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以公共关系学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实现了对大学生在知识传播中进行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丰富知识底蕴的双重育人效果,备受推崇。本文以公共关系学为例,浅谈如何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对大学生分别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从而挖掘专业课的思政教育价值,并提出了专业课教师转向课程思政的成长路径。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
课堂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然而,长期以来这一功能主要由马、列、毛、邓等思政教育课单一承担,重复学习,内容理论化、枯燥化,让大学生普遍产生厌学情绪。
2017年初,为了加强大学思政课的价值引领,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思政课“孤岛化”的窘境,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上海高校率先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让每门课程都体现一定的思政映射点,让专业课充满人文与社会关怀,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极大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股课改浪潮被誉为“课程思政”,引起全国高校热烈反响与纷纷效仿。
如何让专业课能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笔者认为,应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丰富教学手段,深挖专业课的思政价值,下面以公共关系学课程为例阐述。
二、公共关系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公共关系是指组织在一定职业伦理规范的指引下为谋求有关公众的良好合作所进行的沟通、交流、劝说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公关教学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有以下共同点:
工作对象上,两者沟通对象都是人,只不过公共关系沟通的对象是大学生之外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工作方式上,两者都以道德、心理等柔性手段为宣传、沟通、说服的主要方式;工作目的上,思政教育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公共关系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及个人塑造良好形象,都是追求真、善、美的活动。因此,两者在育人功能上殊途同归,在公关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顺理成章,能很好发挥二者协同教育作用。
三、课程思政在公关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体涵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几大领域。这些与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多的对应,可通过案例教学来实现公关课的“课程思政”:
(一)公共关系学科本质中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前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冲击下,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学习也出现功利化倾向,根源就在于“公”心缺失——缺乏对国家、对人民、对家庭的责任感。
而公共关系,英文名称是“public relations”,以公众为工作对象,本质是组织如何处理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著名公关学者陈先红教授这样解释“公关”的“公”:公众性、公开性、公益性、公共舆论,简言之就是要有“公”心。这和《意见》中提到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致的。
为让学生更透彻理解“公”的含义,笔者向学生播放了G20峰会前夕央视《面对面》节目对马云的专访“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从一个创业小企业发展到全球第一大电子商务集团,靠的就是以马云为首的阿里人帮助众多中小企业公众解决线上交易难题的公德心和理想信念。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的辩证关系,笔者还把当时热播综艺节目《朗读者》第4期的嘉宾、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的话引用到课堂上:“我们解决了城市上班族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正是因为我们创造了社会价值,才拥有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些案例让学生明白了公关“公”的本质,树立起社会利益为先的理想信念。
(二)政府公关案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紧张的国际形势和一些政府部门及官员频频曝出的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爱国观念造成一定冲击。为此,笔者让学生列举近几年我国政府对内对外塑造中国形象的创新做法。
学生举出了走红海外的“一带一路”宣传片、十三五之歌MV、《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汶川地震中等救灾中的政府作为等,懂得了我们国家政府的担当,爱国热情被激发,同时知晓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正确宣传中国形象,既领会了专业知识又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
(三)企业公关案例中的道德品质教育
《意见》指出“以诚信建设为重点.....提升师生道德素养。”诚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公关实事求是原则的要求。新闻报道中涉及诚信公关的正反案例不胜枚举:
