林混凝土道路是景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不仅承载着游客的通行需求,还影响着整个园区的景观效果。在设计上,园林混凝土道路要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景观效果。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全园的骨架和回环。同时,园区主路的宽度和图案设计也需要统一、协调,以体现园区的整体风格。此外,园区支路和小径的设计要更加注重与景点的联系和景观的营造,以优美、舒展、富于弹性的曲线构成有层次的景观,体现园林艺术性的部分。
(二)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对于园林道路混凝土施工来说,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着最终施工质量,所以要从根本上保障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原材料采购过程中,要严格遵照项目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来确定混凝土原材料的相应指标,包括:材料等级、类型等。以武威雷台项目来说,道路混凝土的原材料要采用42.5级的水泥,所用碎石粒径要控制在5-25mm范围内,所采用的砂料为Ⅱ区中砂,所用粉煤灰材料为Ⅱ级,要采取S95级的矿粉材料。为了保证进场原材料的质量,避免原材料质量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施工人员要按照图纸等相关资料要求进行必要试验(包括:水灰比试验、集料颗粒级配试验等),对于各原材料进行验证[1]。
(三)对于混凝土搅拌质量进行严控
传统的混凝土搅拌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但随着机械设备的发展,人工搅拌方式逐渐被取代。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搅拌设备主要有自落式搅拌设备、强制式搅拌设备等。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对混凝土的搅拌时长、搅拌顺序、搅拌设备容量等指标进行严格控制。例如在进行干料投放时,要按照出料容量的1.5倍进行控制,要按照投料的方式来确定不同原材料的投料顺序[2]。从现阶段来看,施工过程中应用最普遍的方式包括一次投料和二次投料。一次投料是指事先对所用材料(包括:水泥、碎石、砂砾、水等)一次性投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二次投料是指先将所用原材料(水泥、砂石、水等)投入到搅拌设备中进行均匀搅拌(约1min),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一定量碎石进行搅拌。在此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材料重量进行检测,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要在搅拌前对混凝土配比进行验证。
(四)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运输质量
由于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条件等多方限制,常常会在搅拌桩进行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后会被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是施工,这就需要充分考虑混凝土材料的运输质量问题,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企业要按照搅拌地到施工现场的距离来选用适宜的运输工具,若是所运混凝土规模较大、距离较远,一般采取自卸汽车或者混凝土搅拌车进行运输,此种方式可以有效防止运输距离产生的离析现象。另外,为了防止运输时混凝土出现坍落度以及强度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注水搅拌等方式对其进行维护,并且要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来防止运输过程中因水分蒸发或温度较低造成的混凝土冻结。
(五)对于混凝土浇筑质量、振捣情况进行严控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离析问题,为了避免此问题出现,需要将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控制在<2m。若是通过人工方式无法对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进行精准控制,就要利用设备(如串筒、溜槽等)来进行辅助。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通过分层浇筑的方式来保证施工质量,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因下层混凝土初凝而引发开裂问题,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混凝土浇筑现场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混凝土材料特性等)来对浇筑时长、频次等进行控制。除了控制下落高度外,混凝土浇筑时设置施工缝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可以参照混凝土初凝时间在结构剪力较小、施工便利的位置设置施工缝。
(六)加强对混凝土养护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完成浇筑后为了避免后续凝结、应用过程中产生相应病害(如麻面、裂缝等),要加大对混凝土的养护力度。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要对养护时间、方法、环境温度等全面记录,同时按照具体情况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以及洒水保湿,避免因混凝土内外存在较大温度梯度而产生裂缝。若是混凝土浇筑规模较大或者施工过程存在较大温差,施工人员要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利用高质量的养护方式来减少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以更好地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七)其他方面
文化旅游综合体内的小桥作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控制也至关重要。小桥不仅承载着游客的通行需求,还直接影响着园区的整体景观效果。因此,在混凝土小桥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确保小桥的安全、美观和耐用。
首先,园区小桥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功能性、美观性和安全性。设计时应根据园区的整体风格、地形地貌和游客的通行需求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小桥的结构合理、造型美观,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其次,园区小桥的施工材料选择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小桥的建设应选用符合标准的优质混凝土、钢筋和其他建筑材料,确保小桥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配比和混凝土搅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小桥的质量控制同样重要。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小桥的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关键环节,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此外,小桥的后期养护和维护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在小桥建成后,应定期进行养护和维护工作,确保小桥的表面清洁、无破损,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裂缝、锈蚀等问题。通过科学的养护和维护措施,延长小桥的使用寿命,使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最后,园区小桥的质量控制还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小桥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多采用环保材料和施工工艺。同时,在小桥的设计和建设中,还应考虑小桥与园区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以实现与园区景观的和谐共生。
二、结语
总的来说,文化旅游综合体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质量。以武威雷台项目来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会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感。施工方要从原材料、配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方面提升混凝土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文章来源:《产品可靠性报告》https://www.zzqklm.com/w/kj/32519.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