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特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亟待适老化改造

作者:李智来源:《重庆科技报》日期:2025-02-15人气:187

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等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强化超大特大城市体育资源配置。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特大城市人口持续涌入,多数特大城市老年人口超过200万人,但受制于历史与现实因素影响,我国每周参与1次中等强度以上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比例为48%,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为26%,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特别是超大城市旧城区在空间规划布局之初忽视了老年人体育锻炼需求,致使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混乱、失衡等问题,近年来因公共体育空间使用所引发的“群体冲突”或“代际冲突”事件频发,不利于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亟待优化特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

一、特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各特大城市积极落实老年体育政策,但在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政策衔接不足。现阶段特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多从健身指导、修缮广场、基础设施改造等表层方面进行优化,未能深入衔接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健身设备供应中,政府部门多以设备定制供应为导向,对不同运动能力与健康状况的老年人缺乏需求统计与个性化服务,在智慧体育服务建设中,地方政府部门更关注大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在社区、街道等体育设施智慧化转型中仅追求表面形式,甚至为规避风险设置“年龄门槛”,且责任配置的模糊性也导致政府部门间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致使政策执行与实际需求衔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对公共体育空间满意度仅为33.1%,其中14.1%表示“满意”,19%仅为“基本满意”。

二是空间供给失衡。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已达到2.3平方米,但不少特大城市的老旧社区均未达到该标准。在老旧城区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部分决策者在公共体育空间供给中未能充分考虑居民居住密度,许多原本可以用于体育设施建设的空地被用作住宅、商业等,进一步挤压了公共体育空间,引发“广场舞攻占篮球场”等冲突。同时,在经济状况差距较大的社区、街道等区域,公共体育空间的适老化存在显著差异。经济状况较好的社区、街道的老年群体能够拥有更优越的公共体育空间及更高水平的适老化体育服务资源,甚至出现资源过剩的情况,而普通社区、街道的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则相关滞后,优质体育资源供给不足,存在空间失衡的问题。

三是主体合力有限。特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需要形成多元主体合力,但现阶段仍以政府供给为主,且政府内部各部门因政策内容不明确,存在职责交叉重叠、边界不清晰等问题。同时,适老化改造人才相对匮乏,目前我国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尚处于初级阶段,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缺口较大,现有社区体育指导员也多为街道或居委会的党群工作者,往往缺乏专门训练,致使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在智能化体育用品适老化改造方面的研发经费投入亦不足,限制了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空间。此外,尽管政府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但囿于繁琐的审核流程及信息共享不充分等原因,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有限,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依旧依赖于政府。

四是技术运用滞后。进入数智时代,特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需要充分运用数智技术的优势,通过构建数智化服务平台赋能适老化改造。但目前我国体医融合服务平台建设滞后,老年人的医疗信息与健身信息整合不足,导致社区体育指导员与社区医生难以对老年人健康数据进行有效监测记录,进而无法提供精准、科学的个性化体育锻炼指导服务。同时,老年人本身在运用数智技术方面存在困难,如部分社区健身场馆需要“刷脸”进入场馆、扫码开启健身器材使用等,而相关技术的适老化改造与使用指导不足,老年人无法适应,反而加大了“数字鸿沟”。

二、特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的对策建议

一是由政策推动向需求拉动演进。面对政策衔接不足的问题,需要以需求拉动特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在制定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的配套政策法规时,应进一步优化适老化配置,基于社区党群组织开展随机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的意见征求,询问群众建议,特别是征询老年群体的体育锻炼需求,以点、面结合的形式推进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资源配置,并发挥数智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逐渐形成对接老年人个性化体育锻炼需求的智慧供给。

二是从分散布局向统筹规划跃升。特大城市要制定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专项规划,确保适老化资源的公共配给与优化利用。并且,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要与城市更新工程相结合,积极在老旧城区开展适老化改造,优化空间布局。同时,将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纳入基层工作目标,结合适老化体育空间的安全性、无障碍性、适宜性等特征,加强对经济条件较差社区、街道的财政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公共体育空间路面平整、地面防滑处理、无障碍改造等,选用适配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健身器械。

三是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转变。特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需要多元主体共治,形成利益共同体。政府部门要形成明确的权责关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多部门协同合力,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适老化改造营造良好服务环境。要加快适老化改造的人才培育,包括社区工作人员、体育锻炼指导人员等专业人才技能提升,以便更好地服务老年群体。同时,要放宽相关约束,加强信息沟通,更大程度吸引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此外,要鼓励企业加强适老化技术研发,深入融入老年体育服务。

四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过去公共体育空间适老化改造以场地、设施、管理等要素驱动,进入数智时代后,适老化改造需要向创新驱动转换,结合智慧公共服务平台收集老年人体育锻炼相关数据,形成阶段性评估报告,为政策完善和方案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并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社区进一步创新老年群体数字化体育锻炼场景。同时,要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通过老年用户培训,数智技术适老化改造等方式,进一步释放数智技术效能。


文章来源:  《重庆科技报》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