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为共同富裕筑牢教育根基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学生资助作为共同富裕目标下兼具基础保障性、发展赋能性、社会公平促进性与民生兜底性的关键政策,以“资助助人”为起点,以“资助育人”为价值旨归,通过教育公平促进机会公平,构建起“扶困—扶智—扶志”的递进式赋能机制,形成“教育公平奠基—人力资本增值—财富分配优化—共同富裕实现”的完整价值传导链。
一、内涵阐释
学生资助通常是指为有经济需求的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使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我国构建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体系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上:一是政府主导的资助主体地位牢固。二是全学段覆盖的资助范围广泛。三是育人导向的资助理念先进。
共同富裕指全体人民通过团结互助和劳动,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同富裕是以普遍发展为标尺、允许合理差异存在的富裕状态。
二、价值意蕴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是其目标,而学生资助工作通过精准实施,正在成为破解教育不公平的关键力量。
我国的学生资助形式多样,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奖学金等。国家助学贷款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学费和住宿费的贷款支持,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国家助学金则是无偿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奖学金是对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较高学生的奖励,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这些资助形式直接减轻了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使得更多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三、逻辑理路:学生资助赋能共同富裕之论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理想。这一理论强调,人作为主体与世界建立的所有关系,诸如感觉、知觉、情感等,都应回归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随着时代发展,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教育领域,这一原则体现为“保基本”与“促发展”的双重使命。
教育发展到当前阶段,公用教学设施已基本满足需求,“有学上”的问题已得到历史性解决。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共享优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努力方向。在当前发展阶段,中国正处于共同富裕目标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学生资助政策作为破解这一困境的核心工具,增加学生资助支出,有利于降低个体相对贫困代际的概率,成为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实践抓手。
四、内在机制:学生资助赋能共同富裕之因
学生资助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阻断贫困—创造财富—公平分配—全面发展”的完整逻辑链条,系统性赋能共同富裕的远大目标。其核心作用体现在:以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筑牢共富底线根基;以差异化政策激活家庭发展与劳动力升级,夯实共富物质基础;以三次分配协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为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发展差距;以发展型资助推动受助学生的能力跃升与自我发展,最终达到价值创造与精神独立,彰显共富本质内涵。这一路径既立足当前的现实教育需求,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形成了从“底线保障”到“本质实现”的递进式共同富裕的支撑体系。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