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
当前,中国正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城乡社区治理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传统的治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区的发展需求,需要探索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治理模式,城乡社区成为社会改革创新的重要阵地。
一、党建引领社会多元参与社会治理的逻辑梳理
(一)党建引领是保障社会多元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前提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要求是如何协调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关系协调问题。能够实现复杂协调任务的治理主体,应当具有领导基层治理的合法权威性、强大的政治功能、极强的组织力,具有这三方面绝对优势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则具体是指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当前的重要实践,是多元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核心要求,需要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治理工作的一条主线,突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好地协调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复杂互动关系,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效果,提升社会治理实效。
(二)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是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纽带
随着当下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单位为主体的组织形式发生改变,对社会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强化社会治理的一大关键就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在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过程中,处理好党建引领与融合共治之间的关系。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党委、政府、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自治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不同性质的主体承担的功能各有侧重,只有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才能建成一核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制,达到协同共治的效果。
(三)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党建引领社会多元参与社会治理的最终归属
从社会治理的发展目的来看,最终目的是实现治理与发展的有机统一。这一目的的达成,需要从治理方式上进行转变和升级,要能够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大基本要求是将公共权力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有效保障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在治理过程中,严格遵循依法治理的原则和要求。多元参与社会治理,对于维护基层社会的良好秩序,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盘活社会资源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党建引领社会多元参与社会治理不断向高质量迈进
(一)党建引领下盘活社会治理“一盘棋”
发挥党组织统一领导作用,建立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建设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制,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统筹50余家成员单位,形成统一领导、各方协同,常态化研究部署,项目化推进落实,长效化跟踪问效,推动基层治理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民政、人社、财政、住建等部门协调联动、参与共建,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盘棋”格局。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制度化规范,积极搭建协同治理平台,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赋权、扩能、增效。坚持标准化建设,夯实了全面进步、长效发展的治理基础。
紧紧围绕自治基础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引领作用,持续规范基层组织议事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运行,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依法依规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一步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加快实施一批示范性、标志性、普惠性项目,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文脉传承,推动左宗棠历史文化研究与城市更新项目多元融合,努力走出一条以工助农、工农互补、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二)多元共治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
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单位履行治理职责。引导单位结合自身职责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推进司法、城市执法等部门下沉干部分片包社区,帮助社区开展法治宣讲和依法行政指导,基层法治不断健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抓好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依托行业“爱心驿站”、共青团“青年之家”等阵地,为快递、外卖小哥免费提供饮水、餐食加热、手机充电、图书阅读、临时休憩区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教育引导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完善防治共性问题的制度机制。推动组织体系和工作力量直达基层,进一步激活做实市委常委包保社区机制,锻强社区治理组织链条,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通过党建引领,提升群团组织服务基层治理能力。以“带”促建激活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激发群团组织力,带动群团组织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推动党群同频发展,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领域重点发力。
通过党建引领,吸纳两新组织发挥好公共服务功能。社会组织资源丰富、服务专业,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伊州区炫彩社工服务中心依托社区服务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社区老人、残疾人等提供关心关爱、慰问走访、心理健康培训等服务,在整合社会资源、保障社区居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探索建立“红色商圈党建联盟”“共产党员商户”全覆盖挂牌,调动商户参与市场党建工作积极性。建立完善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体的楼宇党建议事机制,推进楼宇商圈党建纳入城市基层治理网格。
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基层组织的自治功能。基层自治组织发挥好自治功能,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哈密市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创新基层“微自治”,持续用好“居民说事”“红色管家”“周末议事厅”“说理工作室”等基层“微治理”模式,推动民事民意、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三)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创新,推进各类政法服务窗口前移,主动开展治理
构建以乡镇(街道)、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以区域和特色调解组织为补充的调解组织网络,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窗口为农民工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搭建服务平台,整合优化律师、人民调解、公证等法律服务资源,畅通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线上服务渠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伊州区七一路社区成立“法治超市”,零距离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服务。深化“亲清护企”工作模式,帮助企业有效防范风险。
(四)探索“智慧”赋能,推动社会治理“触网蝶变”
做好网上群众工作,加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完善自助服务设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初步形成视频监控发现问题、信息化平台预警、大数据分析决策的闭环服务管理模式。研究运行党员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智能化手段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评估学习质效,并已在自治区推广。伊吾县伊吾镇“智慧伊吾综合服务平台”设立党建引领、便民中心、民意直通车等七大基础板块,实现民生问题“一键处理”、民生服务“线上办理”,治理更高效、服务更便捷。
三、党建引领社会多元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
(一)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政治引领,增强各类组织参与治理的意愿,确保基层社会治理方向正确
要将党建触角延伸到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站稳人民立场,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健全基层治理功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群团组织、村民理事会、业主委员会等各类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全面领导辖区内各类组织,统筹各类社会资源。
(二)完善体制机制,通过组织引领,为各类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平台和渠道
在农村和社区,通过规范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三中心”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两中心一站”工作运行机制,让基层党组织更好履行职责,协调各方参与社会治理。要加强区域化党建、网格化党建等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为各类组织提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和渠道。
(三)加大保障力度,通过资源下沉,为各类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必要保障
通过“石榴籽服务站”建设,全面推动各类资源下沉基层,推动社会治理。在党建引领社会多元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中,财政投入是重要的保障机制,通过强化财政保障,为基层党组织开展社会治理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将点多面广、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赋予乡镇和街道,加强有关制度保障。针对社会化服务资源短缺问题,推动孵化本土社工机构、培育发展壮大本土社工队伍,指导区县围绕矛盾纠纷调处、公益慈善、邻里互助、社区事务、生产技术服务、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领域,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探索,推动社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 《经济导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71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