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与坚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实践路径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石,更是文明赓续的内在动力。在全球化浪潮与数字技术革命的双重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与价值观渗透,如何在守正创新中筑牢文化根基、重塑主体性,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命题。
一、筑牢文化根基:系统性传承与创新工程
筑牢文化根基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战略支撑,需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传承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强调文化根基对民族复兴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受物质生产方式制约并反作用于社会进程,因此传承须立足历史唯物主义,通过考古保护、非遗传承、古籍数字化等留存基因,将《诗经》《论语》等经典融入国民教育;创新则需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国际传播深度融合,实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制度层面需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协同治理体系,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建立文化创新容错机制,依托“一带一路”拓展中华文化影响力,体现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实践智慧。
二、创新表达形态:现代转化与传播矩阵建设
创新表达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的核心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一论断为创新表达提供了方法论指引。传播矩阵建设需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布局,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战略部署。这种创新实践既印证了马克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也体现了恩格斯“文化交往扩展人类社会联系”的全球化视野,最终使传统文化成为数字文明时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动能。
三、完善制度保障:治理体系与生态构建
筑牢文化自信的制度保障需以系统性思维构建“法治—市场—全球”协同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文化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要求通过法治化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以市场化激活文化创新动能、借全球化拓展文化传播边界。法治化层面,需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与内容监管的专项立法,建立文旅融合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层面,需培育“文化+科技+金融”复合型主体,通过政策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协同开发文化IP;全球化层面,需依托“一带一路”搭建国际文化贸易平台,推动中华文化标准与国际接轨。这一制度架构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原理,也为文化自信的深化提供可持续的治理效能。
四、强化国际传播:话语权提升与文明对话
强化国际传播是构建中国话语权、推动文明对话的核心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这一论述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国际传播需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文明交流互鉴观破除“文明冲突论”,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叙事重构全球治理话语体系。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故事海外传播计划”覆盖120国,短视频账号粉丝量突破5亿,印证了“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传播策略的有效性。这种话语权建构不仅改变了“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更通过文明对话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了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伟力。
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以系统性思维统筹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唯有扎根民族文化根脉,融通古今智慧,回应时代命题,方能在数字文明与全球化语境中筑牢文化自信根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持久精神动力,彰显中华文明解决现代性难题的智慧方案。
文章来源: 《安徽科技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317.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