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课程探究

作者:程智瑞来源:《尚舞》日期:2025-01-25人气:16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对于幼儿的教育一定是全面且具有启蒙性质的,要注重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并且优先充分支持幼儿具有创造性和个性的表现这方面。这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舞蹈的培养方案提出了更科学更系统的要求,也进一步要求高校从教学入手,培养出更专业更创新的人才。本文例举出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舞蹈课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幼儿舞蹈课程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课程思路。

 

1.幼儿舞蹈课程概述

幼儿舞蹈课程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该课程旨在培养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从课程内容来看,幼儿舞蹈课程主要包括基本舞蹈技巧、舞蹈游戏、民族舞、创造性舞蹈及舞蹈欣赏等模块。基本舞蹈技巧旨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强化其身体意识;舞蹈游戏则通过愉悦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参与度;民族舞的学习旨在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还能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创造性舞蹈则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促进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舞蹈欣赏部分则帮助学生理解舞蹈艺术,培养其审美能力。

课程目标主要集中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参与舞蹈课程,学生能够在运动技能、艺术素养、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在形式上,幼儿舞蹈课程通常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演练相辅相成,通过观察、模仿和创造等多种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

 

2.幼儿舞蹈课程的现状

2.1教学大纲设定不合理

在课程的设置上,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幼儿舞蹈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是参考了舞蹈专业的教学大纲,在课程的难度和培养对象方面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相符,背离了幼儿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达到课程的预期教学成效。

 

2.2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招收培养一般分为本科、专业和中专这三类,相比起来专升本的学生有舞蹈基础,大部分学生有进行过至少两个学期的舞蹈课程学习,并且还有少部分自小学习舞蹈或舞蹈中职的学生,基础较本科学生来说更扎实;而本科学生则是有至少7成以上的学生是没有进行过舞蹈学习的,那么在进行舞蹈课程的学习中,会相对吃力一些。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舞蹈》这门课程,专升本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学过中国舞蹈家协会、华彩等考级教材中1—5级的大部分考级舞,本科的学生在此之前毫无接触,在课程的深度上容易出现无法兼顾学生的情况。学前教育专业中本科的学生相较专升本的学生在舞蹈学习能力方面也是薄弱的。学前教育专业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比赛,在舞蹈表演技能方面的比赛有校园“桃李杯”等舞蹈比赛,舞种选取的是专业舞蹈赛事中的古典舞、民族舞和现当代舞蹈,并且大多以群舞的形式展现成果,虽着重训练学生的舞蹈编排和表演能力,让学生勇于展现自己,增加舞台演出经验,但其舞蹈难度和对象已超出大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水准,给学生造成困扰。

 

2.3课程内容纵向与横向内容深度不足

首先是课程内容的纵向深度上千篇一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所存在的差距是巨大的,但是在课程内容的制定上是相同的,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内容选取。并且在课程内容的横向铺设上缺乏理论知识的参与。虽然幼儿舞蹈主要以实践为主,但是也需要理论的辅助,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不仅是在教室中对《幼儿舞蹈基础知识》等理论课程的学习,更是需要融入到实践课程中,让学生熟练的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课程的助力。

其次是在课程内容的授课方式上未能授之以渔。在整个学习的内容中的重点之一,是如何教授学生作为老师去上课,而不是将学前教育的学生定位成幼儿进行上课,尤其是对于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说更甚。

最后是在课程内容的延伸上缺乏编创的训练。编创是幼儿舞蹈课程中的最后一站,前期舞蹈知识的积累,为后期的编创打下了基础,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保持舞蹈活力的重要方式。但学生在进行幼儿舞蹈的编排练习中,主要采用的是“集百家之长”的方法,也就是根据老师给出的题目,在网上搜索到很多不同的相关视频,将视频里觉得好的舞蹈部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看起来全新却又带着其他舞蹈影子的作品。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疏忽了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这一板块的培养,教师在引导学生编创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和实践。没有在对动作的拆解和重构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细致科学的讲解,也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去选择和摘取编创题材,更没有对于当下社会热点和课程思政的敏锐度,给学生养成习惯性通过网络来拾取现成的舞蹈进行学习和排练,未能深入的学习到编创的技法、养成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展开相对应的教学,在浅薄的层面进行横向的内容铺设。

 

2.4教师教学方法滞后且教学效果不佳

教师的授课方式较为单一。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在专升本学生专科阶段的幼儿舞蹈课程中,大多数教师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定位成幼儿进行授课,没有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清晰的讲解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去教课,未能针对幼儿的性别、年龄、性格等具体情况进行一个有针对性的系统且科学的培养,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幼儿舞蹈课程方面没有一个清晰的上课脉络,不懂得如何去教课,依然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角色。此外,教师还是只能依靠口述、肢体动作重现等方式来进行上课,依然是最传统的舞蹈上课方式,这便很难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或者及时的展示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体验,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幼儿舞蹈课程的感受很浅薄,课堂效果欠佳。

 

2.5教学教具的缺失

舞蹈是需要多加欣赏的课程,通过欣赏可以增加审美的感知力,通过对比我们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展示舞蹈道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舞蹈的多样性和民族性等等。在教学教具方面,舞蹈教室只配备了基础的把杆、镜子和音响,只是满足了一堂舞蹈课的最低标准,应当增加教具来丰富课堂,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增加教具人体模型,通过在课堂增加人体模型,结合解剖学的知识,让学生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幼儿舞蹈的训练。这是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在幼儿日常的舞蹈训练中,规避错误训练方式和避免幼儿受伤的重要知识储备。

