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融合机制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培养适应智能化社会的技术能力,更要筑牢价值理性的思想根基。当前技术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引领的失衡现象日益凸显,信息检索、数据处理等技能训练与家国情怀、伦理意识的培育尚未形成有机整体。这种割裂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穿透力,更引致学生面对复杂信息生态时的价值迷茫。因此,亟须探究信息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融合机理,构建技术能力培养与价值目标同向同行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融合现状
(一)认知隔阂现象剖析
教育主体对两类教育融合存在根本性理解偏差。信息技术教师多聚焦操作技能传授,将思政教育简化为政治术语的表面植入,未能理解技术应用本身承载的价值取向;思政教师则囿于理论阐释,缺乏将意识形态引导转化为信息场景教学设计的能力。这种认知割裂导致课程目标呈现二元对立样态,未能认识到信息筛选过程隐含的政治立场选择、算法设计蕴含的伦理偏向等深层关联。学生群体在技术实践中普遍缺乏价值自觉,信息行为与道德判断呈分离状态。
(二)内容载体脱节困境
教学内容设计呈现显著的机械叠加特征。信息素养课程偏重工具操作与技术指标训练,知识点组织缺乏价值引导的纵向渗透通道;思政元素往往以附加案例或课后思考的形式零散呈现,未能融入技术实践的本质流程。典型表现为:信息检索教学停留于效率提升层面,未建立权威信源的政治可靠性鉴别标准;数据处理课程忽视算法决策中的公平性考量;多媒体制作技术脱离视听叙事的价值传播功能开发。教材体系与教学案例库中技术与伦理的交汇点开发严重不足,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场景的价值教育功能尚未释放,致使知识传授与思想引导形成物理性分层。
(三)评价机制单向失衡
现有评价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考核维度过度倾斜技术能力测评,信息处理速度、软件操作熟练度等量化指标占据主导地位,而信息真实性判断、网络空间责任意识等关键价值要素未纳入有效观测范围。评价主体局限于任课教师,缺乏行业专家与社会视角的介入验证;评价方法依赖卷面测试和标准答案范式,无法捕捉真实信息场景中的价值抉择动态。更深层问题在于,学习者的网络空间实践行为如信息传播选择、数字公民责任履行等未形成溯源评价。
二、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融合机制构建
(一)融合框架设计
基于技术活动本身的价值载体属性,构建“双螺旋互嵌式”融合框架。该框架在认识论层面彻底摈弃技术中立论迷思,确立信息筛选即立场确认、算法设计即伦理决策的根本原则。通过解构技术流程中的意识形态要素,形成由价值导向层、技术载体层、行为实践层构成的同轴结构。价值导向层锚定信息安全国家主权、数据应用人本伦理等核心基因;技术载体层将价值观要素转化为信息操作规范,建立技术标准与伦理准则的映射关系;行为实践层依托虚拟仿真场景实现价值具身化训练,使网络空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沉浸式试验场。
(二)教学服务链再造
重塑贯通知行转化的教学服务链。以信息全生命周期为主线重构教学流程,在信息采集阶段植入政治立场鉴别训练,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信源鉴别能力;在信息处理阶段同步嵌入伦理审查机制,将隐私保护设置为数据清洗的必经节点,把公平性原则纳入算法验证流程;在信息输出阶段强化责任意识传导,要求多媒体创作嵌套家国叙事逻辑,网络传播行为关联数字公民责任履行。其关键在于形成技术操作与价值判断的同步共振机制,使每个技术动作均自动触发对应伦理考量。
(三)动态评价系统
为突破单一技能型评价的局限,可以构建聚焦实践映射的动态评价机制。机制涵盖相互关联的观测维度,如下。技术应用能力(How):测评学生在信息检索、处理、分析等操作层面的规范性与效能;价值认知思辨(Why):通过模拟真实议题(如舆论热点辨析、敏感信息处理案例)引导学生展现其价值立场选择与伦理辨析能力。评价重心在于其决策依据是否得到充分论证;责任行为实践(Act):观察学生在真实网络环境(如学习社区、论坛交流等)中是否能表现出符合数字公民准则的言行,评估其在知识传播、隐私保护、版权尊重等方面的日常责任履行情况。
本研究揭示信息素养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本质是实现技术实践的价值化再造。通过构建“双螺旋互嵌”框架重塑教育哲学基础,依托教学服务链再造贯通价值传导路径,借助动态评价系统建立价值观外化观测机制,三者共同促成技术操作与价值内化的辩证统一。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