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海洋牧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法律规制

作者:肖纪连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4-11-16人气:684

        海洋牧场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创新模式,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变化等方面作用。而海南省为中国南部重要的海洋省份,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是研究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以及海洋酸化等问题的加剧,全球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本文就海洋牧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法律规制展开深入探讨,以期望为全球海洋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建议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海洋渔业资源

        海洋渔业资源为典型的可再生资源,其可持续性依赖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较为脆弱,通过人为干预或自然变化都能够引起生态环境的剧烈波动。如过度捕捞将会减少特定鱼种的数量,打破食物链引起生态系统连锁反应使整体功能的衰退。因此,渔业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维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从经济角度考虑,海洋渔业资源的管理须考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渔业资源的开发强度,但不加限制的开发会导致资源的快速枯竭。为此,渔业经济政策的制定须基于全面的市场分析和长远的资源评估。实践中可以通过设定捕捞配额、实行季节性禁渔和推广可持续渔业认证等方法,保证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为现代海洋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方式,是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或半人工的方式进行海洋生物养殖和栖息地恢复的综合性海洋开发活动。其目的是提高特定区域内的渔业生产力,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海洋环境的改善。

1海洋牧场

类别

技术特点

预期效益

人工礁体

使用环保材料构建结构以吸引和支持海洋生物多样性

提升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藻类种植

通过培养海藻提供食物来源和生态栖息地

增加有机碳固存,支持海洋生态平衡

贝类床

增设贝类生态位,提升滤食者数量,改善水质

提高水质,增加海洋生物的生存率

多营养层养殖

模拟自然食物链,实现物种间的能量有效转换

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

珊瑚修复

采用人工和自然方法促进珊瑚礁的生长和恢复

恢复珊瑚生态功能,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1表述了不同海洋牧场类型的实施技术及其环境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详尽的参考信息。

        二、海南省海洋渔业资源现状分析

        (一)资源类型与分布

        海南省为国最南端的省份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地区。海洋渔业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特征反映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2资源类型与分布

类别

代表种类

关键栖息地

分布特征

经济重要性

鱼类

鲈鱼、鲍鱼、金枪鱼、鲳鱼

南海的产卵和育肥场

沿海及较深水域广泛分布,季节性向深水区迁移

高商业价值,对地方和商业渔业至关重要

甲壳类

虾、蟹

珊瑚礁和岩礁区,东寨港的红树林湿地区

主要位于珊瑚礁和岩礁区,红树林为自然庇护所

地方生计和商业渔业重要,养殖业有价值

软体动物

墨鱼、章鱼、扇贝

沿海浅水区,尤其是海草床较发达的地区

在浅海沿岸水域分布,依赖海草床提供食物和遮蔽

地方渔业和食品来源重要,水产养殖潜力大

2将海南省的海洋渔业资源进行了分类和详细描述可以更系统地理解和评估海洋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和多维度需求,为制定科学的保护和开发策略提供依据。

        (二)开发与利用情况

        海南省的海洋渔业资源在开发与利用方面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为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3海南省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领域

相关活动

经济影响

管理措施

渔业生产

传统捕鱼、现代捕鱼技术、养殖业(鱼、海参、珍珠、贝类等)

地方经济基础,尤其是偏远地区;技术进步带来产量增长

建立海洋保护区、总捕捞量限制、推广可持续养殖技术

海洋旅游

潜水、钓鱼游、海上巡游、沿海娱乐活动

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服务业增长;提升地区旅游收入

旅游活动规制、实施环保实践、管理游客容量

海产品加工业

鱼糊制品、干海产品、海洋生物提取物制作

提升海产品价值,服务国内外市场;提高资源经济利用效率

采用更清洁的生产技术、改善废物管理、实施可持续采购实践

3展示了海南省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多元化特点和复杂性。有助于全面理解海南省如何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与保护脆弱海洋生态系统之间寻找平衡。

        (三)保护措施现状

        在海南省,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正在经历从传统的保护方法向更系统、科学的管理策略转变。一方面,变体现在对海洋保护区的划定与管理的加强,以及通过生态修复技术实施的具体项目中。基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提升与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海南省正在加快海洋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力度。具体而言,海南省增加了海洋保护区的数量,引入了生态红线政策,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严格保护。另一方面,随着对海洋生态系统破坏原因和过程理解的加深,海南省在受损的海域实施了生态修复项目,如人工鱼礁的建设和受损珊瑚礁的恢复等技术,人工鱼礁项目能够为海洋生物提供新的栖息地,促进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改善渔业资源的自然增长能力,从而支持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受损珊瑚礁的恢复则是通过珊瑚的人工繁殖和移植,加速珊瑚群落的恢复进程,并通过改善海域的整体生态环境,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三、海南省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及保护现有问题

