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文化润滇”的新时代解读

作者:沈立超来源:《安徽科技报》日期:2025-04-26人气:9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促进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云南,作为中国西南的边疆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云南独特的文化优势,也是推动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强调,要深入实施“文化润滇”行动。“文化润滇”旨在通过文化的力量,滋养和润泽云南的经济和社会,推动其全面、深入、持久的进步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对云南的考察,为边疆文化发展明确了“保护与创新协同、融合与安全并重”的总体方向。此次考察进一步强调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为“文化润滇”行动注入了新内涵——即在系统性保护中激活文化活力,在深度融合中实现经济提质,在治理创新中筑牢边疆安全屏障。
  “文化”一词源于“文”与“化”二字的结合。在中国古老的经学典籍《周易·贲卦》中,有这样一句阐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字面意思是:通过观察和体悟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人文),来教化和影响天下万民,以达到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目的。它体现了古人对文化与治理、教化与秩序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而“润”一词在这里则有着“滋养”“润泽”的寓意。它表达的是一种通过文化的力量,使云南的经济社会得到全面、深入、持久的发展和进步。这种“润”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的增长和繁荣,更体现在社会层面的和谐与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文化的滋养和润泽,云南的经济将更加活跃,社会将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首先,“人文”不仅仅指文字、艺术、礼仪等具体的文化形式,更广义地包括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精神文明成果。其次,“化成天下”则体现了文化的教化功能。古人认为,通过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可以引导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种教化不是简单的灌输或强制,而是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同社会的核心价值。
  文化是特定社会群体历经漫长时光,通过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不断积累、传承的珍贵遗产,它涵盖了这个群体的共同信仰及其恪守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行为规范,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等丰富多元的内涵。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铸就了文化的深厚根基,不仅为一个社会塑造了独特的风貌和气质,更为国家的稳固与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狭义上讲,“文化润滇”中的“文化”可以指代云南的地区文化,特别是其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包括云南各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艺术表达、宗教信仰等方面,是云南独特魅力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润滇”中的“文化”具有更加广泛和深远的内涵,它不仅包括云南的地区文化,还涉及国家和民族层面的价值导向、思想道德、精神理念等,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文化润滇”强调深入挖掘和传承云南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现代文明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以及倡导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理念。目前,“文化润滇”行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云南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云南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崭露头角。此外,云南还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未来,“文化润滇”行动可以继续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核心,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重点,以文化惠民工程为基础,推动云南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该行动能够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多体现中华文明和云南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可以更注重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可以更强调文化传承与保护力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同时可以更关注文化惠民,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让文化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更重要的是,云南作为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其文化交融兼具国家安全屏障与对外开放窗口的双重功能。总书记指出,需立足“边疆、民族、生态”三位一体的省情,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兴边富民”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三个共同体”(政治、经济、文化)的协同框架,推动边疆从“地理边缘”转向“开放前沿”,深化与周边国家的文明互鉴,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大局。
  “文化润滇”行动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构建“保护—转化—融合—治理—安全”五位一体的赋能机制。这一机制不仅赓续历史文脉,更通过政策协同与全球地方化策略,推动民族文化符号的国际传播与边疆经济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其核心价值在于为边疆地区提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范本,实现从“输血帮扶”到“内生驱动”的跨越,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全球治理协同共进。


文章来源:  《安徽科技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317.html

上一篇:数字时代编辑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下一篇:没有了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