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协同视角下高校学生骨干红色文化培养的实践研究
摘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中,需构建以价值认可、实践本领、创新传承为核心的三维胜任力架构,形成目标牵引——过程管控——结果反馈的闭环协同体系。通过KPI(关键绩效指标)与OKR(目标与关键成果)双轨机制设计基础学分与创新加分制度,依托Red-Q动态评估系统实现数据追踪、风险预警及个性化改进,推动红色文化育人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高校学生骨干;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共同构成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精神根本。学生骨干作为组织运转与同伴影响的关键角色,其政治素养与实践能力表现直接影响育人生态稳定和发展,使教育活动在目标一致和过程可控的情形下产生持续的正向反馈效果。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在价值认同维度,重点考察政治立场坚定性、历史认知准确性和文化自信自觉性;在实践能力维度,聚焦资源整合效能、组织协调水平和情境应对能力;在创新传承维度,注重技术融合度、表达创新性和经验传授有效性。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可观察、可评估的行为体系,为教学活动提供明确评价标准。基于三维胜任力的理论框架,结合组织社会化与领导力成长规律,可对学生骨干角色要求进行层级化设计。
实践路径与评价体系
课程群建设采用必修+选修+工作坊的培养体系:必修课程夯实红色科技史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理论根基;选修课程聚焦红色文创开发与数字媒体表达;工作坊以跨学科项目实践为核心,融合纪念地研学等多元场景,构建课堂学习——项目实训——社会实践三维联动机制,系统提升学生骨干的价值认同、组织领导和文化传播能力。
评价体系实行基础学分+创新激励双轨制:基础学分确保理论学习、经典研读和社会服务的达标要求;创新激励突出项目策划、内容创作和经验分享的创造性产出。引入Red-Q动态评估指数,通过可视化分布图设置预警阈值,激活导师精准指导与同伴互助机制。全过程学习数据和成果均纳入电子成长档案,形成监测——诊断——改进的闭环管理系统,实现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协同发展。
结语
从人力资源管理协同视角优化高校学生骨干红色文化培育,可在坚守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实现方法论的系统性升级。研究构建政治素养——领导能力——文化传播的三维胜任力模型,提供清晰的能力框架,量化和质性分析形成可靠的数据支撑,项目化实施路径与动态评价机制则构建稳定的实践抓手。这种目标设定——过程管控——成效评估的闭环设计,既确保红色文化教育取得可验证的育人成效,又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化操作范式,为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创新和学生骨干队伍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范式。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