        (一)资源过度开发与生态退化

        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生态退化是因过度捕捞引起的渔业资源量急剧减少,导致的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海南省长期以来依赖传统的捕捞活动作为经济支柱,随着渔业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捕捞活动的强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导致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数量急剧下降。特别是对于鲍鱼、海参等高经济价值的种类,由于过度捕捞,其生存数量已陷入危机,且由于生长周期长、繁殖率低其种群的恢复难度极大,严重甚至引起了更广泛的生态平衡问题。另外,过度捕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还破坏海底生态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并破坏生态结构,如贝类和海绵等底栖生物能够维持水质清洁和提供生物栖息地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底栖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影响整体海洋食物链的健康和稳定。

        (二)渔业资源管理与监管的缺陷

        渔业资源管理与监管上的缺陷直接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及生态环境的健康。一方面,监管体系的碎片化严重影响了渔业管理的统一性和有效性。虽然海南省制定了多项海洋资源保护法规,但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和部门协调机制缺失,造成了政策执行的不连贯性。使各地区和部门之间在资源管理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标准上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和监管策略导致法规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实践中不同区域对于同一保护措施有着完全不同的执行严格度和方法,将会降低管理效率,助长违规捕捞等非法行为的蔓延。另一方面,尽管有法律法规的支持,但在日常监管和执法中,资金、人手和技术资源的限制使监管机构缺乏足够的人力对广阔海域进行有效巡查,而现有的监控技术和设备也未能全面覆盖,导致监管盲点频发。因此,由于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不够严厉监管执行力度的不足,缺乏足够的威慑力,使得部分渔民和企业愿意冒险违反规定,从中获得的即时利益。

        (三)法律体系不健全与执行难度

        法律体系不健全与执行难度旨在法律框架的不完整性以及法律执行的实际障碍。法律框架不完整性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较为全面的海洋保护和渔业管理的法律体系,但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上仍有明显的不足。因现有的法规过于宽泛,无法针对性地解决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具体问题,如特有生物种保护、珊瑚礁保护以及对特定渔业区域的管理等法律的泛化会降低法律的可操作性,使得法律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法律执行方面,则主要源于法律知识普及和理解的不足,由于法律和政策的复杂性使得普通渔民和小型企业难以充分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特别是新颁布或修订的法规。知识上的缺口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即便有心遵守法律,也因不了解具体规定而无意中违法。如特定生态保护区的管理规定,缺乏有效的法律普及活动,使得相关利益主体不能准确执行或遵守。

        四、应对策略

        (一)优化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措施

        优化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措施涉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和生态恢复技术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的韧性和生产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强化生态监测和科研确保保护措施有效性。具体而言,通过对海洋环境和生物资源进行持续的科学监测,可以及时了解保护措施的效果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而科研工作的加强能够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帮助管理者评估现有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如利用遥感技术和生物标记技术,可以精准追踪渔业资源的变动情况和生态恢复项目的进展,从而为制定更为有效的保护政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实施生态恢复工程有助于优化资源的保护,可以通过人工鱼礁的建设、受损珊瑚礁的修复以及海草床的重建,提供新的或恢复的生态栖息地,有助于增加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物群落的复原能力,从而促进渔业资源的自然恢复。实践中人工鱼礁能够提供适宜的庇护所和繁殖场所,帮助增加本地鱼类的种群数量。而珊瑚礁的修复能够恢复珊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升整体海域的生态服务价值。

        (二)创新管理与监控技术的应用

        通过集成现代科技进入传统的海洋资源管理,能够提高监控效率,增强政策执行的精确性和透明度。创新管理与监控需要引入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以及水下自主操作装置(AUVs)等先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其技术能够提供水温、盐度、流速以及渔业资源的动态分布等海洋环境的详尽数据,有助于科学家和管理者更好地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互动,也能够为制定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如无人机和卫星技术的使用可以监控远离岸边的渔业活动,及时发现并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从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区块链和物联网(IoT)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渔业供应链中实现从捕捞到消费的全程透明,确保渔产品的来源可追溯和贸易的合法性。

        (三)政策创新与完善

        政策创新与完善旨在构建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管理体系,应对快速变化的海洋环境和经济需求。一方面,政策创新的实施需要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EBM)方法,通过考虑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服务功能,确保政策决策能够全面反映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方面影响。如通过设置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功能等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可以确保其政策同时支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政策的创新还需要加强适应性管理的实践,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够灵活应对科学知识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而言,适应性管理需通过设立反馈机制和定期评估来调整管理措施,确保政策在海洋保护区管理中,能够根据反馈机制与定期评估调整保护区的大小和管理规则或调整相关政策支持措施。

        五、结论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海南省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资源的过度开发、管理和监管的缺陷以及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和执行上的挑战,存在威胁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提出了通过优化保护与恢复措施、引入先进的管理和监控技术、完善政策法规与增强政策的适应性和执行力,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海南省珍贵的海洋资源,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