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
摘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的阶梯式递进过程,为新时代弘扬奋斗精神注入了深刻时代内涵。在此背景下,“第二个结合”作为重大的理论创新,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根本遵循。当前培育工作面临文化融入有待深化、理论阐释需要加强、实践体验尚需提质、育人氛围仍待提升等现实困境。本文构建了“以文化人、以理服人、以践育人、以境育人”四个维度的培育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系统性的实践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述“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将其定位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对于走好新征程“赶考路”、汇聚民族复兴精神伟力具有重要价值。当前,高校在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过程中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奋斗精神教育结合不够紧密,教育实践往往不能直入人心;理论阐释中对“为何奋斗”与“如何奋斗”等根本性问题的解析不够深入,未能充分贯通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知行合一”的传统智慧;实践环节存在设计粗放、体验不深的问题,影响精神内化效果;整体育人氛围也有待加强,校园文化与网络空间中的奋斗叙事仍显不足。面对这些困境,亟需立足“第二个结合”理论视域,构建系统化的培育路径,激励青年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以文化人,筑牢奋斗根基。文化育人重在潜移默化的心灵浸润。在思政课程中,应深入阐释《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联系,实现传统智慧与现代理论的有机对话。各专业课程需系统挖掘学科发展中的奋斗故事,如科学家攻坚克难的历程、工匠精益求精的追求,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深度融合。通过建设“国学工作坊”品牌活动,让学生在与经典的对话中自然涵养刚健有为的人格品质。清华大学“清明论坛”等成功实践表明,以现代视角诠释传统经典,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奋斗热情,为奋斗精神培育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以理服人,点亮思想明灯。理论教育要超越简单说教,注重思维启迪和价值引领。开设特色课程,通过案例分析阐释“大同社会”理想与共产主义目标的相通之处。围绕“躺平与内卷”等青年关切的话题组织深度研讨,引导学生在思辨中认清奋斗的时代价值。开发“奋斗哲学导论”系列讲座,系统解析奋斗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中华文化渊源。这种启发式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锤炼和价值的塑造,帮助学生在理论自觉中坚定奋斗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以践育人,架设知行桥梁。奋斗精神需要在实践中淬炼升华。精心设计“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赴革命旧址、创新基地开展实地研学,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感悟奋斗精神的传承发展。建设稳定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服务学习项目:医学专业参与基层医疗服务,工程专业投身技术革新,人文专业助力文化传承。中国人民大学“读懂中国”社会实践的成功经验证明,深度参与社会实践能够有效促进理论知识向价值认同的转化,使“格物致知”的传统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以境育人,营造育人生态。环境塑造重在润物无声的熏陶。要善用新媒体技术,创作“奋斗者说”系列微视频、开发“精神传承”主题动漫产品,以青年喜爱的方式讲述从古至今的奋斗故事。系统规划校园文化景观,建设“自强不息”主题园区、设置“奋斗足迹”文化长廊,让校园环境成为无声的育人载体。北京大学“未名论坛”的创新实践表明,鲜活的话语体系和现代化的传播方式能够显著提升育人实效。通过物质环境、文化氛围、网络空间的协同建设,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场域,让奋斗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