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
小额信贷自引入我国以来,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助推作用。如今,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贵州整体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我省的金融市场也在逐渐壮大,同时,小贷公司的积极发展和优化对贵州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本文立足于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的现状,剖析了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对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研究,为其他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
1 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农业及农村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贵州省属于全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省份,农村人口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省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从这几年的两会上都可以看出,如何发展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成为了国家关注的的重点,可以说,想要刺激农村整体的经济颓败的现状,主要还是要以来欣欣向荣的农村金融这个大环境。近些年来,贵州小额贷款公司快速发展,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受其推动。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兴的农村金融创新的产物,对发展农村金融有很大的帮助。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金融环境开始发生改变,信贷政策也开始有宽到紧。
2 概念及现状
2.1 概念
小额信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6,诞生于孟加拉国。随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引进这种信贷制度和模式,与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制相结合,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传统民间借贷优点和现代管理的经验,更能迎合贫困地区的市场需求。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小额信贷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发展农村金融的主要模式。
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具体是指对满足信誉条件的农户,他们不需要提供担保、抵押,就可以取得贷款,其贷款的额度和期限有一定的限制。与传统的商业信贷不同的是,小额信贷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1)面向低收入人群发放贷款,这类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城市中也有满足条件的部分失业人员。(2)贷款灵活性强。(3)以信用做担保,分期还贷。(4)贷款双重目标。
2.2 现状
贵州省在2005年取得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后,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黔东南等多个贵州的主要市,逐步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历经6年的摸索和发展,截止到2011年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已经达到100家,贷款余额达到25.3亿元。到了2016年,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扩展达到了357家。在当前这个阶段,贵州省的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出现在50多个县(市、区),在这当中中心城区的数量比县级以下地区的数量多得多。一年期以内的贷款占总数的90%以上,从贷款方式来看,房产抵押贷款和其他抵押方式占了60%以上,信用贷款占30%左右。贷款利率执行水平角度来看,单笔最低为4.76%而最高利率为21%,利率范围符合相关规定。而这部分的放贷期限都很短,主要用于一年以内的资金短缺问题。
3 贵州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税费负担重
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是我过普通企业纳税的两大巨头,这两项赋税占了利息收入的接近三分之一,对于以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小额信贷企业来说赋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大部分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国家都给予了3%的税费优惠。作为企业的小额公司其经营目的是利益最大化,而这与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政策有一定的矛盾性。对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的小公司来说,没有金融机构合法身份的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不按照工商企业的标准纳税,在税收和筹资等方面的优惠手段都比较局限。
3.2 后续资金来源短缺
虽然现在已经有法律条规允许银行金融机构向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投资, 但是由于贵州省的小额贷款公司在现阶段的发展都比较薄弱,大部分都不满足银行投资的硬性条件,并且小额贷款公司的资产中,用于放贷的资金不能成为银行融资的抵押资本,而银行往往选择投资对象多为具有良好管理水平的大公司,因此导致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获取后续资金难上加难。当前的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依靠公司的投资人的投资来追加资金,而这种模式的话,如果股东资金追加不及时或是股东追加资金少,那么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资金就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
3.3 风险抵抗力不足
还在试点阶段的小额贷款公司在面对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上还有欠缺,因为其缺少专业的管理模式,因此在金融机构的竞争中,抵抗风险的能力远不如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在试点阶段的小额贷款公司资金规模还不够强大,同时设备和人员资源上也有不足,而管理层也存在不足的地方。缺少像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评级体系,放贷审批过程也缺少可靠客观的技术分析,同时还缺少科学有效的信贷管理系统。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从事小额贷款公司的借贷人员缺少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多为社会上直接招揽的人员,很少会是金融专业的人员。
3.4 监管不完善
在贵州,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组织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公司,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吸收公共存款这样的恶心案列也曾发生,政策放宽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监管不力而导致的这一市场上鱼龙混杂。在贵州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主要是由中小企业局来负责,并且形成了以其为领导,工商局、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当局一起构成联席会议制度。这些中小企业当局没有明确的全责划分,也不是专门针对小额贷款公司成立的监管部门,因此在监管方面缺少专业性。此外,现阶段的联合会议制度由于缺少有力的领导人形同虚设,导致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无法到位。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大税收扶持
针对贵州省小贷贷款公司税收负担重的情况,国家应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因其面对的对象大多为农民、中小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经营成本远大于其他正规金融机构比如商业银行等。国家应适度按照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扶持制度减少小额贷款公司的负担,颁布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在涉及“三农”、合法经营、优化产业结构、风险防范制度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要给予像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扶持力度。
4.2 扩展资金来源
赋予小额信贷组织公平的竞争地位,拓宽不同小企业的融渠道。换言之,就是使不同类型的小额信贷组织在法律上平起平坐,在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上,信贷组织不应该对政府过度依赖,这会助长这些组织的惰性不去进行自主创新,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小额信贷行业变为一潭死水的样子,企业的转型和自我优化是大环境下的势在必行之举。
4.3 转变小额信贷的传统观念
小额信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误解为单一的借贷产品。事实上,小额信贷不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服务,一种金融模式,有着丰富的内涵,是普惠金融理念的传播载体。小额信贷的发展深受普惠金融思想的影响,以提供多元化、多样化、公平的金融服务作为发展宗旨,致力于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转变观念,重新定义小额信贷的扶贫意义。为农村进行金融“输血”固然重要,但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额信贷扶贫的更深层作用在于增强农村金融“造血”能力。
4.4 完善监管体系
完善贵州小额信贷的监管体系。小额信贷的监管,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自身来调节,还需要政府制定先关监管法律法规,使市场监管和政府监管共同发挥作用,达到“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相结合,共同推动贵州农村小额信贷监管体系的良好发展。这样,农村小额信贷不仅能保持长久的活力,以达到降低其自身的系统风险水平的目的。农村小额信贷法规需要政府来制定并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小额信贷完全纳入到我国的金融体系之中,使其得到更为全面的监督与管理。
5 结语
从2005年发展至今,贵州省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无论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很大的提高。针对农民和小微企业的信贷帮助,促进了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对国家的扶贫政策也交上来一份满意的答卷。它为农民、小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了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其维持了资金链循环,成长的道路总是布满荆棘,在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内部的资金后续乏力,风险抵抗力差,以及外部环境,政策等方面的支撑不足,都制约着其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完善外部监管体系,政府提供有效的监管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创造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从内部的角度来看,通过提供差异性个性化的信贷服务,解决后续资金匮乏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些建议能够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保证其在资金来源上有所充裕,在外部环境上能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公平的生存处境,对于其自身发展上能有更加牢固的内部结构。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