2017年11月2日,瑞士瓦尔德豪斯酒店老板桑德罗邀请苏格兰威士忌专家进行鉴定后亲赴中国向在该店消费了一杯假威士忌的作家唐家三少道歉,并退还全部费用。“我想告诉中国客人瑞士人是诚实的人,不会欺骗人赚人家便宜。”[]危机公关背后,是这位瑞士老板恪守的诚信道德。而三星电子、耐克公司等,因从生产、销售、客服等环节否认推诿而引起消费者的投诉,相继登上央视2016、2017年“3▪15”晚会“黑名单”。
教师应注意关注媒体报道热点,巧妙穿针引线,将专业课的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联想、对比、归纳。
(四)危机公关案例中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
公关活动本质是与人沟通的艺术,少不了心理活动和现象。尤其是当组织面临危机时,对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要求比较高。会不会说话、办事,也即情商的高低,往往被视作公关意识强弱的标尺。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公众的性别角色心理、年龄心理、职业心理等,从公关角度改善说话艺术,能帮助他们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承压能力。
例如,在耐克公司因“气垫门”球鞋被央视2017年“3▪15”晚会曝光后,笔者在第一时间组织学生课堂模拟召开新闻发布会,以耐克公关经理身份发表致歉声明、宣读应对方案,既锻炼学生的公关口语表达能力,又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把握媒体和消费者心理、增强心理素质,同时树立产品安全意识。
另外,大学生还未正式步入社会,阅历有限,遇到学业挫折或者人际交往矛盾时,很容易缺乏应对经验,承受不住打击而走向极端。公关课程应教会他们学会换位思考,洞悉对方心理,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因素引起的人际交往矛盾,都能够礼貌机智地化解,澄清事实真相,重塑自我良好形象,而不是言语相向或进行人身攻击。
(五)公关策划案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
策划是公关四步工作法的核心,撰写公关活动策划案是本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能力,而创意又是公关策划案的灵魂。创意何处来?创新创业实践和社会观察积累也。
近些年,创新创业也是国家鼓励大学生深入开展的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中,笔者列举了支付宝春节“集五福”、天猫双十一晚会策划等案例来启发学生思考策划主题活动的途径。前者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流社会思潮来策划;后者是天猫制造媒体奇观、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精神需求来进行的策划。
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则有赖于对学生的“作业任务驱动法”——布置课后作业或假期采风实践:让学生搜集资料、对比摩拜与ofo共享单车的海报宣传文案与公关活动;让学生归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热门IP的营销传播策略;让学生利用五一、十一假期出行机会拍摄商家的创意宣传海报及活动......然后在课堂上把搜集到的材料相互展示、点评,归纳创新思路。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普遍形成了积累公关策划创意的好习惯,胸中有墨,便常常有“脑洞大开”的灵光闪现时刻。
四、专业课教师如何转向课程思政
(一)关注社会热点,定期接受思政“吹风”
站位高,才能立得稳。很难想象,自身思想政治修养不高的教师能培养出高境界的学生。高校党委作为思政教育的负责主体,每周要组织党员和非党员教师一起参加例会,就最新思政教育政策、动态和问题进行交流,确保教师拥有国家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和格局。教师也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新兴社会思潮,确保自己行在思政教育的前沿。
(二)丰富教学手段,打造“二合一”课堂
《意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课程思政不是在传授专业课知识时顺便教育人,而是既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注重于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让理论丰满化,实现“二合一”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为此,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背景材料,通过引入热点话题、案例教学等方式,寻求二者的有机衔接。
除了案例教学,还可通过开展主题讲座、专题讨论、模拟辩论、分享体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思想互动。如央视《开讲啦》《开学第一课》等节目,就对学生观众起到了很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三)深入学生生活,创新教育方式
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才能“对症施治”。可以通过课间交谈、微信互动、校园BBS等多种渠道,深入学生生活,了解他们的关注话题和思想动态。当然,大学生对说教式教育早已产生免疫力,教师要有一颗发现、创造、幽默之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教育方式。
如笔者撰写的这则微信通知:“今天,省教育厅领导以人民的名义来我校视察,请同学们一定以三生三世的努力保持好宿舍卫生,还宿舍一个十里桃花,否则将会上演速度与激情8.....”串联了热播剧剧名,既播报了校园新闻,逗学生一笑,又让他们心领神会,有效地进行了日常思政教育和塑造学校形象的公关教育。
五、结语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舞台,更是价值引领的阵地,每一门课蕴含的育人功能都应发掘出来。”正如上海师大党委书记滕建勇所说,课程思政将是今后高校专业课的使命与建设方向。高校教师要强化思政教育意识,深挖专业课教学内容,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如此,方能领略课程思政的别有洞天。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