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经济论文 > 正文

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背景下河北地方本科院校绿色创新创业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作者:李泰堃,韩伟,赵佳瑜,郑子超来源:《经济导报》日期:2025-10-20人气:12

摘要:本文在河北省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深入探讨河北省地方本科院校绿色创新创业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当前河北省地方本科院校在绿色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绿色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提出保障措施,旨在培养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河北地区的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绿色转型发展;绿色创新创业;地方本科院校;三全育人

  一、引言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关注度日益提高,各地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已开始着手提高绿色转型发展速率。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地方绿色转型发展快慢的关键因素,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河北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大省,正处于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探索绿色创新创业教育“三全育人”模式,为河北地区绿色转型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二、人才培养新要求 

  地方本科院校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保理念,培养学生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冒险精神、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地方本科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地方绿色转型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推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三、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1.课程与竞赛。部分院校已开设与绿色创新创业有关的课程,如可持续能源经济、新能源工程管理等。同时,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如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通过“课程+竞赛”模式,对绿色知识和技能进行传导,培养学生绿色知识和创新能力。

  2.校企合作。大多数院校与当地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融合一体化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服务地方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实践机会。通过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学生可以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有的放矢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竞争力。企业可以以岗位需求为前提,培养并锻炼学生,为学生后续签约企业提供岗位锻炼机会。

  3.教改与科研。大多数院校鼓励教师申报与绿色发展、“双碳”、转型发展等有关的教研和科研课题。一些教师已将绿色发展思想和“双碳”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并积极采用人工智能工具开展课堂教学,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同时,研究绿色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后续教学和科研提供支撑。 

  (二)问题 

  1.对绿色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部分院校和教师对绿色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绿色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地位不突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部分院校绿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未纳入人才培养核心体系。

  2.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绿色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目前,河北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缺乏绿色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教师缺乏适应绿色产业发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经验匮乏。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绿色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但目前河北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薄弱。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四、构建“三全育人”模式

  (一)全员育人 

  学校应以绿色创新为后续创新创业工作核心,将其纳入2026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校领导牵头成立绿色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各二级学院院长作为委员,共同加强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教师应积极申报由创新创业学院、科研处等学校教学和科研部门发布的绿色创新教研和科研项目,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并应将绿色发展理念、“双碳”思想融入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思维和绿色创新意识。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努力提高自身创新和实践能力。通过参加节能减排大赛、可再生能源大赛等全国性创新大赛,以及参与可再生能源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培养自身工程思维,服务地方绿色转型发展。企业应积极提供实践岗位,为学生开展绿色项目研究和调研提供场景和资源。社会应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地方转型发展。企业和社会共同协作,助力青年调研地方、服务地方、发展地方。

  (二)全过程育人 

  大一阶段开展绿色创新创业主题讲座,邀请企业家、学者等为学生解读政策并介绍本地区绿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由优秀学长、学姐分享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经验,为后续绿色课程开展和绿色项目实践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大二阶段开设绿色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分为绿色通识课程和绿色选修课程。重点在第二阶段进行绿色理论知识传授,为后续开展绿色项目竞赛做好理论储备和铺垫。大三阶段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以部门为单位建立绿色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竞赛指导。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教研和科研项目,利用所学知识参加绿色创新活动。大四阶段指导部分有创业需求的学生,帮助该类学生进行绿色就业和绿色创业。组织学生参加本地绿色企业招聘会,对之前已就业的学生开展回访和调研。 

  (三)全方位育人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与学生分享所学绿色理论知识。采用项目式教学,将绿色转型发展真实项目带入课堂,与学生一起研究、一起成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践教学是绿色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业指导。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营造浓厚的绿色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开展绿色创新创业文化节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业精神。建立绿色创新创业社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绿色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人工智能是开展绿色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开展绿色创新创业,加强AI软件培训,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形成多元化的数智教学新模式。 

  五、河北地方本科院校绿色创新创业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应成立绿色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绿色创新创业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制定绿色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绿色创新创业方面知识和经验的教师,为绿色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创业指导。与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活动。

  六、结语 

  在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北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绿色创新创业教育“三全育人”模式,培养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绿色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评价机制建设,为河北地区的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章来源:《经济导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71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