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儿童戏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本文探讨了高校儿童戏剧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实践路径以及思政实效,并围绕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多个难点,从定位、师资、内容、实践、平台等层面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在儿童戏剧课程中有效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同频共振。
关键词:课程思政;儿童戏剧;学前教育;实践路径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课程如何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已是时代赋予高校教育者的一个大课题。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在实践中面临多维挑战,其推进过程面临诸多难点。儿童戏剧课程在传承文化、承载精神、传播思想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跨学科融合和思政优势,能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和兴趣,提升教育效果。
儿童戏剧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低生育率背景下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全国在园幼儿数、幼儿园数、专任幼师数均呈下降趋势。教育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在园幼儿数为4092.98万人、幼儿园27.44万所、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07.37万人,分别比2022年下降了11.55%、5.12%和5.26%。低生育率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造成较大冲击,而政府、园所、家长对优质教师资源的期望值将进一步上升。[1]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幼有善育、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戏剧课程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既是专业教学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课程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呈现下滑趋势,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缺失。[2]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迫在眉睫。在这方面,儿童戏剧课程必须完善浸润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更加关注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创新精神的培育,更加关注岗位服务能力的提升。
儿童戏剧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儿童戏剧课程推行“全人”教育,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定位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儿童戏剧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需要围绕儿童身体发展、认知能力、情感体验、社会交往、审美素养等“全维度成长需求”进行设计,并通过“沉浸式体验”“创造性表达”和“社会性互动”,让学生在戏剧活动中实现“身、心、灵”的协同发展,最终成为具备完整人格、综合能力的个体。[3]
2.儿童戏剧课程具有独特的跨学科融合和思政优势
儿童戏剧活动是整合性活动,天然具备连接多领域的“桥梁属性”。其跨学科融合优势容易打破学科间壁垒,让学生在“做中学、演中悟”,实现多维度能力的协同发展。儿童戏剧具有教育、娱乐、审美等多重功能,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对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启发人的想象,构建人的合理心理结构,有着特殊的功能。儿童戏剧通过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的舞台艺术,可以表现和赞颂真善美,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下一代。
儿童戏剧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实践路径
在儿童戏剧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过程中,因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理解偏差、儿童戏剧特性把握不足、教学环节衔接不畅等,融合效果容易“浅表化”。具体表现为思政与儿童戏剧课程教学脱节导致思政沦为“附加项”,文化资源与儿童需求错配导致思政缺乏感染力,教师专业能力与“思政+儿童教育能力”失衡,校内排练与儿童真实场景脱离导致思政缺乏“检验场”,资源碎片化导致无法传播成果迭代作品。对于这些问题,需从定位、师资、内容、实践、平台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让思政真正融入儿童戏剧课程。
1.定位层面:建立“一课一目标”“五阶渐进”的课程思政体系
课程应遵循“以剧育人,德技并修”的原则,重新定位各单元的思政素养目标,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教育情怀”“科学素质”“职业素养”作为素质目标的重要内容,通过“声台行表”联系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通过打磨精品剧目培养学生锐意创新、文艺报国的理想信念,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公益演出培养服务儿童、勇于担当的教育情怀,通过舞台案例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通过服化道设计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并最终完成“一课一目标”“五阶渐进”的课程思政体系。“一课一目标”是指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思政目标。“五阶渐进”强调儿童戏剧课程思政目标的进阶要呈阶梯式,让学生通过项目任务合作“融入剧组”,通过学习皮影戏等非遗来“传承经典”,通过改编新剧来体会“锐意创新”,通过舞台创作来“打磨精品”,最终通过社区巡演实现“实践育人”。
2.师资层面:建设一支兼具思政意识和创编能力的教师团队
“金师”要具备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五个方面的素养。此“五术”是对职教“金师”标准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儿童戏剧课程师资建设应以“五术”为内核,全力打造“五强”团队,以“双创”推动课程建设。“五强”指的是强师德、强教学、强科研、强创作、强交流,“双创”则是指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教师应追随有教育家精神的行业专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进一步学习来“强师德”,传承“戏比天大”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儿童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知识来“强教学”。面对儿童心理问题,教师要“强科研”,提升服务社会、服务儿童的专业能力。在儿童戏剧项目的市场化方面,可以组建创作团队来“强创作”。在“强交流”方面,可以以剧会友,积极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并通过儿童戏剧海外表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课程团队还可通过原创儿童戏剧的市场化,有效提升师生的“双创”能力。
3.内容层面:聚焦成长构建高效课堂,以思政引领课程改革
教师首先应从能力本位入手,明确儿童戏剧课程定位,围绕“创编”与“表演”这两项核心能力,勾勒出儿童戏剧课程与学前教育专业其他课程的逻辑关系图谱。其次,教师应通过思政引领,将课程内容体系重构为“认知儿童戏剧”“创作性戏剧活动设计”“表演能力提升”“剧本改编训练”“舞台美术设计”“导演能力提升”等项目任务,并将项目任务进一步细化为子项目、任务点。再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创作内容,在戏剧改编过程中完成思政教育。其间,教师应优先选择与当代思政需求高度契合、具备戏剧冲突潜力、承载民族精神基因的资源,避免浅层改编。例如,为进行幼儿诚信教育,师生集体可以创作儿童历史剧《曾子杀猪》,通过展示曾子与邻人对孩子不同的教育态度来探讨“人无信无以立”的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实现戏剧创作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本质是“用艺术讲好文化故事,用文化传递思政力量”,实现“文化认同”与“价值塑造”的双重目标。
4.实践层面:播撒戏剧火种,在社会服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儿童戏剧课程具有铸魂育人的优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具体可通过组建多民族学习共同体,实施“朋辈教育”策略,通过合作探究、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以及活动训练等,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可将《阿古顿巴》《聪明的阿凡提》等少数民族传统剧目打磨成保留剧目,通过多民族学生共演一台剧,在实践中提升育人质效。多民族学生在排练、表演的深度合作中能建立深厚友谊,对剧本的仔细研读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多民族学生共演一台剧并在社区服务中共同成长,既做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传递,又融入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还保证了思政教育的规范性、严肃性、灵活性和包容性。
5.平台层面:完善教材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打造思政教育平台
儿童戏剧课程教学要紧跟时代,因势而新,贴近实际,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研读《报童》《少年周恩来》《红领巾》等国内优秀儿童剧剧本,寻找富含思政营养的台词片段,并将其作为课程教学案例。还可以参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幼儿心理成长关爱计划”,通过为公益情景剧提供舞台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公益实践,助推学生儿童戏剧素质提升。为展现时代风貌、讲好中国故事,课程团队应积极与儿童文学作家、少儿出版社合作,将最新创作出版的、富于时代气息的儿童文学佳作改编为儿童剧;遴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师生原创剧本,将其作为课程案例,开展精品课程的制作与互享;校企合作开发新形态教材、课程标准、教学实训平台等教学资源;与企业园区合作共建戏剧实训基地、户外少儿心理剧治疗基地和童话微剧场;利用重要节日组织儿童剧巡演,在文化服务中立德树人,用艺术作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语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依然是儿童戏剧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面临的一大课题。对此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完成持续建设任务:第一,在完善思政建设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的同时,兼顾社会发展的动态需求;第二,在传播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同时,及时融入环境保护、网络道德、文化自信等热点话题;第三,在注重理论讲解和知识灌输的同时,兼顾儿童戏剧课程的实践性、趣味性和情境性;第四,在引入行业评价机制完善课程评价标准的同时,建立以教学成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