 

3.创新与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课程的重要性

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层面,完善的幼儿舞蹈课程将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系统性的舞蹈教育,学生能够掌握教学方法、艺术表现和儿童发展心理等知识,增强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使未来教师在面对幼儿时能够更好地引导其艺术欣赏和表现。

创新幼儿舞蹈课程能够增强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其在课堂上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此外,创新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使其在日后面对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时能够灵活应对。并且完善幼儿舞蹈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的不断优化可以涵盖多个领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身体素养及心理素质。舞蹈不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情感的表达,通过完善课程内容,学生能够在肢体语言、情感共鸣和文化理解等方面获得更深层次的提升,这对于未来的幼儿教育实践尤为重要。

首先在课程培养中会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的舞蹈作品,增加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了解到各类作品的文化特点,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接触并掌握各个舞蹈类型的风格特点,挖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表演能力,并且在双三和群舞的训练中,更是提高了学生之间的配合意识和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调整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课程方式的层出不穷,以及对教学教具和课后评价的完善,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利用学校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加了解幼儿的行为习惯和授课方式去运用在实践中。

4.创新与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课程的实践路径

4.1采取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

在训练之前,教师应当给学生讲解幼儿的具体发育状况和训练优点,这对于学生来说会更加明晰学习幼儿舞蹈这门课对于幼儿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当注意不能一味的只是利用传统的教师做,学生跟做的形式,而是要引导学生在自我建构的意识中去进行肢体呈现。因此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课堂安插在不同的情景、情绪等画面中,积极呈现学生脑海中的意向,并提供开放性的思维,让学生展开想象力。

在幼儿舞蹈的训练中,应将基本功训练和舞感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解决单一枯燥的基本功训练所导致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缓解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又可以弥补基本功训练中对于软开度和肌肉训练所给学生带来不适的困扰,让学生可以在快乐中学习。

 

4.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应引导学生之间达成一种良性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使得无论身处于何种生态位的学生都可得到发展,班级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课堂之内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性格不同,因此教师需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心理,这里可利用小组合作、学生互帮互助、翻转课堂等的模式,让先会带动后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发性。对于水平较好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补充新的内容,不断地给予新知识的刺激;对于水平较弱的学生,要采取学生间互相帮扶,教师鼓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且在课堂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可利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挖掘更多新颖的课堂形式来丰富课堂,保证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和配合度。另外,还可以利用翻转课堂,使得各小组学生自主选择与课堂相关的课堂内容,积极去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化被动为主动,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在其中获得成就感,以此继续激励学生精进幼儿舞蹈的专业素养。

 

4.3融入丰富多彩的舞蹈作品

中国古典舞身韵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一种舞蹈的具象体现,是由历代的舞蹈工作者经历了大量的整理,反复的探索之后付诸于实践,并在此期间不断的加以创新,才形成了现下这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舞蹈结晶,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所带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幼儿的基本功训练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入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元素进行训练,加强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再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以中国舞蹈家协会的考级教材为例,在1-3级的舞蹈教材中,针对幼儿的协调能力、节奏能力等训练较多,在进行基本功的单一训练之后,还可加入身韵的元素,形成一个简单的基本功训练段落,在这部分可以参考中国舞蹈家协会里的三级舞蹈《兰花草》,这类型有着身韵呼吸的小舞蹈,这便是培养舞感的关键点。在《兰花草》中,进行了手位和手眼的训练,这是初识古典舞的起点。教师需利用语言营造情景,引导学生带入生活化的动作,通过闻花香动作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吸气和吐气,从而带动身体的进行流动,也就是脊柱的联动性。解决幼儿在舞蹈过程中身体僵硬的问题,也就是俗称的让呼吸流动在动作之间,为僵硬的肌肉和骨骼的机械动作贴上一层滤镜,注入一汪清泉。

 

4.4科学系统的编创训练

首先,在编创的训练中少不了关于动作的解构、空间的利用、队形的构图等

专业知识的讲授,对于剧本的编写,时事新闻的捕捉更是凸显一个优秀的学前教育学生能力的所在。但相对于舞蹈专业的创编学习,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展开的编创训练体系中,还应当更加着重于表演能力、舞台的表现力,以及趣味性等方面,。例如在课堂中加入小型舞台剧的训练内容,引导学生各自体会所扮演的角色特质,从演员的角度出发,利用肢体语言和朗诵或歌唱等方式,在表演能力方面应当引导学生体会角色,理解作品内涵的同时,完整展现出作品中角色的魅力和剧情的走向,从编导的角度出发,通过学习舞蹈相关的肢体语言的编创技法,结合其他艺术手段,逐步让学生熟练掌握编创幼儿艺术作品,增强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舞台表现力。

此外,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学会甄选优质幼儿舞蹈视频,学习更加科学有趣的幼儿舞蹈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打开学生接触幼儿舞蹈的途径,不只是局限于课本和考级舞。同时,对于更新换代十分迅速的舞蹈的接触之后,可以增加学生对幼儿舞蹈题材的选取、舞蹈编排的敏锐度。

 

5.结语

文章围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幼儿舞蹈课程进行了系统探讨,揭示了该课程对培育学生专业素质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课程现状的分析,认识到幼儿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促进儿童身体发展、情感表达和个性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直接影响着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能力和教育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幼儿舞蹈课程需要多方协作,包括强化师资培训、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为学生创造更为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随着社会对艺术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上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舞蹈课程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未来,应持续推进相关课程的创新与完善,更好地满足幼儿教育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幼儿教育工作者,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  《尚舞》   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